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眼6000年!不管是“chaaya”还是“tey”,源头都在这里
首页> 文化频道> 文化产业 > 正文

一眼6000年!不管是“chaaya”还是“tey”,源头都在这里

来源:瞭望智库2023-11-13 16:17

  9月初,“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以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引发观展热潮。一位自媒体博主在开展第三天就发布了360多张展品的照片,成为展览宣传的“自来水”。不少人呼朋唤友,相约去看展,直言票太难约。

  故宫博物院二级研究员、“茶·世界——茶文化特展”策展人王光尧接受瞭望智库专访。图|李珅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是西方人眼中“一片改变世界的树叶”,也是中国人生活中开门必备的七件事之一。在故宫博物院二级研究员、“茶·世界——茶文化特展”策展人王光尧看来,中国的茶文化润物细无声,体现着中国哲学“和”的思想,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力更是“无以复加”。

  文 | 李珅 戴丽丽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瞭望智库:为什么选择在今年办一个以“茶”为主题的展览?

  王光尧:其实办这个展我想了10年,筹备用了3年。2010年前后,我们在德国马普所进行访学时,有一次为了避雨,走进一个土耳其人开的烤肉店里。店主对着我们说“chaaya”,发音非常像“chá”。当时不清楚他说的意思,就用英文与他交流,结果吃惊地发现土耳其语的“chaaya”发音和汉语的“茶”非常相似。

  全世界很多民族茶字发音的来源和传播基本都与中国有关,一种是“chaaya”系列的发音,来源于中国北方官话,影响到南亚、西亚、中亚及欧洲小部分地区,最远传到非洲东部;另一种是“tey”系列的发音,来源于闽南等地方言,伴随着茶叶的大量出口,在东南亚、非洲南部和西欧传播开来,英文tea的发音即借鉴于此。

  不管发“chaaya”音还是“tey”音,这都是中国话,都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说什么是优秀的文化,几千年来不断传承并且越来越好的是优秀的文化;能被别的民族去学、不间断地学是优秀的文化。以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正是如此。 我们要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很亮的点,是一张很大的名片。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可以说,我们这个展览的推出是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瞭望智库:将展览命名为“茶·世界”,其背后的策展思路是怎样的?

  王光尧:茶是我研究古代物质文化史的内容之一。我长期做中外文化交流和瓷器研究,瓷器在世界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很大的。当我们把视野再放大一下,会发现茶也很重要。

  丝绸、茶、瓷器,铁器,长期以来是中国人往海外卖的主要商品,我们占据着世界市场上很大的一个份额。在世行的档案中,中国茶叶的出口创收,远超瓷器,同时丝绸的商品价值也大于瓷器。我们现在考古发现不了丝绸、茶叶的原因,是瓷器不会坏烂,它还存在,但是茶当年就被喝掉了,即便不喝,在沉船里面也早就烂了。所以说我们看古代对外交往史、经济史、社会史,会发现原来茶的意义特别重大。不管你承不承认中国的影响,你喝了中国人从树上采下来的树叶,你说的茶还是中国话的茶,这就是影响。

  我们看到了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上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就明确提出要办一个茶文化的综合性的展览。这个展既不是一个茶叶的展,也不是一个关于喝茶的器物展,更不是一个茶馆、茶空间的展。

  我们想要体现的是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有哪些作用,6000多年的茶叶种植史是怎么发展的,茶传出去的过程是一条直线还是波浪式的曲线,它怎么影响了全世界的人。

  “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展出的清乾隆皇帝使用的粉彩茶具。图|李珅

  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电脑、电灯、电话全都是西方人发明的,穿的衣服也是西式的,这就是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在找茶有没有影响到别人骨子里面去的东西。如果能找到,那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化优秀的一种表示和展示。

  这是我们想讲好的故事,所以我们在全国和全世界相关文献和收藏品中选择了555件套的展品,并通过重新组合,分成了四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是茶出中国,第二个单元是茶道尚和,第三个单元是茶路万里,第四个单元是茶韵绵长。

  办文物的展览往往只说古代而没有与现代的对比、没把同类器物在当下的生产与使用进行分类,多少会出现一个“厚古薄今”的问题。但我认为一定要说茶在今天的成果。因为今天茶叶的产量比过去更多,品种也比过去更多,今天中国人种茶的科学技术也更发达,我们提出了“红黄青绿黑白”六大类茶的标准,获得了国际的认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都在喝茶,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我们将展览命名为“茶·世界”,寓意各国人民共同创造来让茶文化更精彩,这是我们策展的一个主线思路。 我们意在通过展览讲透茶和世界的关系即茶的世界和世界的茶,展览既有各种各样的纵叙述,又有历史横断面的表现。

  2 望智库: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和渗透,中国的茶文化有什么特点?

  王光尧:喝茶对人的身体好,所以要喝茶。因为这个益处,喝茶才能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并逐步演变成一种文化。茶文化包括古人和今人与茶相关的一切活动。

  在展览中我们介绍了茶对人到底好在哪,没有茶我们的生活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中,你要给它分个等级的话,柴和米是最基本的,没这两个我们就吃不饱,也活不成;油盐酱醋让你吃香;吃好之后让你生活上再上一个层次的时候,喝茶就是要喝(吃)好、要保养。

  人们认识到茶的好处并不断总结,把喝茶传播推广到更远的地方。与喝茶相关的制茶、种茶的全套内容,喝茶的茶具和茶器的改进,对喝茶场景的关注,以及政府对茶业种植的态度,在茶叶品种开发中的作用,还有历史上的“茶马贸易”等都是茶文化要关注的内容。

  中国的茶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没讲究任何形式,但通过喝茶可以把人群放在一个体系里。我们常用“水乳交融”来形容关系好。你想过没有,茶与奶,代表了我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饮食层面的偏好,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云南等广大民族地区爱喝奶茶,这不就是水乳交融吗?

  小时候看《杨家将》,辽宋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学考古后发现了很多记载辽人喝茶场景的文物,辽人喝茶之俗上承唐风,也与并存的宋人交流、用了来自宋人的器物。不仅辽人,考古发现金人在喝茶的形式和器物的使用方法上也跟宋人一样。 这说明对饮茶的接受和需求,增进了历史上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交往。所以在这次展览中,我们用了一个词,“茶化四海”,饮茶器具、备茶方法日渐趋同,是交流程度不断深化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有力见证。

  中国的茶文化体现着中国哲学“和”的思想。唐朝时候人们就开始注重喝茶,陆羽、卢仝、白居易等都在普及茶文化,喝茶一定要有好水,这里强调了茶与水的和谐,煮茶的火候也很重要,这里强调了水跟火的和谐。到宋朝,人们喝茶要在院子里,并配上芭蕉等植物。到明朝,要在山里面建一个茅棚喝茶。喝茶的水以泉水为最佳。没有泉水的情况下喝江水,还不能喝江边上的水,要到江河中间去取水。如果江河水也没有,要喝井水,但不能用死井中的水,要找活井的水。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使用了蒸馏水。这个知识从哪来的?从蒙古地区的王爷那来的。在没有好水时,他们就用蒸馏水喝茶,所以不同的民族对喝茶都有同样的需求,对“茶与水和谐”的认识都融入到骨子里面了。

  乾隆皇帝在《弘历观月图轴》中,身着汉人服饰,坐在水边赏月、饮茶。童子手捧朱漆茶盘,上置青花盖碗。旁侧的双层斑竹茶架中盛放有各类茶具。尤其是乾隆推崇的竹炉,这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看到了江南在明朝晚期兴起的一种喝茶方法,他就给带回北京来了。 中国人对茶器的讲究、备茶方法的选择和品茗环境的营造,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和对“和”的崇尚。

  《弘历观月图轴》。图|故宫博物院官网

  瞭望智库:为什么全世界会受茶文化影响这么深?

  王光尧:茶和丝绸、瓷器一样,代表着当年中国人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辛劳把这种美推向世界。茶文化不仅影响着中国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从中国走出的茶文化,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力是“无以复加”的。美国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把大英帝国在北美的殖民体系给搞崩溃了。英国的“下午茶文化”融合了它们自身的酒吧文化。我在阿联酋拉斯海马考古的时候,当地的阿拉伯人很热情,每天都给我们送茶。他们的茶,像茶粥一样,很像唐代的喝茶方法。我在印度喀拉拉邦进行考古时,喝的当地茶也是如此。我就想,这是不是唐王朝传出去的喝茶方法遗留在他们那里,未再改变。日本人学了我们唐代的饮茶方法,到了宋代,又再学我们的点茶法,他们叫“抹茶”,这一方法一直传承到现在。

  3 瞭望智库:在这次展览中,您认为有哪些重点要看的展品或是场景?

  王光尧:第一单元“茶出中国”,有一件展品是在浙江省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出土的距今约6000年的一组人工种植的茶树树根和喝茶的器具。这是此次展览的一个亮点:一眼看过6000年的喝茶史。

  浙江省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出土的距今约6000年的陶盉。图|故宫博物院官网

  “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展出的距今约6000年的人工种植茶树根、茶叶遗存等。图|李珅

  从6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人工种植茶树的树根、2100年前的汉代茶叶、1000年前宋代吕大临家族墓地出土的茶叶到100多年清宫的贡茶,这些都是“茶出中国”6000年来连绵不绝的证据。

  “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展出的清宫贡茶。图|李珅

  第二单元“茶道尚和”中展出的《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构图学习宋人画法,乾隆身着汉装,一个唯美的喝茶场景,装茶的壶是明代青花,杯子是玉器(也可能是宋代的定窑系白瓷),周边陈设的器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璧、商代的青铜觚、王莽时的嘉量、受西亚文化影响的青花缠枝莲纹扁壶、与藏传佛教有关的“大德吉祥场”铭盖罐、受西洋家具影响的圆桌,传达了乾隆典守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象,是茶文化与中华文明关系的缩影。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图|故宫博物院官网

  第三单元“茶路万里”,我们展出了四把酒精壶茶壶。两个珐琅质的来自清宫自己制造的,一个银质的是日本人送给中国的,还有一个铜质的借自俄罗斯的博物馆。其实珐琅这种工艺本身是受西洋影响产生的,而用酒精作为燃料反映了喝茶的一时新风。

  在布展时,我们用一种平和的对比,让大家看到了世界不同地区喝茶的多样性,同时也了解到喝茶这件事,源头都是来自中国。

  “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展出的茶库场景。图|李珅

  第四单元“茶韵绵长”,我们展示了被带上太空的茶叶树种子,这体现了科技对茶产业的推动,体现了茶文化因科学技术的赋能而更加兴盛。

  展览结语的最后三个字“喫茶去”,是闽南方言,意思就是“吃茶去”。在最后一个单元我们布置了一个小而美的喝茶空间,展示了几百张照片,还有很多全世界人喝茶的一些视频。 希望这个展览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喝茶,把茶产业搞得更大,如果能起到这一点推动作用,那就是展览的成功。

  瞭望智库: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明代开始茶的使用方式逐渐简化了,开展以来到现在您对哪些反馈印象比较深刻?

  王光尧:明代开始茶的使用方式逐渐简化,是统治人群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唐之前是世家大族的社会,唐之后,宋代已转变成庶民的社会。朱元璋同样也是平民出身的人,所以他很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他看到过元朝的腐败,下令茶制改革,用散茶代替饼茶进贡,不允许再喝那种昂贵的茶、采用那种复杂的茶饼。但是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喝,就开始把茶叶放在锅里面煮,煮过以后茶水特苦怎么办,就把煮出来的茶卤(浓茶水)兑入白水喝,慢慢地发现直接泡着喝,味道更好,到明朝晚期就产生了泡茶法。

  第二单元展出的新疆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绢画《托盏侍女图》上,侍女手持一个盘子,里面又放了一个高脚杯。有观众指出这是喝酒的,不是喝茶的。因为北朝的墓里面出土了很多这样的盘子和高脚杯。我不排除它是喝酒的,但是我为什么把这张图放在这里?

  唐《托盏侍女图》,阿斯塔那墓地187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图|故宫博物院院刊微信公众号

  因为唐朝的时候,回鹘人赶着大批的马来换茶,说明当年新疆往西广大地区的人喝茶。敦煌藏经洞里又出土了《茶酒论》,说明当时在西北地方喝茶很流行、很普及。可是我们却未在新疆地区的考古器物之中发现内地常用喝茶的器物。所以这些杯盘在喝酒之外,很可能也被用来喝茶。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这位观众进行了研究和思考。这正是我们办展览的目的之一,我不怕人提出问题,我希望的是通过展览促进交流。

  4 瞭望智库:是否考虑去其他地区办展?如何让国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茶文化?

  王光尧:我们正在推动“茶·世界”和卡通形象“小茶仙”的商标注册。我们也已经开始规划未来的“故宫茶世界”巡展,想把这个品牌推广出去。目前计划去福建和广东办展,国内其他地方比如香港也在接洽中。国外的话,计划去马来西亚,也在和迪拜接洽,同时还有法国的和德国的人通过关系也找过来,说明很多人在关注这个展。

  办巡展,肯定是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做一些改变。比如,把当地种茶的场景和引进茶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当地人有切身的感受,勾起他们的共鸣,效果才能好。我自己感到这次展览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所有的参观者都能在展览中找到共鸣点:要么是喝过这个茶,要么是使用过相关的茶具。 通过展品,我与你勾连起来,多重的勾连,而不是只展示一个冷冰冰的文物。这才是“以茶为媒”的成功叙事。

  瞭望智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此您有何建议?

  王光尧: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变快了。这种快生活跟过去煎茶、点茶的时代完全不同,没几个人有时间来“独坐闲庭对闲花,轻煮岁月慢煮茶”了,所以茶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不被时代淘汰的才是好东西。 茶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创新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茶文化面临新的发展时机,像故宫的奶茶店,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我们有茶包、茶精这样的产品,丢到茶杯里,马上就能喝上茶,对人体好的物质很快就能吸收了。当然,喝茶的妙处还有一部分是“品”,看茶叶在茶杯里翻滚、起落,好像人生,这种感悟如何实现呢?

  监制:杨越

  责编:蒲海燕

  编辑:田硕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五一”假期文旅热

  • 京广铁路整修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