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艺术经典 打造精品文化
——访中国评剧院副院长 侯红
作者:孙晓圣
侯红,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曾担任《马本仓当“官”记》《良宵》《林觉民》《城邦恩仇》《母亲》《藏地彩虹》等多部大型评剧舞台剧的出品人、制作人、策划等工作。其中,《马本仓当“官”记》于2008年首演至今,演出110余场,荣获“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一等奖。《良宵》担任出品人,于2010年首演至今,演出几十场,荣获“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 一等奖。《林觉民》于2011年8月首演至今已演出数十场,荣获“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 一等奖。《母亲》担任制作人,于2015年首演至今,演出近200余场,荣获第八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名列地方戏之首,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中宣部“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记者:侯院长,您是如何和评剧结缘的 ?您个人成长是否获得了北京这座文化名城的滋养?
侯红: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文化中心,确实与其他城市有不同之处 。三千年建城史,五朝帝都,历史给予北京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的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可以说在我们国家,甚至在全球都有着特殊的地位。
我从15岁进入戏校学习评剧,到今天已经有30余年的时间,从学习评剧到从事评剧艺术创作,见证了这30余年评剧艺术在北京的传承发展。北京这座包容大气的文化名城,为包括评剧艺术在内的中国戏曲艺术在民间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的北京,戏剧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占据着很大的位置。爱好评剧艺术的母亲应该是我的启蒙老师。四五岁时第一次听评剧,是我母亲唱的《金沙江畔》中的选段《小酸枣》。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去看露天电影,当时村里露天电影里放映的较多的是京剧《铡美案》,评剧《花为媒》,《刘巧儿》等。 最终在母亲的鼓励下,88年我考取了戏校,与评剧结缘。 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需要数代艺术家的辛勤耕耘,他们的作品影响并带动了几代人的艺术认知和艺术审美,同时北京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滋养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记者:六十年余年来,中国评剧院恢复整理和创作了300多部优秀现代戏及传统剧目,您认为评剧艺术在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侯红:中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当时中宣部、文化部为剧院制定了建院方针,就是“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剧。”近年来,为拓宽创作题材,剧院又将“外国名著改编剧”纳入其中。评剧作为地方戏对丰富北京文化内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是在华北地区逐渐成长起来的。作为地方戏中的“国”字头,评剧在全国都有非常广的观众群体。六十多年来,我们恢复、整理和创作了300多出优秀现代剧及传统剧目,如《杨三姐告状》《秦香莲》《花为媒》《刘巧儿》《小女婿》《高山上的花环》《金沙江畔》《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马本仓当官记》《林觉民》《母亲》《藏地彩虹》等优秀剧目,也造就了如筱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花月仙、李忆兰、魏荣元、马泰、张德福等一大批的评剧艺术大师。回顾中国评剧院的发展历史,每个关键时期都有代表时代精神、对照现实生活,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出现,每个艺术高峰阶段都造就了一大批的评剧领军性人物。评剧作为唯一一个“国”字头的地方戏剧剧种,不仅仅是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更是建设者。今年是评剧创立110周年,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评剧是以演现代剧为主,所以其受众非常广。具有“评古论今,惩恶扬善”这样的剧种特色。今年整整100周岁的《杨三姐告状》是评剧历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目,是评剧大家成兆才先生早期创作的作品,首次公演于1919年,直至今年我们评剧院学员的汇报演出《杨三姐告状》三场演出在三个小时内戏票就售罄。
评剧艺术在北京文化建设中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评剧《刘巧儿》为配合婚姻法而创作,刘巧儿和赵柱儿也成为了评剧舞台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人物形象。评剧《金沙江畔》是建国十周年的献礼,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经过时间的打磨依然经久不衰。评剧艺术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能够和国家发展,时代变革、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些剧目当中的很多经典唱段,迄今为止还在百姓当中口口相传。
戏曲艺术流派和“角儿”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改革开放后,中国评剧院在如何打造新生流派领军人才狠下功夫,通过不断努力,“传承经典剧目、创新现代剧目”,确定新派的谷文月老师,白派的刘萍老师 ,魏派马派传人李惟铨老师三位非遗传承人,也为后期中国评剧法人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5年,大型原创评剧《母亲》从25台地方戏脱颖而出捧文华奖,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砖添瓦。
记者:国家对北京四个定位之一是“全国文化中心”,请您从评剧的院团管理、评剧人才选拔、培养和就业等方面来谈谈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有哪些不足,或者有哪些积极的建议?
侯红:首先,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有更深刻地表达、拓展和创新。中国评剧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始终把传承经典和创造革新作为推动评剧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传承中孕育着创新,创新中又饱含继承,二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我们不遗余力地加大经典剧目建设为保障评剧人才培养的基础 。传承和创新可以说同样重要,我希望北京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大现实题材原作作品的同时, 能够重视传统剧目的创排与移植。
其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离不开人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目前,戏曲专业师资匮乏、生源质量下降等是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评剧人才选拔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以学历设定人才接受和引进的条件等问题也制约着院团的发展。院团体制改革造成了事企之差,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戏曲与其他行业相比,从业人员比例是极低的,这也证明这种行业的特殊性,只有进一步提高基础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和数量储备,才能解决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艺术演员的成长黄金年龄可以说是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之间。目前戏曲高校的毕业生,如硕士毕业生,毕业的时候已经近三十岁,从校园进入院团,重新熟悉院团演出,将理论基础和实际相结合,对人才本身和院团来说都具有挑战性。
再次,目前戏曲高校在舞美设计、戏剧服装管理等专业方向设置不足,导致这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甚至空白,评剧院不少舞美老师都是中途转行。长远来看,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方面需要进一步紧密联系院团需求。
记者:文化传播力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为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中国评剧院开办了网站,您认为还有哪些提高评剧艺术传播力的方式?
侯红:拉近观众与戏曲间的距离,推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与发展是全国文化建设中心的理想。文化传播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说网络是其中一座桥梁。普通剧场一般容纳几百人、上千人,但通过网络直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网络和新媒体创造了新的观演方式,既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又突破了地域限制,同时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也帮助演员及时获得观众反馈,提升剧目品质、优化创作模式。
中国评剧院与时俱进,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演出资讯、票务信息等可以通过中国评剧院的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微信、微博每周通过2-3次的更新,及时展示中国评剧院的演出动态、幕后花絮,让观众找到更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抖音号不仅有中国评剧院名家,名角的动态,甚至可以与他们一起走到幕后,了解评剧化妆和舞台布景、服装等有趣的内容。
记者:北京文化需要持续发展需要自身创新,同时,文化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中国评剧院是如何进一步博采众长创新,提升中国际影响力的?
侯红:北京文化的发展需要包容、创新和融合。北京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模式,比如我们中国评剧院用中国传统艺术评剧的表达方式表达外国名著,从而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交流,进一步扩大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国评剧院将三并举的建院方针融入到评剧文化“走出去”,也要走“引进来”当中。评剧《城邦恩仇》经过八年时间打磨,以评剧艺术的音乐、表现手段和艺术特色,演绎国外题材,这次大胆的探索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城邦恩仇》借西方戏剧样式的“形”,完美呈现了评剧艺术的“核”,将古希腊悲剧的特点与中国戏曲的评剧艺术语汇进行了融合。《城邦恩仇》的希腊之行,刷新了外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固有认知。艺术是博大精深的,艺术是无国界的精神共鸣,中国评剧艺术拉近了中国与世界人民之间的距离,也让他们对利用外国戏剧形式表现本国题材作品充满了期待和想象。《城邦恩仇》拓宽了评剧艺术的表现题材和发展建设的道路,促进了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促使评剧艺术走向了国际市场,对提升评剧剧种的文化品位和弘扬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有着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