“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2024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职业名单。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 刘培成:有更多的机会,去做一个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做自己热爱的东西,把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技巧发扬出来,让大家看到。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
文博艺术场馆创新融合“摇身一变”火爆出圈,吸引着人们“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周末打卡逐渐成风;“演艺消费”成为追寻精神疗愈与圈层社交的热门选择;
为期11天的2025阿那亚戏剧节6月29日在河北秦皇岛闭幕。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奥地利、波兰等12个国家的29部特邀作品,在“情感和理智”的主题下,力求呈现当今国际戏剧美学的新潮流。
07-01
近日,北京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展厅内,光线经精心设计,冷暖色调交替呈现。一张张糅合传统柯式印刷和活版印刷工艺的印版画拼构出香港旅游地图,澳门老巷的暖黄光影在多媒体装置上流动,转角处,有观众站到“光剧场”对光提问,在雾气与光影交织中感受“光”的回应……这是“融合与对话:2024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站的现场剪影。
07-0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正式恢复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纪念馆前的党旗文化广场修复工程已圆满完工,广场上960平方米的巨大党旗鲜艳夺目。
07-01
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面塑技艺有着千年的悠远历史。面塑是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的民间传统艺术,深入人心,在古时候,人们就以制作面塑的形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先人的纪念和感激之情。
06-30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的武氏祠,现存有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以及汉画像石群。今天(6月29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同走进武氏祠,探寻石刻上的华夏文明。
06-30
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粤剧教育专场《粤目赏心》在香港戏曲中心茶馆剧场上演。舞台上,演奏者用高胡、扬琴等乐器演奏耳熟能详的曲目。台下,近百名师生时而哼唱,时而热烈鼓掌。
06-30
日前,“碑苍帖逸——馆藏杨守敬金石碑帖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集中展出70余件珍贵文物,均为杨守敬后人捐赠、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珍品,系统呈现这位晚清民初杰出学者在金石学与书法领域的开创性成就。
06-30
苏州民俗博物馆始建于1986年,是我国首家以展示都市民俗为核心的专题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吴地都市民俗文化。2006年,苏州民俗博物馆整体并入苏州博物馆体系,实行免预约开放。因毗邻狮子林、拙政园等景点,“小而精”的民俗馆成了不少游客旅途的“意外之喜”。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民俗馆展品匮乏、展览方式陈旧等问题凸显。
06-30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自5月开赛以来,热度居高不下,引发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在成为“现象级”网络IP的同时,“苏超”也为江苏各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红利。
06-30
1938年4月18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专程从八路军总部赶到山西省榆社县郝北村,与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129师首长一起为一位烈士送行,这位烈士就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
06-29
以文化人,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以文化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振兴发展的激情和斗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大象新闻邀您一起学思践悟。
06-29
群山环抱间的乡村博物馆里,梭子、青瓷等展示着农耕文化与传统技艺;市中心黄金地段,风筝博物馆毗邻风筝广场,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融合;百年学府内,新落成的博物馆敞开大门,持续推出研学科普等活动……
06-29
京杭大运河到了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段,像是被大地攥紧了又松开了一样。清朝康熙年间,连镇的谢氏乡绅谢宗枋从南方购入大量糯米,组织民众把糯米熬制成浆汁,与石灰、粘土拌和夯筑成坝体。
06-28
6月27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获白玉兰最佳中国电视剧奖。白玉兰最佳编剧(原创)奖由《我是刑警》编剧徐萌获得;最佳编剧(改编)奖则授予《玫瑰的故事》的编剧李潇、王思。
06-28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办公室27日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升开放服务水平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科学评估场馆承载能力,结合实际实施预约参观机制,禁止搞“一刀切”。
06-27
第69届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年会在哈尔滨开幕,这是该联盟成立69年来首次在中国城市举办,标志着哈尔滨作为享誉中外的“音乐之城”在国际音乐版图上的重要地位获得全球性认可,也开启了联盟与中国音乐界深化合作的新篇章。
06-27
近年来,青年日益成为文旅消费的主力群体,凭借受众范围广、传播效应快、消费能力强等优势正在重塑文旅消费市场格局。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爱文亿发布《2025上海文旅场景消费报告》。
06-27
6月26日,河南开封,参观者在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博物馆观看宣传片。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博物馆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开封宋代都城文化最大、最集中的场馆。
06-27
26日在厦门海沧金沙书院举行的2025年第六届鹭岛诗会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新闻通气会通报,第六届鹭岛诗会将于7月份全面启动。陈志坚 摄 届时,厦门筼筜书院、仙岳书院等6家社会书院,以及厦门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25所学校将共同承担31个分赛区选拔工作,厦门市级总决赛及颁奖晚会预计于今年年底举办。
06-27
“孩子边玩边学,还亲手做了中药香囊,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中医药文化一下子离我们近了许多。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现场,身着汉服的医务工作者穿梭其间,一边讲解中医药典故,一边指导茶饮品鉴,成为一道流动的文化风景线。
06-27
“珐华器形精美、色彩明艳,非常高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伟大创造,这一中华艺术瑰宝让我的心灵受到震动。26日,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记者编辑走进高平,被珐华艺术深深震撼。
06-27
6月26日20时,备受瞩目的《遇见·哈尔滨》大型江上沉浸式演出在松花江畔正式公演。” 水幕、喷泉、激光秀等特效交相辉映,让哈尔滨的城市故事通过精彩影像徐徐展开,演出现场充满了震撼力与感染力。
06-27
在近期落幕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展演上,由山东高校师生原创的心理情景剧《灯舞心承》从全国375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大亮点。这部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灯舞为蓝本创作的剧目,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06-26
唐宋八大家文章千古流传,宋代尤以尚文著称,也有许多经验之谈。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诗云:“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赞美张籍的诗表面明白浅显,却有深刻内涵,凸显诗文写作表面寻常与内在奇崛的辩证关系,成功看似容易却需艰辛努力,对于今天不无启发。
06-26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艺术的魅力,越来越多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绽放出新的光彩,越来越多游客踏上旅途去探寻“诗和远方”。
06-26
宋代倡导以文治国,社会文化发展繁盛。翰墨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受到广泛重视,于帝王而言更是承载着“千古治乱之道,并在其中”的功能,其收藏和保存受到极大重视。
06-16
方苞早年在京师与王源、姜宸英论学,以“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王兆符《望溪先生文偶抄序》)为行身祈向,遂在道统与文统两个层面为桐城派确立了“家法”。从“继”与“后”看,桐城派显然是尊奉程、朱之学为正统,而“介”与“间”则表明桐城派虽然以韩愈、欧阳修为师法对象,但仍有调和两家以取长补短的意味。在桐城派作家看来,韩愈与欧阳修的古文应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典范。这两种典范被桐城派作家视为可以调剂的资源,经转化后,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桐城派乃至清代文坛的构建。
06-09
在中国古代文章中,常常将朝廷重要公文称为大手笔、大文词、大制作、大议论等。其中的“大”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含义。因为“事无大于明堂之政者”(蔡邕《蔡氏月令》卷五),朝廷之事都是大事,故有“大”之称。二是艺术含义。一般来说,朝廷重要公文的作者都是当时文章名家,他们写作艺术高超,声誉极大。这些文章兼具政治功用和审美价值,学界已有较多论及。但中国古代文章学中还有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大文字”,学界鲜有论及。
06-09
词话是古代文人评词品词的经典形式,构建了中国古典词学批评领域的独特景观。在历代词话中,清代词话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类型、非凡的个性和品质、超轶前代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05-12
在中国古代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沉淀着一脉厚重的诠释学传统,这就是历代儒家士人对《五经》或《十三经》的解经释义传统。历史上把这一传统称之为“经学”,而经学又构成了中国诠释学的主脉,这就是被国际学界所关注的中国经学诠释学。
04-28
生活在唐代鼎盛时期的李白,内与外都散发着强唐的盛气。他在诗歌写作上,一洗前代艳丽空虚,远绍《诗》《骚》风雅。李阳冰《草堂集序》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
04-28
白居易被誉为“广大教化主”(唐张为《诗人主客图》),这与他讽喻诗的深远影响密不可分。儒家主张礼乐治国,其思想具有实用性、方法性及艺术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在此文化土壤中孕育而出的诗学传统具有功能、思维与审美的多维向度。
04-28
汉代辞赋继承了《诗经》《楚辞》中的名物书写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当我们阅读作品时,首先当然看到的是“名”,进而则需要通过联想、查阅资料来使“名”能够成像于我们的头脑之中,
04-21
赋是中国古代四大韵文(诗、赋、词、曲)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学史地位。学术界对于早期重要赋家荀况、宋玉、司马相如等人的文学评价尚有较多分歧,值得探讨。
04-21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出生于世家,幼即称神童。24岁中状元,学问渊博,一生著述近四百种,明人“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明史·杨慎传》)。
03-31
情与理是中国古代文论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认为情与理是二元关系的存在,几乎成为学界共识。事实上,这种二元存在只是主观所作的理论区分,如果将它作为审美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就成为认识的误区。
03-31
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段大而言之分为三种:“赋”“比”“兴”。“赋”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有什么说什么,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但是诗歌又不能像日常语言那样仅仅限于说清楚,还要讲究说得有味道,要给读者预留下涵咏玩味的余地,所以往往不直说而用“比兴”。
03-31
经过将近一年的编撰、校改、编辑加工,拙著《飞龙在天: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以下简称《飞龙在天》)终于在龙年末尾出版了。回顾写作历程,至今尤感五味杂陈,诸多滋味在心头。
02-08
地方志和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是古籍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0年,李一氓先生在《论古籍与古籍整理》一文中,就提到了地方志和地方文献两类古籍,并说:“现在北京出版若干有关北京历史的著作……是个好榜样。”李老文中提到的“北京出版若干有关北京历史的著作”,指的就是“北京古籍丛书”。
02-08
“天人合一”观念既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也是中国哲学、中华文明迥异于西方文明的重要特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以“气”为基础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认为人体与外部世界以气为载体实现同构和相应,运用气化思想展示生命与宇宙之间的信息沟通,既在宏观上构建天地人同构的大宇宙观,也在微观上具象化人体生命过程,体现了自然与人、物质与能量、宇宙大整体与人体小整体之间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02-08
医学在现代的意义一般是指认识人体生命规律,以祛除疾病、维护健康为目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实践上看,医学具体表现为技术的操作,但背后总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任何体系化的医学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医学也是如此。《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把医学看成“道”,称之为“医道”甚至“至道”。对《内经》之“道”及相关的“数”“术”进行分析,阐明《内经》对天地自然、人类生命运动规律的总认识,有助于了解中医学的本质。
02-08
崔振鹏在《“文”“儒”之变:宋濂的身份重建与元明之际的士风转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元明易代之际,士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及自我认知发生变化,宋濂是身处其中并推动潮流的关键人物。
01-27
蒋波在《汉代男子的“状貌”书写与官吏仕进》(《南都学刊》2024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状貌”指某人的面容面貌及身体外形特征,它是汉代传世和出土文献关于男性描述的常见信息,也是政府档案记载官吏身份的基本信息。
01-27
辟除制度是指古代官僚机构主要负责人依据一定规则自主选任机构掾史的一种选官制度。与两晋时代相比,汉魏时期辟除制度较为盛行,而且在选拔官吏时发挥了突出作用,亦占有重要地位。
01-27
陆发春、夏四达在《“江淮”与“江淮之间”——关于“江淮”的地理概念史探赜》(《学术月刊》2024年第11期)一文中指出,先秦“江淮”多被用来指代淮、江二水或以“淮”为界的南方地区。
01-27
文博艺术场馆创新融合“摇身一变”火爆出圈,吸引着人们“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周末打卡逐渐成风;“演艺消费”成为追寻精神疗愈与圈层社交的热门选择;
07-01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自5月开赛以来,热度居高不下,引发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在成为“现象级”网络IP的同时,“苏超”也为江苏各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红利。
06-30
近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落下帷幕。今年文博会携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首次打造演艺出海推介舞台,
06-04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展,多位央美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的参展作品被观展的孩子损坏,部分学生质疑主办方对外售票却没有尽到监管义务,呼吁家长管好孩子。
06-03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内容。
06-03
近日,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在澳门威尼斯人剧场上演。《徽州女人》通过“嫁”“盼”“吟”“归”四幕,以美妙如诗的舞台语言生动刻画徽州女子的命运轨迹,
06-03
AI弹奏钢琴,人机棋艺对决,数字算法刺绣……在22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上,科技赋能的中国文化产品炫技亮相,AI应用场景吸睛。
05-23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从市场准入、要素支持、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法律规范。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需要提升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能力与水平。
05-23
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多地举办了精彩各异的博物馆活动。现今,“文博热”持续,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以多种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配套的文物讲解服务,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05-21
这几年,逛博物馆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到了节假日很多博物馆甚至“一票难求”。今天,我国博物馆正凭借一系列创新实践重构“参观消费”场景。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05-19
怀柔区以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通过织密设施网络、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文化品质等举措,将高水平的演出、培训、展览等活动向城乡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
05-15
豫剧《太行之子》以农民的儿子、“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为创作原型。20世纪70年代中期,吴金印扎根太行山区,带领河南卫辉狮豹头公社群众投身艰苦卓绝的建设。
04-23
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出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微纪录片《红相册·周恩来的故事》,
04-23
都市剧《以美之名》以医美行业为切口,凭借冷峻的现实主义笔触与温暖的人文精神内核,在国产剧领域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叙事路径。该剧通过“恐龙女孩”方婷的肿瘤切除手术、
04-23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的市场规模高达504亿元。为引导其高质量发展,行业主管机构通过实施一系列创作计划、推优机制等,
04-23
文艺评论是引领社会审美风尚、推动文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舞蹈评论作为文艺评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肩负着同样的责任与使命。其独特之处在于,作为评论对象的舞蹈艺术本身没有台词、不依赖文字,要对其进行专业性评论,需要评论者深入认知舞蹈本体,掌握舞蹈的特点和规律,积累对身体视觉形象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评论的说服力。
04-09
近年来,刑侦剧大多聚焦大案要案,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紧张刺激的戏剧冲突,掀起影视创作的热潮。而电视剧《黄雀》另辟蹊径,将镜头聚焦于火车站反扒大队与盗窃团伙之间的较量,成功演绎出“人民警察为民而战”的反扒传奇。
04-09
一段三分钟的短视频,能够让非遗技艺在极短的时间内触达亿万级数量的观众;一部AIGC微短剧,不需要真人演员就能讲好一段上古神话故事;一部科技含量极高的动画电影,就像《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创新发展,让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火”到全球。这就是传媒艺术的力量。
04-09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促进数字中文建设,
04-09
文化馆也举办阅读活动,但是和图书馆包含文献、信息储存整理的专业服务不一样,主要着力于展示阅读生活的形态和力量;也举办科普活动,但和科技馆的专业展示不一样,主要是着力把科学知识变成人们的基本素养;也举办美术展览,但和美术馆的专业展示不一样,主要着力于让人们感受美术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也进行艺术创作,但和专业院团的精品创作不一样,主要着力于让人们把艺术融入生活,提升其审美素养……
04-08
随着全国多地体育赛事人气高涨,赛事经济不仅充分激活上下游全产业链,更跨界联动文博、餐饮、酒店住宿、商超、娱乐、会展等多业态,发挥着流量入口和消费引擎的重要作用。
04-02
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蕴含着中华美学精神,历史悠久、意蕴丰沛。在当下,Z世代年轻人如何与中国画“对话”?本期报道关注年轻人如何以青春之“趣”解读画中之“意”,用新方式打开更广阔的画中世界。
04-02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手势礼仪,譬如哪吒的抱拳礼、敖丙的拱手礼、鹿童鹤童的作揖礼……随着电影的热映,这些传统礼仪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04-02
传承民族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许多地方不断细化相关政策并给予大力扶持,对非遗传承人培养形成合力托举。未来,还需进一步制定更加精准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04-02
最近一部英剧《混沌少年时》悄然上线并完结,短短4集便在豆瓣收获了8.7的高分好评。该剧以英国13岁少年杰米杀害女同学凯蒂后的调查过程为主线,深入探讨校园霸凌、代际隔阂与数字时代的精神困境。
03-31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样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03-31
18日,漠河非遗文创体验馆正式开馆,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成为“文化+旅游”的全新打卡点。漠河非遗文创体验馆开馆,成为漠河“文化+旅游”全新打卡点。
06-20
6月14日,《“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互联网平台助力非遗传播与消费专题报告》正式发布。(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报告表明,数字技术与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动着非遗传播逻辑与消费模式的结构性转型。
06-16
6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
06-16
2025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馆(以下简称BIBF香港馆)将于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以“漫步香港:非遗与城市记忆”为主题,设立四大专区,展出逾500件香港出版、印刷及文创产品。
06-13
马来西亚槟城大旗鼓、泰国清迈传统伞、意大利巴里传统陶瓷、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传统服饰……5月28日至6月3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约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一堂。
06-04
5月24日晚,“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婺女洲度假区傩舞广场盛大启幕。图为王晓峰(左)为上饶市政府与婺源县政府分别颁发“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特别贡献纪念牌
05-25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智能导览、实时交互、直播“云”游、3D建模技术……眼下,在不少非遗博物馆中,
05-20
清明节前夕,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馆公众号上发出了抢课预告——到宁波非遗南塘馆参加“我们的节日·清明”民俗体验+非遗课堂活动。活动刚一上线,名额就被抢空。
04-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将个性化的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03-26
今年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在这场盛大的节日庆典中,精彩纷呈的非遗展演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唤醒了人们心底深处对年的记忆,更让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年味越发浓郁。 从春节的张灯结彩到
02-19
春节前后,从黄河之滨到河西走廊,从陇东高原到陇南山区,甘肃多地组织多支民间社火队,多场展演活动轮番登台,群众广泛参与,耍出传统民俗文化范,舞动幸福生活好光景,擂响拼搏奋进最强音,为陇原大地增添浓浓的年味。
02-19
这两天,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票房顶流,与此同时,影片里的文化元素也受到广泛关注。《哪吒之魔童闹海》片头曲由一群贵州侗族姑娘吟唱,她们用流传千年的侗族大歌,奏响了文化自信最强音。
02-18
1月31日下午,淮海戏经典传统剧目《皮秀英四告》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文化馆淮海戏苑上演,拉开了“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之“文化进万家 戏曲过大年”活动的帷幕。从正月初三至元宵节,多部古装淮海戏将在沭阳县文化馆淮海戏苑及30个乡镇(街道)轮番上演。
02-05
“每年春节就盼着易俗社的秦腔演出,这才是咱老西安的年味。”2月2日,大年初五,陕西西安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味浓郁,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楼前更是围满了观众,热闹非凡。
02-05
蒙古长调与布里亚特服饰、达斡尔族传统乐器“木库连”与民间剪纸“哈尼卡”、鄂伦春族“斗熊舞”和“桦皮船”、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抢枢”……多姿多彩的呼伦贝尔非遗项目,从远古草原、森林走来,历久弥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01-15
新年伊始,广西粤剧团正紧锣密鼓排练剧目,为“春班”下乡做准备。在广西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粤剧演员们身着精美戏服,演绎经典粤剧曲目《帝女花》《紫钗记》,婉转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海内外游客陶醉其中。
01-10
1月7日,2025年“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一季度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1月7日,2025年“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一季度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1月7日,2025年“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一季度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
01-09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海拉尔出发,往东北驱车250公里,可抵达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密林。这里冬季漫长,气候严寒,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8℃,素有“中国冷极”之称。
12-24
中新网九江12月13日电(朱莹)学茶艺、制作陶瓷、学习景泰蓝工艺……13日,来自柬埔寨、纳米比亚、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在九江职业大学天工制作坊和万里茶道茶学院“看见非遗”,开展“感受非遗魅力 体验手工乐趣”活动。
12-14
12月10日,“武陵同根 非遗同行”2024年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成果展暨湖北省“非遗三进”活动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盛大开幕,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湖北省非遗保护成果和文化魅力。
12-14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文明绵延的根脉,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文化精神。进入新时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筑牢法治屏障,已成为检察机关肩负的重要职责。
11-29
“入手了书签和化妆镜,漆器很美,也很生活化。”在浙江绍兴上大学的“05后”姑娘小姚受访时称,“原来对漆器并不了解,看了一些短视频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想再深入了解它。”
11-18
11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云南省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东盟“Z世代”青年大联欢暨文化交流活动在云南省红河州举办。” 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中国-东盟"Z世代"青年交流的桥梁,让东盟青年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感受中国乡村振兴成果和传统文化魅力。
11-11
非遗传承人谈新潮演绎刘三姐 冀圈粉年轻一代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名录,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刘三姐》成功入选。为保证经典剧目实现常演常新,广西戏剧院基本上每十年会对经典版的《刘三姐》进行修改提升,使剧目更加符合当下时代价值观、观众的审美等。
11-11
为期11天的2025阿那亚戏剧节6月29日在河北秦皇岛闭幕。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奥地利、波兰等12个国家的29部特邀作品,在“情感和理智”的主题下,力求呈现当今国际戏剧美学的新潮流。
07-01
谈及青春的电影大都是激情澎湃、指点江山的类型,也不乏爱情的青涩和成长的烦恼。但电影《和我说早安》描绘的却是青春痛苦的裂变,信任建立的艰难和代际激烈的冲突。
06-25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史册中不过寥寥几笔的典故,如今却被延展为穿透历史帷幕、唤起现代人共情的剧作——近日热播的古装剧《长安的荔枝》,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将唐诗里鲜荔枝千里速递的传奇还原为大唐年间寂寂无名的长安小吏李善德艰难完成“荔枝鲜贡”任务的故事,照见盛唐背景下普通人的生存状况。
06-25
从1840年“黑便士”邮票诞生至数字通信时代之前,邮票一直是文化与技术的双重载体。大大小小的镜框装裱着邮票,在光影之中令人感到恬静而放松。
06-23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19日晚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首演,受到台湾观众欢迎。该剧由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黎星工作室联合制作。中新社记者看到,首场演出几乎座无虚席,演出票也是开票即售罄。
06-20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也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与路径。
06-18
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出版的《汉水游女——邹永礼歌曲作品集》日前正式全国发行,这是资深戏曲作曲家邹永礼的第一部歌曲专辑,收选了他十余年来创作的优秀歌曲作品。
06-13
展览精选两座国家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与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收藏的中韩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水墨艺术作品以及当代名家的新作,分为中国篇、韩国篇两个单元、四个章节,共展出120件作品,对照呈现中韩两国水墨艺术借古开今、中西融汇,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历程。
06-1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日前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幕。
06-10
第78届托尼奖颁奖典礼8日晚在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举行,百老汇音乐剧《也许美好结局》(Maybe Happy Ending)斩获最佳音乐剧、最佳原创配乐、最佳音乐剧剧本、最佳音乐剧导演等6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06-10
北京曲剧优秀剧目展演近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北京市曲剧团以“新时代·新旋律”为主题,精心挑选五部优秀原创剧目——《九重阙》《永生花》《文天祥与忽必烈》《少年天子》《离婚》集中展演。
05-22
5 月 20 日,由北京市文联、通州区政府主办,北京美协、通州区委宣传部、通州区文联承办的 “北京意象・活力通州” 大型美术创作活动在北京通州区大运河景区北区三庙一塔大成殿正式启动。
05-21
2025年5月18日,《王家新书法精品陈列》暨“泰文楼书法馆”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泰文楼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位书画爱好者、知名学者、艺术家见证了这一书坛盛事。获评首届“中国书协德艺双馨会员”、“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等称号,是当代书坛的代表性书家和中青年书法领军人物。
05-20
“松风无尽”——谭长德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4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松风无尽”——谭长德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
04-30
4月20日,在中国影都文娱产业园揭牌仪式上,以“追着光影,享受音乐和艺术”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吉佳创意·光音艺术展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艺术展由北京市怀柔区委宣传部、中新华夏文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主办,以《MOUMOU的旷野》为创作主题,融合光影、音乐、美食等多元元素于一体,为观众奉上一场视听盛宴。
04-23
“贾宝玉与当代年轻人的共通点,就是都渴望坚持做自己。作为陈丽君个人首部原创大戏,她在诠释贾宝玉这一角色时,努力寻找与角色的相通之处。陈丽君觉得,贾宝玉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格格不入,堪称时代的异类,“但他尊重所有人,爱护所有人,极力想要打破陈规。
04-22
法国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交响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天工开物》、话剧《断金》……今年4月底至9月底,浙江省宁波市将举行精品戏剧季,汇聚50余部国内外优秀剧目、100余场演出。
04-22
2025年4月29日、5月1日、5月3日,国家大剧院制作瓦格纳歌剧《指环》系列第二部——《女武神》将登台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5。这是继2024年8月国家大剧院制作《指环》系列首部作品《莱茵的黄金》震撼亮相后,接续“连载”瓦格纳笔下众神与英雄的传奇。
04-18
当地时间4月8日晚,在冬意未却的加拿大多伦多,来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音乐团体安达组合奉献了一场“草原摇滚之夜”演唱会。当地时间4月8日,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来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音乐团体安达组合为当地观众带来“荣耀世界巡演——多伦多草原摇滚之夜”演出。
04-10
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9日晚启幕。4月9日晚,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开幕演出——上海昆剧团全本昆曲《牡丹亭》在武汉剧院上演。
04-10
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7日在乌鲁木齐市开幕。本届文化艺术节为期15天左右,由第五届新疆油画展、优秀旅游演艺剧目展演、文创集市进景区、动漫展等9个部分组成,在乌鲁木齐市设主会场,各地州市设分会场同步举办相关活动。
04-08
31日,以“黄河的交响 城市的节奏”为主题,“跟着艺术游甘肃”——黄河·兰州2025音乐季在甘肃兰州黄河畔启动。2024年10月31日,深秋时节,黄河甘肃兰州段与两岸的斑斓秋色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画卷。
04-01
“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26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遴选天津博物馆珍藏文物131件,涵盖瓷器、玉器、织物、书画等门类,多角度展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
03-27
汉堡芭蕾舞团《仲夏夜之梦》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作为国际芭蕾界的传奇编舞家,约翰·诺伊梅尔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邃的人文思考闻名。” 德梅斯·沃尔皮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是我担任艺术总监之后首次和舞团一同来到中国进行演出。
03-27
23日晚,《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第十三季在拉萨开演。当晚,高原的春风中欢呼声不绝于耳,现场数千名观众和剧场800余名演职人员共同见证了该剧第十三季首演。
03-25
2025闽南之春演出季启幕仪式23日举行,标志着这一年度艺术盛事正式拉开帷幕。闽南大戏院特别推出“体育与艺术”融合套票,推动“赛事流量”转向“经济增量”,为全球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03-24
大型原创音乐剧《青年孙中山》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演。《青年孙中山》主创团队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优秀艺术人才,知名话剧导演、艺术家王佳纳担任总导演,刘天石、陈挥之、安瑞冬三位作曲家共同担任作曲。
03-13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弘扬中国电影优良传统,中国电影家协会开展“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理论评论文章征集推介及主题出版”活动,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作品,深入挖掘中国电影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展现中国电影的辉煌历程与丰硕成果,以促进电影理论的创新与传播,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03-12
早上还没开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东侧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下简称“党史展览馆”)外,已排起长长的队伍。队伍中有老人,有学生,有党员,有普通群众,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口音,但都奔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而来,希望通过参观展览重温红色历史、接受教育洗礼、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06-30
2025微短剧出海品牌大会于6月26日上午在上海东方智媒城开幕。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与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副台长宋炯明发表致辞。
06-27
6月22日,“大美伊春·魅力丰林”四季风光摄影作品展(成都站)在成都仁恒置地广场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共丰林县委、丰林县人民政府、伊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中共丰林县委宣传部、丰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将持续至7月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为成都市民带来一场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北国风光的视觉盛宴。
06-24
丹青溢彩绘盛世,翰墨飘香颂山河。6月21日,由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与洋河股份联合主办的“山河壮美——江苏当代名家绘画大展”在洋河文化艺术中心启幕。
06-24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大麦娱乐控股有限公司、天津二十四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太阳亿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36集检察侦查剧《以法之名》即将在优酷播出。6月20日上午,《以法之名》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媒体见面会,最高检影视中心副主任、总制片人彭诚,总制片人敦淇、高金玺,导演傅东育,主演李光洁、刘佳、冯嘉怡、王劲松,演员赵煊、黄义威、田昊、宋熹、章煜奇出席活动。
06-24
6月21日至22日,2025年吉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在青原区举办,这场文旅盛会,也将进一步助力唱响“文天祥故里金庐陵青原”品牌。从区级总体规划到乡镇旅游规划、村落景区规划,层级分明的规划体系如同精密齿轮,推动形成“覆盖全区、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
06-23
22日的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热闹非凡,生旦净丑再现梨园经典,百年唱腔让票友过足瘾。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吉林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举办的“名家讲堂”“票友精品展演”“京剧进校园”“京剧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也让京剧艺术唱响松花江畔。
06-23
践行文化传承与创新,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重磅开展。这场文化与创意的盛宴自启动以来便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汇聚四面八方的创意灵感。
06-21
6月27日,由国组智库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联合主办的“AI时代的国际组织重构与全球领导力人才战略”研讨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举办。
06-30
2025年6月18日,《现代中国经济学大典》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会场举办,中外出版机构代表、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06-20
6月18日晚,“银龄炫彩 绽放昌平”全国中老年时尚风采展演“长城之夜”晚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居庸关长城脚下隆重举行。晚会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昌平文旅集团联合主办,东方延龄(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老年艺术团作为艺术指导,中广联合会文化艺术视听传播委员会、中广联合会书画摄影委员会、新疆塔城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北京服装学院作为支持单位。作为本次展演活动的压轴之作,晚会不仅为全国中老年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生动诠释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理念。
06-20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19日16时45分,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6月至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亿元(人民币,下同)。值得一提的是,三四线城市年轻观众占比突出的国产爱情电影《分手清单》票房走势喜人,连续两个工作日实现票房逆跌。
06-20
走进这座西汉文明宝库 当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的朱漆门扉缓缓推开,“京城事儿”“柳叶氘”“控弦司”等粉丝量千万级的网络大V走进这片沉淀着西汉文明的土地。
06-16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青原区召开。作为吉安市文化强市建设推进大会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合并后的首届盛会,此次大会以“1+3+6”多元架构汇聚发展动能,融合第二届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通过五大“新”亮点重塑文旅发展格局,展现吉安“信仰里、文化里、山水里、烟火里”的多维魅力,为江西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吉安样板”。
06-23
2025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14日在北京先农坛庆成宫启动。本届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以来的首场大赛,希望进一步聚焦价值阐释与创新转化,吸引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感知中轴线、守护中轴线、传承中轴线文化。
06-16
6月11日,“家国情,每个人心中的乡”主题感读暨《乡愈》第二次印刷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北大书店举办,来自文化、科技、企业、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读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品读《乡愈》中的乡情文学,一起探讨乡愁思绪的新时代表达,探索如何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学感染力的文艺作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06-12
6月6日,电影《风味快餐车》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并登陆全国院线。影片以年轻人创业和美食文化为主题,探索“电影+美食”的跨界合作,生动描绘出充满烟火与活力的城市夜景。
06-06
5月28日,“2025光影演艺产业大会”在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期间成功举办。著名旅游演艺导演、中国旅游演艺联盟执行主席、鼎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裁梅洪结合三十年实战经验,解析旅游演艺创新破局与多元化策略。
06-05
5月31日至6月1日端午假期,北京世园公园飞行营地迎来“北京汽水音乐节”。为期两天的活动中,24组跨世代、跨风格的音乐人轮番献艺,为乐迷献上了一场融合音乐、自然与文旅消费的夏日盛宴。这场音浪狂欢的背后,是北京市延庆区多部门通力协作、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让“热烈”与“温暖”交融,全方位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乐迷的优质体验。
06-02
5月31日,“童趣童乐·美美与共”——2025年中外儿童心手相连欢度“端午”庆“六一”双节活动,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展览共设置“‘一带一路’文化漂流”“宋庆龄和宋庆龄基金会儿童主题邮票特辑”“邮票上的生肖乐园”“卡通邮票奇幻之旅”“古今儿童的生活拾趣”5个展区,精选140余套邮票,包括26个国家和地区的35套73枚外票。
05-31
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2025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正式启动“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发布三大创新成果——“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和《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
05-30
2025年5月26日下午,童心织梦·雅韵传薪——北京市东城区景泰小学第六季“好声音一起来”艺术节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拉开帷幕。
05-28
近日,以“帛风”为主题,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2025 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闪耀亮相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05-23
21日,2025年全国电影(厦门)交易会暨第27届全国影片推介会在福建厦门开幕,吸引了600余位来自全国重点院线、影视管理公司、影院投资公司、电影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开启年度电影市场盛宴。
05-22
铁水滚烫,匠心更炽。当传承千年的铁花与新时代的乡村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化基因的生生不息。非遗保护贵在“活态传承”,唯有融入时代脉搏,传统技艺方能绽放历久弥新的光华。
05-21
据悉,当日,梅婷正式受聘为“连云港城市文旅推广大使”,以明星影响力为港城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强与明星、网红达人合作,借势热播影视剧与网络热点,变“流量”为“留量”,推动连云港文旅品牌“破圈”传播。
04-30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增速比2024年全年快0.2个百分点。
04-30
4月25日下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影视+”系列学术沙龙——舞台影像数字化主题沙龙在东城区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举办。活动聚焦舞台剧数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舞台剧的“破圈”之路、数字化舞台剧与电影行业的合作展望等内容开展交流分享。
04-27
4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重庆永川举办。此次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设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最佳摄影、最佳剪辑、评委会特别奖共12个奖项。
04-25
名女高音歌唱家陈思思新作《春雪与琵琶》MV正式发布。该作品由著名词作家欣声、作曲家张禄籴联袂创作,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吹管乐演奏家丁晓逵演奏,MV则由著名导演赵志强执导,著名书法家、吉林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李壮题写片名。歌曲以雪为幕,以琵琶为笔,绘就一幅北国春雪图。
03-31
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5年度电视剧(网络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29日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