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三顾茅庐 作者:毕晓哲 提交时间:2014-11-13 10:48:33

           从戏中我们看到了刘备超凡的人格魅力。其魅力就在于有着一颗求贤若渴的心态,他对人才孜孜以求,“一顾”不行就“二顾”,甚至“三顾”也要请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人才。这给现实社会以启迪,我们的社会其实不乏人才,也就是说“千里马”很多但像刘备这样的“伯乐”却不多。一些人才因为无人赏识和发现被埋没,有自己不善于表现和巧妙利用机遇的原因,但更有机制和体制上对人才存在束缚的原因。就如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考核考评,在流于形式之下,其实,很多人才无法被人发现。换言之,如果对人才有着更多的宽容、关爱,给他们更多成长的机遇和更好的环境,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孟母三迁 作者:斯涵涵 提交时间:2014-11-13 10:45:33

           《三字经》有云:"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该折子戏表现的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可谓用心良苦 。从早已有之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到现代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有什么样的民情就折射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国人深深懂得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孟母早已成为良母教育的代名词。时至今日,还有人效仿孟母,为了孩子不惜一切。可见孟母教育的影响至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孟母三迁”的戏曲故事,证明了植根于民间的朴素真理和愿望,也彰显了中国戏曲的不朽的感染力。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女驸马 作者:斯涵涵 提交时间:2014-11-13 10:42:33

           这是一个传奇故事,女主角冯素贞女扮男装、进京赶考、中得状元、又阴差阳错招为驸马,性别的倒错,情节的曲折,清新的腔调,斗智斗勇的戏曲冲突,让观众欲罢不能,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忠贞、勇敢又不乏智慧的奇女子形象,也阐发了“女子哪点不如男”的两性公平理念。在过去男尊女卑的大背景下,这种精神和追求令人感慨更令人向往,深得备受压迫女性的喜爱和推崇,也是《女驸马》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如果说黄梅戏是中国戏曲的响当当的地方文化特产,《女驸马》则是其中亮丽而珍贵的奇葩,使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铡美案 作者:斯涵涵 提交时间:2014-11-13 10:39:33

           在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封建社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毫无法治、平等可言,老百姓的生死存亡往往取决于权贵阶层的言谈之间,而有一个主持公道的青天大老爷就是广大民众孜孜以求的梦想,刚直不阿、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哪怕一方是权高位重的公主与驸马,哪怕另一方是卑微的农妇,也要维护道德,坚持正义,多少年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高亢的唱腔传唱四方,精彩的故事深入人心。包公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思想和行为,可以看做当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雏形,在强调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的当下,《铡美案》依然具有反对特权、反抗强权、捍卫法制的借鉴作用。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游园•惊梦•寻梦 作者:斯涵涵 提交时间:2014-11-13 10:36:33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以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笔者第一次听到这段美到极致的唱腔就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也由此打开了喜爱、欣赏折子戏的大门,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情深,上穷碧落下黄泉,突破重重束缚,对爱情至死不渝地追求和对封建礼教地决然反对,谱写了最浪漫最勇敢的爱情礼赞,数百年来,《牡丹亭》几乎成为昆曲之代名词,倾倒众生。近年来,白先勇先生经过精心改造,全国巡回上演青春版的牡丹亭,得到很多人尤其是高校学子的喜爱,由此可见,流传不衰的游园•惊梦•寻梦不仅是戏曲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瑰宝,值得好好珍惜。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三顾茅庐 作者:叶祝颐 提交时间:2014-11-13 10:33:33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精典戏段,演绎的是刘备求贤若渴,听说诸葛亮才智过人,于是偕结拜兄弟关羽、张飞多次登门拜访,几次不遇,后来诸葛亮终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同意出山相助的故事。刘备作为一方枭雄,能放下身段、忍气吞声,多次到草庐拜访诸葛亮,此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顾全大局的胸襟和气度,实非他人所能比拟。正是因为他的这番举动,才能将旷世奇才诸葛亮收至麾下,乃至奠定了今后三分天下的大势。如今三顾茅庐已成为企业求贤纳明广泛运用的手段,屡见不鲜,可真正能够引进人才、善用人才的企业又有多少呢?领导者们应该多学学刘备,正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深信不疑,才换来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卧薪尝胆 作者:叶祝颐 提交时间:2014-11-13 10:29:38

           越王勾践为了使自己不忘记以前在吴国所受的耻辱,激励自己的斗志,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东山再起,一举灭吴。这曲戏告诉我们:逆境固然会影响人生、改变人生,让我们的人生旅途荆棘丛生,充满艰难险阻。但是,我们遇到挫折后不要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因为真正主宰人生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艰苦的环境。哪怕我们目前受点委屈,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振作精神,励精图治,苦练内功,坚持不懈奋斗下去,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终有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一天。真可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孟母三迁 作者:叶祝颐 提交时间:2014-11-13 10:27:38

           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后来选择在一所学堂附近定居,让顽皮的孟子受到学习的熏陶,热爱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代大家。往事越千年,该剧主题鲜明,剧情生动感人,对现代人教育子女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尽管溺爱孩子,惯养孩子不可取,但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给子女良好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非常重要。父母既需要言传身教,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处处做好孩子的导师,又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另一方面,子女也要体谅父母的辛劳与苦心,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在父母的引导下成为栋梁之材。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黛玉葬花 作者:叶祝颐 提交时间:2014-11-13 10:25:38

           黛玉每日里吟诗作对,又怜惜自己娇弱的病体,难免会多愁善感,伤春悲秋,于是就有了《葬花吟》。戏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绝美的图景,弱质纤纤、身姿娉婷的黛玉满面愁容地肩挑花锄,手拿香袋,缓缓来到一片花丛中,将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的花瓣搜集起来装入香袋,再用锄头刨开土将香袋掩埋其中。此时的黛玉哭得是梨花带雨,肝肠寸断。一为花而哭,叹它们盛开时明艳,凋零时凄惨,亦叹它们花期短,生命如此脆弱和易逝。二为自己而哭,叹自己为花寻觅一处净土掩埋了一缕香魂。而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还不知道魂归何处,恐怕是“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段凄美至极的《葬花吟》为黛玉的“红颜薄命”埋下了铺垫。在封建大家庭中,有着真性情的女子注定得不到幸福,聪慧如她在葬花的吟咏低泣中已隐隐预感到自己悲惨的结局,因此,与其说是葬花,不如说她是葬己,而葬下的是少女的期盼和无奈,以及“质来洁来还洁去”的无悔誓言。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女驸马 作者:陈波 提交时间:2014-11-13 10:23:38

           说起黄梅戏,大家都会哼几句《女驸马》:“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这段经典唱词,实在太耳熟了。《女驸马》根据传统戏剧《双救主》多次改编而成,是黄梅戏的代表之作。女主角冯素珍为爱奔走,勇敢无畏,机智俏皮的形象成就了一代代黄梅戏名角。戏里通俗的口语化戏文,优美动人的旋律,清新悦耳的唱腔,令听者过耳不忘。痴情女子中状元招驸马救情郎的故事,如梦似幻,精彩纷呈,得闲听上一段《女驸马》,真是过瘾。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三顾茅庐 作者:薛家明 提交时间:2014-11-13 10:21:38

           《三顾茅庐》以折子的艺术形式,将尊重人才的情节,淋漓尽致的演绎出来。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但前两次诸葛亮就是不肯见他。但刘备没有灰心,反而更恭恭敬敬地拜访,甚至不忍心打扰“大梦谁先知”,终于感动了诸葛亮。得到卧龙相助,为以后三分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才无价”,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岂不更该尊重人才、优待人才?我们在为刘备的爱才、惜才之情,拍手称快的同时,也要学以致用,珍惜自己身边的人才。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宝玉哭灵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19:38

           在宝玉婚礼的漫天喜庆与泼天爆竹声中,黛玉带着那句未说完的“宝玉,你好……”离开了这绝望却又不甘的人世。当宝玉知道红盖头下不是他一见就觉眼熟的林妹妹,而是那个讨得了众人欢心却始终赢不了自己真心的宝钗后,能做的,却也只有去早已香消玉殒的黛玉灵前哭上一回了。这现实多残酷,相爱的人,心灵相通的人,却偏偏不能在一起。老天充满了荒诞的幽默感。林妹妹人世走一遭,终还是用这一世的眼泪还了宝玉。而宝玉,前世今生细心呵护黛玉的宝玉,心里既已有了卿卿,又怎能再挤进其他人?宝钗虽然乖巧,然纵使今后举案齐眉,但终究意难平。宝玉爱上的,从不是如黛玉的那一类人,而始终只是是黛玉的那一个人。黛玉走后,宝玉的心里就破了个窟窿。这窟窿,是任凭怎样努力,都填补不了的了。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跳墙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17:38

           张生, 一个风流才子,一个未来的状元郎,一个“猜诗谜的社家”,却将简简单单的两句诗“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愣愣解错,愣愣跳墙相会,害莺莺大喊抓贼,生生坏了一场好事。这跳墙闹剧,无疑是《西厢》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场景。好事砸锅,观众捧腹,莺莺气急,张生懊恨,为本要顺风顺水的崔张爱情又平地增添了许多波澜。而“志诚种”张生的憨傻,在这跳墙闹剧中也展露无遗。原来,任你有泼天才情,一旦陷入了爱里,所剩的就只有呆傻。爱情,从来都有种神奇的力量。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屈原投江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15:38

           屈原的投江,已经成为一种仪式,一种决绝于这浊世与醉而不知醒的世人的仪式。我想,屈原是一直不快乐的,他的不快乐在于他的独特,这种独特给了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屈原也是倔强的,他的倔强在于他始终学不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圆滑世故;屈原也是彻头彻尾悲剧的,他的悲剧在于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一个疑忠谤信的君主和并不理解他的国家和人民之上。这样一个独特倔强的高贵灵魂,只能在这世间孤独地行走,找不到他的归处。在那样的时代,屈原也是必死的。屈原是那铁屋中率先醒来而寻不着出路的人,所以,死,就成为,也只能成为他唯一解脱的“故乡”。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文姬归汉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13:38

           自古才女命多蹇,蔡文姬便是鲜活的一例。父死流落,被虏至胡,一去十二载,这是她的大不幸。然而有朝一日,得回汉土,却又何尝不是她的又一不幸。人生多别离,于文姬尤甚。灵心善感如她,又怎能不悲入心腑?故土家国,一样的都是别离,一样的都是挂牵。一曲《胡笳十八拍》,抒不尽的是命运嘲弄的悲苦,写不尽的是故土与血缘不可兼顾的哀愁。“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注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这人生,究竟是没有希望死了心苦呢?还是重燃了希望却终定要生生别离苦呢?或许,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但是,我依然还是想知道,于文姬而言,于一个母亲而言,当年的故土之思更苦,还是今日的念子之思更痛。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打金枝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11:38

           郭暧也真是真男子,金枝玉叶亦敢大打出手。而最奇的,却也是代宗,不但不责郭暧,反而加封之;不但不追责郭暧气急不敬之语,反而以“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宽慰负荆请罪的郭子仪。代宗是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但同时亦是万民之君主。其气度之大,让人叹服;其帝王胸怀,让人敬佩。“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此真为大智慧之言。家长里短,是非难辨。难得糊涂,才可得家和万事兴。理家如此,治国亦如此。有时候,不计较,才能得到更多;让别人有转身的余地,自己才有大道可行。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草船借箭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1:34

           草船借箭,无疑是三国故事中绝佳的书写,战争美学的优美体现。人虽无身坚爪牙之利,却依然是这世间的主宰,所恃者,唯智慧耳。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崇德崇智而不崇力的民族。当周瑜刁难孔明立下使之造十万支箭的军令状后,人的智慧得到了彰显的机会。十天,十万支箭,这本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三天?然而,智慧让人惊叹的地方,就在于化不可能为可能。当造箭的思维转化为借箭的思维,并巧用天时使之成为可能的时候,人恃智慧,已成神。当日高雾散,孔明满载而归,江上徒留“谢丞相箭”的余音时,人的智慧,已美成了历史绝唱。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单刀赴会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2:34

           关羽单刀赴荆州宴会,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平分荆州,孙刘联盟化干戈为玉帛。战神关羽,此会不以力,亦不以战,而已胆气服众。厮杀与流血,从来不是也不该是解决问题的最终与唯一方式,这一点,中国人从来都懂。战神关羽,以武示人,但却绝不仅是如吕布般的莽夫之勇。静夜喜读《春秋》的关老爷,自是明白“上善伐谋,次善伐交,下善伐城”的传统智慧的。单刀赴会,不是鲁莽,而是实力之上的智慧与气度,是后世不可复制的带有关圣烙印的历史绝响。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六月雪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3:34

           六月飞雪与腊月惊雷一样,都是不合时令的反常之象,而窦娥,却偏要用这反常的不可能,来应示自己那泼天冤屈。窦娥善而被冤,孝而被斩,能无怨乎?窦娥之命本苦,三岁丧母,七岁别父,被卖为童养媳,十七岁上又丧了丈夫,年轻守寡,与婆婆相依为命。然而,窦娥命运的悲苦至此却远不是终结。个人的命蹇,虽不得幸福,但却也不至一命黄泉。窦娥所有的错,都在于对制度的天真,对官员的错信。当终于醒悟的窦娥,在法场上指天骂地的时候,如海的冤屈却只有天知晓。一个生命逝去了,但倔强依然留在人间。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成为窦娥的不屈,亦成为这天与地仅能表达的同情。制度吃人,于窦娥之怨而言,不是夸饰,而是实录。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孟母三迁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4:34

           孟母三迁,孟子终成一代圣儒,陪祀孔子,受万世香火。孟子是不幸的,三岁失怙;孟子却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明理坚毅的母亲。孟母,一个苦命柔弱但却坚强坚毅的女子,为了孟子的成才成器,三迁择处。孟母是智慧的,明白环境对人,尤其是对幼子品性养成的重要作用。孟母之后,亦有一个年轻人,从厕鼠、仓鼠中得到“处”之不同对老鼠乃至人生命运的影响,这个年轻人,即为后来助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贵为宰相却被腰斩于市的李斯。孟母与李斯都认识到“处”的重要性,唯其不同者,只在于领悟后的不同选择而已。为孟母赞叹的同时,亦为李斯哀叹。选择,从来都是人生中顶顶重要的事情。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春香闹学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5:34

           闹学一出,虽为春香之表演,然背后支持者实则为杜丽娘。杜丽娘官宦之女,大家闺秀,自是不会公然不逊,顶撞先生,使之出丑难堪。然则,陈最良之老朽迂腐,春香不能忍,杜丽娘又何能忍乎?“依注解经,学生自会”,杜丽娘是不满诗教大义与陈最良之迂朽的,但她的反抗,却也是温和的。正是因为杜丽娘在迂腐教义束缚下的不满与不甘,才使得她敢违背父命与春香偷偷游弋于后花园,才有了之后的惊梦与寻梦,才有了那段“生生死死随人恋”的惊世爱情。杜丽娘性格不是单薄的,不是骤然成熟爆发的,其叛逆,其后来成长之可贵,俱在春香闹学一出中可窥一斑而见全豹矣。汤显祖之高明,由之可见。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6:34

           对于古时的女子,尤其是风尘女子而言,爱对人,是毕生需要研究的学问。当一个女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的时候,她就注定了可能被伤害的命运。杜十娘是幸运的,至少她曾经得到过一个男子的真心;而杜十娘又是不幸的,因为她只是曾经得到过一个男子的真心。当李甲背叛了他们的爱情,背叛了杜十娘的真情与希望的时候,杜十娘有的只是绝望。她知道于她,一旦错爱,便是万劫不复。悲愤中的杜十娘,当众打开百宝箱,以金钱羞辱着李甲、孙富的同时,也嘲弄了自己的遇人不淑。杜十娘美丽、聪慧、善良、温柔,可这一切的优点却都抵不过一个错爱了的人的负心。杜十娘抱着百宝箱投入滔滔江水中,殉了她的希望。可是只怕,另一重悲哀恰在于就在杜十娘投水的那一刻,京中的姐妹们还在羡慕着杜十娘的“得遇良人”吧。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西厢记•拷红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7:34

           《西厢记》中的红娘,光彩照人。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无红娘的参与,难有波澜起伏的精彩;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无红娘的热心,难有瓜熟蒂落的团圆。红娘是崔张爱情中的信使,也是崔张爱情中的贵人。《拷红》一出,红娘的机智泼辣,得到淋漓的展现。专横狡诈如崔老夫人,在红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术下,在红娘三寸不烂之舌的翻动下,也只有缴械投降、自认“倒霉”。民间的机智与上层的虚弱,对比何其之鲜明。红娘奇女子,其智可比统帅千军之军师。崔张二人,有此军师,何军不败,何城不克?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断桥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8:34

           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许仙与白素贞,人妖恋缠绵而波折。许仙被法海骗上金山寺,白素贞索夫不成,水漫金山。镇江水患,百姓遭殃,许白夫妇亦被离散,所幸终重会于西湖断桥。断桥,虽名曰断桥,其实桥并没有断,预示许白爱情亦没有断。许白虽是人妖恋,但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缱绻之情胜过人间夫妇千万。妖虽为妖,但其情真,其意浓,胜过人间千万薄倖人。妖尚如此,比人都强。可叹世间多少血肉躯,千万恩爱不到头。自古屠狗多英雄,山林尽痴女。当爱情,跨越物种依然坚贞时,就连上苍也动了怜悯之情,乐见人团圆了。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十八相送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9:34

           祝英台与梁山伯,草桥结拜,同窗三载,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只叹憨傻迟钝如山伯,同窗共三载,不知英台是女郎。相别路上,一去十八里,二人依依又不舍。英台一次又一次借物表情,无奈山伯憨傻一气,不解风情。相别之路长又短暂,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路嬉戏,尽留美好温馨在身后。每每读此,总很快乐,亦很伤感。梁祝二人,深情多美,却不知在这一刻的温馨美好后,要面对的却是痛苦和死别。爱情虽好,却抵不过这世间的恶意。原来,现实说,有爱还不够。梁祝最终化了蝶,翩翩而去,永伴,永生。可这尘世间千千万万以真情却抵不过现实的痴男女呢?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鸳鸯石 作者:红小豆 提交时间:2014-11-13 09:08:11

           读罢《鸳鸯石》,竟被这原始的传说故事感动。鸳鸯磐石,斗转星移,不离不弃的坚贞爱情,的确很吸引人。现在的我们是走的太快,还是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相亲节目越来越火,人们的择偶观也日趋变化,“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言语让人们瞠目结舌。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仿佛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一个人结婚是因为很爱一个人,想永远和她在一起。”这样的话不免让很多人伤感,当社会的脚步越来越快,当爱情也开始成为快餐文化,你还相信爱情吗?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相信爱情,还有很多的在坚守爱情。我只是希望这样的传统爱情故事会给更多的人感动,会让更多人在爱情里幸福。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卞和献玉 作者:毕晓哲 提交时间:2014-11-13 09:05:11

           放在当代人眼里,卞和至少有两点不能被人认同:一个是忠君思维。忠于国家或忠实于一个领袖当然也不算错,但不能愚忠,遇到明君了算自己幸运,算到了昏君了也不认倒霉,被两代“不识货”的楚王砍了脚,仍然要执着于献宝,这其实不是执着而是过度“愚”到有些傻;二是,不怎么会推销自己和推销“产品”。面见楚王后总会有个陈词的时机,好玉既然是“蒙”在石头里面,为什么不敢让楚王当场剖开?说到底,两只脚被砍掉有些自找的成份。这其实提示我们,在办事处事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尤其是“进言”、“劝人”的时候,也要看一个什么对象。一些“上级”根本就是一个“油盐不进”也听不得良言的人,又何必却自寻烦恼,还弄自己一身是伤呢?卞和是真君子,而两代楚王说白了就是“小人”,君子和小人打交道,不能不提防着点。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唐伯虎让路 作者:毕晓哲 提交时间:2014-11-13 09:00:31

           唐伯虎这个大才子,因为被老农出的上联“一担重泥拦子路”给当场难住,而后主动脱鞋跳水给老农让路,体现了一名学子重践守诺的良好风范,而后,偶然间他又想到了下联,再次找到老农求证,也是对知识的坚守,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然而,从故事上其实我更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学习之风,老农民都可以信手掂来对联难才子,最普通的百姓都要吧吟两句诗,也怪不得那个时代才俊倍出了。如此看来,学术和学习是要形成社会风气和共识的,凡是社会风气更好的地方,求知的欲望就强烈,人才就出的多;凡是社会风气不好的地方,不良现象也就多,骄淫奢糜现象也就比较突出。所以,我们不仅要给青年人成才的机遇和机会,更多从社会风气上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人人好学爱学,这个社会一定更美好。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杜康造酒刘伶醉 作者:毕晓哲 提交时间:2014-11-13 09:00:21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这一故事,说白了就是一个“白酒广告”,“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这正是最好的广告语啊!有句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好的产品不宣传,哪里会有人知道,许多商品销路越来越好,其实就是广告宣传出来的,用广告费砸出来的。一个央视黄金时间广告,论秒计也要上百万元,那当然不是白砸的。现代社会商业经营就是遵循现代市场规律,商品多的去了,你不宣传、不打广告,是根本没有人问津的。《杜康造酒刘伶醉》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告诉商家,怎么把广告打好,怎么能在不经意的宣传中把自己的产品也推销到市场上、消费者手中。“一醉三年”,真用“经典”宣传啊!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阿凡提的故事 作者:毕晓哲 提交时间:2014-11-13 09:00:11

           一说到阿凡提就是“聪明无比”,可以随意捉弄捉弄巴依老爷。我们从故事中看到了民间智慧和民间智慧赋予的阿凡提的魅力,然而,我更从中看到了民意的力量。一方面,巴依老爷在被捉弄之后,总是灰溜溜的认栽,说明虽然输了,但巴依老爷还是比较“光照”的,他没有下黑手、没有玩阴招,这说明民意舆论可以对强者形成强大的制约,让他不敢使用一些不敢用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阿凡提和不良现象巧妙做斗争,但更希望公众能够在和邪恶做斗争上形成共识。不能让阿凡提“一个人去战斗”,因为在当今社会,丑恶现象仍然是大量存在的,一些商业不道德行为,商业欺诈、伪劣商品,官员以权牟私,社会诚信缺失等等,都应该唤醒整个社会。阿凡提是智慧和聪明的化身,但在和巴依老爷这样的“落后”和“腐朽”势力做斗争的时候,人人都应该是参与者。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卧薪尝胆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09:59:38

           勾践由吴返越,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灭吴,成就一代霸业。人的意志,总有薄弱的时候,即便是有民死国亡之恨、入吴为奴之辱的勾践,亦不例外。所以,勾践才需要薪柴来卧,苦胆来尝。人不是神,有自己的脆弱。但人也是自己的神,只有自己能够成就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从来不是神与人之间的差别,而是勇者与懦者之间的差别。勇者,知耻而后勇,勇于面对自己的懦弱,鞭策自己,磨砺自己,而后成功;懦者,耻而不知不勇,不敢面对自己的脆弱,逃避自己,放任自己,而后失败。所以,正如勾践,真正的敌人从不是夫差而是自己一样,有时候,有些事,对于这尘世间的每一个人而言,在自己之外,从来没有其他人。我们要做的,只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者,方可成神。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铡美案 作者:卢晶晶 提交时间:2014-11-13 09:59:30

           自古,写不尽的是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斩美案,贫困书生富贵易妻的典型故事。在宋代,科举大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寒门书生人生的可能性时,富贵易妻的人伦惨剧便开始频频发生,仅北宋仁宗一朝,就有赫赫有名的两个负心郎——陈世美与王魁。男儿,似乎在名利与美色的利诱下,总是不够坚定的那一个。而女子,却似乎都是认死理的,跟定的人,此生不渝。当糟糠与向上攀爬发生冲突时,被牺牲与损害的,只有也只能是糟糠。下堂糟糠,史不绝书。陈世美时代,秦香莲是没有选择的。而如今,身为女子,却是可以选择的。与其日防夜防防丈夫变心,不如修为自己,使自己坚强而独立。爱情,是女子毕生追求着的,却也不该是唯一追求着的东西。在爱情婚姻外,女子该有的,还有自己的独立与世界。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孝顺的儿子 作者:杨晓阳 提交时间:2014-11-13 09:57:30

           弟子规讲圣贤,要牢记铸心弦。仁义礼智信学识全,父母难孝为先,人和睦就是甜。见到老师要敬礼,做好作业交她看。互帮互学同学间,老爱幼助人难。积德行善有馀庆,走入社会举指端。纨绔奢迷勿感染,德智体劳全发展,文明和谐代代传。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 作者:秦豫 提交时间:2014-11-13 09:56:40

           《苏武牧羊》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就是匈奴单于为了逼迫汉朝使臣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他不贪色不贪财不贪权势,至死不背叛国家和人民,赢得人们广泛尊敬。
           从《苏武牧羊》中我们应该明白,爱国是一种本能,其永不过时。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不仅唤醒了民众心中的爱国情愫,激起了网民浓厚的爱国热情,也激励着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爱国主义进行到底,把爱国主义落到实处,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泼水节 作者:张西流 提交时间:2014-11-13 09:45:40

           由美丽传说演变而来的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因此,对于傣族人来说,泼水节就相当于春节,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地方民俗,成为云南乃至中国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本是一件让人充满欢乐的节日,近年逐渐变质走调,泼水节沦为一些不法之徒劫财劫色的泼水“劫”。 
           泼水节沦为泼水“劫”,显然不利于这一地方风俗的发展与文化传承,应引起有关部门反思。除了对违法者依法严惩之外,关键是要加强对泼水节的规范管理,让泼水节更安全更文明。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远亲不如近邻 作者:张连洲 提交时间:2014-11-13 09:55:40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谚,如今面临“作古”的严峻挑战,高楼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成为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城市病”,值得现代城市反思。从政府和社会层面来讲,应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干预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邻里关系,激发出人性中的善能量。比如,通过举办“邻里节”、开办社区“网上家园”、发放“睦邻卡”等睦邻活动,为邻里间提供面对面交流情感、化解矛盾、互相扶持的平台,让社区大家庭里的居民真正和谐相处。就家庭和个人而言,首先应择善而行,懂得体谅和包容,在奉献社会、善待他人的过程中,释放出人性的光辉和力量。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 作者:夏天 提交时间:2014-11-13 10:01:40

           “苏武牧羊”,留给世人一份叫做坚守的精神家园,也给后来者铭刻了一份叫做忠诚的人格图腾。文韬武略的汉武大帝派苏武前去和匈奴单于谈判,却不想野蛮未开化的夷族却将其扣押下来,并加以劝降。铁骨铮铮的苏武不曾为单于的威逼利诱所动,终被流放到北海去牧羊。北海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放在当下,这里都可以算是“地球的边缘”。而在那个时候,苏武要经历常人所不及的磨砺,方才能等到重回华夏之时。 “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让苏武的忠贞不渝彪炳了两千多年。在炎黄子孙的基因中,从来都有对于爱国者的最高崇拜。苏武他不是开疆拓土的勇士,也不是匡扶中华的文臣,却用十九年的百折不饶,书写了可以穿越任何失控的感天动地。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只这一点象羲之 作者:谢天 提交时间:2014-11-13 10:11:34

           王羲之、王献之的“二王”故事总能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励志感。王羲之用十八个大水缸来为儿子王献之打下书法的“童子功”,怎奈年少不谙世事的王献之只是沉浸在书圣之子的基因自信中。他认为天赋再加上五年的磨砺,足以成为一代大家。时光荏苒,王献之勤学苦练,每每都照着父亲的书法作品来练笔画。五年之后,献之自以为功到自然成。这一天,他把之前所写之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没声响,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个点。王献之又把所写之字给母亲看。母亲把字放在桌上看了三天,最后叹口气道:“我儿写字两千日,只这一点象羲之。”献之上前一看,顿时脸红到脖子处。原来那正是父亲加上去的一点。
           这个故事非常适合时有挫折感的年轻人,我也有时候会拿这个故事激励自己。不忘初心,方有始终,同时要切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王羲之后来教给他儿子的秘诀也仅仅是“熟练”而已。我们现在很多人急着去找所谓的成功学,却忘记成功的最大公约数,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坚持”二字。王献之有个书圣父亲可以鞭策自己,而我们,则需要用这个故事来共勉彼此。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愚公移山 作者:杨飞 提交时间:2014-11-13 10:22:42

           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很多国人都不会陌生。而对于如何学习愚公精神,却是莫衷一是。很多网民就曾表示,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实际上,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也就在于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这种精神足以感天动地,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有鉴于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永不认输;在干事创业的时候,也应像愚公一样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总之一句话,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和信念密不可分,愚公移山精神就已充分告诉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若能如此,中国梦底色就会因之更加厚实。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精卫填海 作者:雪花飘 提交时间:2014-11-13 10:55:55

           按照常理来看,精卫力气很小,相反大海却是一望无垠,这就决定了其不管怎样努力也都填不平。但《精卫填海》故事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就是虽然精卫的力气很小,小到根本不可能填平大海,但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却很是难能可贵,足以克服一切困难。推而广之,就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遇到任何困难,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大有改善。
           最直接来说,就是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对待这些问题便成为了一个现实话题。《精卫填海》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即无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不怕困难永不放弃。因为“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即便看似不可能,但只要有一股永不认输的劲头,相信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事业也会风风火火。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 作者:鞠秋红 提交时间:2014-11-13 09:38:45

           汉朝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这出折子戏情节跌宕起伏,曾是马连良先生的招牌曲目之一。全剧中“单于之怒,苏武之不屈,阿云之烈”对演员的唱功要求都十分的高。听者能从唱腔里感知苏武那种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以及阿云那种烈女的倔强性格和对夫君的忠贞。传承和歌颂这个传统典故,也是告诫人们做人要有气节。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文天祥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傲气,苏武有情愿牧羊也不屈服的气节,泱泱中华,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为大家所赞扬和传承!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梁上君子 作者:红小豆 提交时间:2014-11-13 09:33:19

           用“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来形容梁上君子的故事,感觉分量都不够。这个故事无疑是要给我们“有善心,乐于助人”的启示。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宽容待人,要乐于助人。这个观念一直都陪着我,没有忘记过。我相信一个温暖的眼神给人的鼓励,我相信搭把手给人的帮助。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去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勇气。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终会有人来帮助我们,这是一个互相的过程。
           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个人他救起了落水的男子,男子问他需要什么回报时,他说“请你帮助更多的人,并将此话传递给下一个被你帮助的人。”很多年之后,这个人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也给他说了同样的话,他感慨万分。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勤奋好学 作者:红小豆 提交时间:2014-11-13 09:25:41

           《勤奋好学》讲的是寇准勤奋好学,十六岁便以第一的成绩当了生员,这个故事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寇准是寒门学子,后来却辅佐皇帝,可见其用功。勤奋好学,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勤奋好学,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充实自己的内心。如今有句话说“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那些努力而优秀的人,他们的身上有着这么一股勤奋好学的劲头,他们已然把勤奋好学当作了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要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劲头,不断充实我们的头脑,不断增加我们的价值,这样才不会被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李白和汪伦 作者:红小豆 提交时间:2014-11-13 09:13:1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当李白与汪伦跨过“桃花潭水”;当伯牙与子期奏出“高山流水”;当管仲与鲍叔达到“心之相通”;当马克思与恩格斯著成《资本论》……友情就这样在历史中得以保存,不论贵贱,不论身份与地位。纯粹的友谊是人一生的财富。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怎么听怎么觉得这句话功利性很强,难道交朋友只是为了路好走吗?但是现在,不得不说,现实就是这样。有了很多朋友,走到哪都有人一起吃饭。可是,还有几个人愿意在你失意的时候拉一把你?还有几个人在别人都反对你的时候力挺你?如果有,那是你的幸运,这样的朋友一两个便足矣。这样纯粹的友谊值得一辈子去珍惜。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谁最孝顺 作者:红小豆 提交时间:2014-11-13 09:11:11

           我希望全天下的子女都能像故事里的人物一样孝顺父母,不论贫穷富贵。 
           爱迪生从小听力障碍,可他的母亲南希对他不离不弃;乔舒亚的父亲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父母的爱似海深,保护着子女健康成长。
           我常常看到“空巢老人”或者“父母状告子女不赡养”的新闻,心里就觉难过。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为什么有些人就自私的不肯为父母付出呢?当社会机制越来越完善,当社会福利越来越好,我们的父母可能生活的很多。但是,儿女不在身边,虽老有所依,但心里仍有空缺。出门在外,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别让他们年纪大了还要为不懂事的我们担心。孝顺应当成为一种习惯,常回家看看,别让父母等我们太久!

  • 分类:中国传统名诗词 作品名称:蜀道难(李白) 作者:乔建平 提交时间:2014-11-6 12:56:11

      这首诗,大约是在天宝初年为送友人入蜀而作,应当是李白诗词中最有代表的作品之一。作者依据自己在蜀地多年的生活体验,结合古代蜀国蚕丛、鱼凫两位开国君主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以高度的夸张手法和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蜀道的艰难险阻和蜀地山川的险峻雄奇,尤其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夸张的惊叹在诗篇中三次出现,形象鲜明突出,给人强烈的刺激,让人感到震撼,对蜀道惊险的描写,既寄寓着诗人深爱蜀地的深厚感情,表现出诗人高度的政治敏感,又寄托着诗人对唐王朝社会政府前途的忧虑和人民的关切,整体说来,这首诗有深刻的感人力量,艺术成就是很高的。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卧薪尝胆 作者:于国平 提交时间:2014-11-6 11:45:51

      此折戏艺术地再现了越王勾践兵败国灭,但他心中始终深埋亡国之辱,遂睡卧柴草,每日舔尝苦胆,远离温柔之乡,以不泯复国之志。轻甩的衣袖间,压抑的唱腔里,多少屈辱、苦闷、隐忍,连同胆汁的苦涩一起吞入肚中,化作励精图治,东山再起的决心和力量,最终打败吴国,光复越国。历史上也有与勾践同样境遇的君主,如蜀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只不过一个“此间乐,不思蜀”,而终日昏昏,沉湎酒色;一个徒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伤与遗恨。唯“卧薪尝胆”那种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志气、勇气、决心、意志令人钦佩,感怀至今。

  • 分类:中国传统名故事 作品名称:远亲不如近邻 作者:胡武生 提交时间:2014-11-6 08:11:25

      大学士张英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之小诗成就“六尺巷”佳话,中华民族之善良秉性袒露无疑。
      想今日之我辈,身处繁华都市,于熙熙攘攘人群之中而心感陌生,岂不愧哉?
      西人屡屡鼓吹“中国威胁”之言论,真不知中国也!

  • 分类:中国传统名折子戏 作品名称:将相和 作者:于国平 提交时间:2014-11-5 12:35:46

      《将相和》这个经典故事经由折子戏这种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更显生动、真实、富有情境和神韵。老将廉颇从不服,猜疑,嫌隙,挑衅到最终感化,顿悟,请罪,和好;上卿蔺相如始终以大局为主,不计个人恩怨,显示出高风亮节。这一将一相经由艺术家精彩演绎,顿觉鲜活生动,仿佛老将廉颇和名相蔺相如正从古代走来,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识大体,顾大局,摒弃小我意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须知文武齐心,共同辅佐,不为私利,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强盛,外敌不敢来犯。俗话说“家里不和外人欺”。将相和,平天下。用在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道理亦然。

  • 分类:中国传统名诗词 作品名称: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作者:薛家明 提交时间:2014-11-5 10:15:45

      《天净沙•秋思》的成功之处在于,短短28字,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词如其人,这首词所表现的,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其实也是马致远的一生写照。他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以致他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断肠人在天涯,与小桥流水人家的现实反差,何尝不是马致远理想与现实落差的表现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