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冲击,非遗的传承面临多重挑战。传承非遗,要先把非遗留下来,而影像是留住非遗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中国沉浸式戏剧迅猛发展,新的演出场景、内容、观赏体验不断涌现,“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青年人群的时尚潮流。
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表征,学术文章是创造出学问与技术的重要载体,服务于教学与科研、赓续所在学科与专业的学术传统具有其不言自明的价值。
在人类文明浩瀚的星空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思想之星,它们穿越时空的阻隔,持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引领着人类前行的步伐。这些名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治国理政智慧,指导着我们的人生实践。
01-12
当你乘机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哈立德国王机场,会看到机场内设有“首次入境”“行李提取”“落地签证”等清晰醒目的中文提示;当你乘车从机场前往利雅得市区,会发现巨幅广告牌上印着醒目的大字“欢迎来到利雅得”……
01-11
1月10日,2024中国大学、央企、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系列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该系列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网、光明网、《对外传播》杂志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01-10
新年伊始,广西粤剧团正紧锣密鼓排练剧目,为“春班”下乡做准备。在广西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粤剧演员们身着精美戏服,演绎经典粤剧曲目《帝女花》《紫钗记》,婉转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海内外游客陶醉其中。
01-10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重点地区IP授权交流活动8日在京举办。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启幕现场。
01-10
9日,中国(哈尔滨)CHCG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简称“漫博会”)在亚布力旅游度假区启幕,以“数娱数创新引领,助聚龙江冰雪新未来”为主题,展期2个月。
01-10
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该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进展及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进行介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挂职)高振华介绍,自开展普查实地调查以来,太原市已完成30处新发现文物线索的实地调查。
01-10
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以下简称“订货会”)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开幕。本届订货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北京盛会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展示超40万种图书,将举办场内外活动400余场。
01-10
以“多元融合——创造无限机遇”为主题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文化艺术节”)虽已落幕,但三地名家连心架桥,呈现了一大批具有湾区特色、岭南风韵的精品力作,让本届文化艺术节呈现出独特魅力。
01-10
临近年关,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蜀绣非遗传承人陈红英比往常更加忙碌。“今年新春的订单格外多,能感觉到大家对蜀绣的关注度明显提升。”陈红英说。
01-09
“大上海理发厅”“罗克照相馆”……这些“古早”的招牌,在福建泉州的中山路上随处可见。踩着古老的石板路,邂逅明艳的“胭脂砖”,穿行在骑楼古厝间,仿佛不经意就能触碰到历史。
01-09
1月8日,北京人艺召开2025年演出剧目新闻发布会。部经典作品老舍名作《骆驼祥子》将同时作为文旅部经典剧目恢复项目,于7月中旬全面焕新呈现,向观众展示北京人艺经典作品常演常新的面貌。
01-09
记者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石川河流域首次发现和发掘旧石器时代遗址,将该地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7000年前后追溯至距今60多万年前。
01-09
“墨香两岸 福满海沧”2025海峡两岸(海沧)百名书法家书春送福活动日前在厦门海沧市民公园启幕。百名书法家挥毫泼墨,市民群众热情参与互动,共同迎接蛇年新春的到来。
01-09
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第四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发布典礼8日在京举行。本届优选汇共评选出优秀评论作品52件,其中优秀短视频评论5件、优秀短评28件、优秀长评19件、优秀组织6家。本报刊发的《人工智能写作与网络文学重大变革》《网络剧〈我的阿勒泰〉何以治愈我们的心灵》《网络文学的知识叙事应更具美感》等7件作品荣获优秀短评作品,占该奖项获奖总数的四分之一。光明网获得优秀组织奖。
01-09
近日,中宣部公布了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名单。其中,网络文艺首次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纳入评选表彰,获评的10部网络文艺作品中,3部为网络文学作品。
01-09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事件中,倘若影视作品侵权事实成立,参演的演员和播出平台是否会陷入侵权纠纷也是公众热议的话题。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演员不构成侵权,平台是否侵权则需考虑其是否尽到审查义务以及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等因素。
01-08
2024年,博物馆的忙碌一望便知:仅国庆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统计公布,已接待的6309187人次中,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
01-08
显然,随着国产影片质量提升,“言必称进口大片、言必称好莱坞”的情形早已一去不返,进口影片为国产影片带来的影响和启发似乎越来越微小。
01-08
记者1月7日于亚冬会执委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的“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倒计时30天”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亚冬会目前收到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5名运动员报名。
01-08
6日,位于浙江金华东阳的横店影视城火力全开,迎来2025年首个开机潮。据了解,《少年歌行之风花雪月》剧组拍摄周期较长,系列共有三部曲,将会陆续开机拍摄,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拍摄完成。
01-07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集中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众多思想元素中,其中就包括“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明德引领风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明德的现实重要性。
12-30
朱子对《论语》中“勇德”的诠释兼顾义理与训诂,但以义理解释为主,回答了“勇”如何成为德的问题。朱子首先区分了“勇”与“勇德”的不同,认为只有将勇符合道德地展现出来,“勇”才成为“勇德”,这构成了朱子诠释《论语》“勇德”的纲领性主张。
12-30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论语》原典中,不仅凝练了孔子的仁学、义学、礼学、乐学等学说,还饱含着孔子的诗学智慧成果,积淀而成“诗兴”学说。
12-30
宋代文学繁荣昌盛,涌现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众多大家。然而,若要从中挑选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人物,苏轼无疑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选择。
12-30
子张在《论语·子张》中具体阐发了其老师孔子“尊贤而容众”的教诲。总览文本,孔子的“尊贤”言论主要集中于其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共涉11篇29章,论及的先贤有唐尧、虞舜、后稷、大禹、商汤、武丁、泰伯、虞仲、周文王、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周武王、周公旦、齐桓公、管仲、柳下惠、少连、令尹文子、宁武子等,言语之间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试图为世人树立效法典范,以期挽救时代颓势。
12-23
楚辞是一个宏大的美学世界,可以多维度、多视角地发掘它的文学之美。联绵词是观察其美学世界的重要视角。屈原创造性地使用了很多联绵词,楚辞使用联绵词高达116个,多于《诗经》;与《诗经》以名词居多相比,楚辞联绵词以形容词居多。这类形容词性联绵词,对于拟形模态、修饰形容,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在楚辞美学世界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此为视角,可以发现楚辞一种十分重要的美学形态,即屈曲之美。
12-23
六经之旨要在于匡扶时政,济世经邦,其文辞虽异,但最终目的都可归于政教,故群经言辞尚质黜华,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其叙事义正而不邪,事信而不诞,尤其是史家之笔,更以不虚美、不隐恶的良史直书精神为天下所闻。然身为经、史之书的《左传》却在叙事行文中植入一些“虚饰”内容,如鉏麑死前之言、介之推母子之论、骊姬卧榻之语,带有明显的虚造色彩。对此,前人纷纷给出自己的解读缘由,或视其为史官“实录”,或以随笔、闲笔释之。综而观之,前人的说辞仅为各释己意,皆有不完善之处。
12-23
相传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结网制器、建屋养畜,引导先民摆脱茹毛饮血、巢穴群居、鸿蒙未启的原始状态,用一系列发明创造告别洪荒迈向文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12-16
中国古典学的传衍,至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生出古文一派。韩愈化用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之说,别出心裁地建立了“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的古道传承系统。
12-16
石昌渝(1940—2022)先生是当代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以一己之力,历二十二年撰成“属于自己的这个时代的”小说史——《中国小说发展史》。
12-03
戚良德先生在《〈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一文中指出:“(《文心雕龙》)所谓‘文评’与‘子书’皆为传统之说,他们的相互包含毕竟只是一个略带艺术性的概括,并非准确的定义。”戚先生最终定义《文心雕龙》为“一部中国文化的教科书”,是宏阔且极有见地的看法。
12-03
意象,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理论范畴,镌刻着中华文化基因的烙印,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意象是审美主体通过“观”“味”“悟”三重审美体验,创构出的主客统一、心象交融的审美形态。
11-18
文书行政是指以文书作为行政工具,在国家政策法令颁行、各类事务处理、各级行政机构政务互通上,以文书形式进行上报下达平移的一种行政方式,并形成了包括文书起草、阅审、传递、收发、执行、保密、归档、销毁等的系统管理机制。
11-18
1975年底,湖北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大量竹简,震动中外学界。这是一座普通小墓,墓主是名叫喜的地方小吏,禄秩不过斗食。围绕他身侧的竹书中有大事系年的《编年记》,
11-04
中国人谈诗论文常常说“诗言志”“文以载道”“意余于境”,所言“志”“道”“境”等,就是中国文论的关键词。这些字词渊源深远、内涵丰厚,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与人生意趣。
11-04
明末清初通俗文学大家李渔之《闲情偶寄》,纵谈闲情,阐发风雅,精义迭现,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目之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是故此书已阅近四百载而犹蜚声骚坛,
11-04
“白日依山尽”一诗出现在当代读者的视野,是与“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署名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于咫尺之中,吞吐万里之势,大气磅礴,令无数人为之惊叹、折服。
10-21
盛唐诗坛群英荟萃,许多诗人不仅各具风格,且皆能从不同阶段、不同侧面体现“盛唐气象”这一“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林庚《盛唐气象》),曾因《黄鹤楼》诗而令李白罢笔的盛唐著名诗人崔颢,就是一个全面体现盛唐蓬勃性格的典型。
10-21
《登鹳雀楼》,一作《登楼》,其作者或谓朱斌或谓王之涣,素有争议。唯对其主题似无不同意见。一般都认为,此诗刻画了大自然壮丽而雄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
10-21
阮籍《咏怀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从晋宋之交的颜延之开始,一直到清代,都有评论者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或个人目的,来对阮籍《咏怀诗》进行评论或注解。
10-14
东方卫视根植“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的核心战略,展现上海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国际都市文化的创新活力,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新时代的奋进之歌响彻寰宇。立足上海,是《2025东方卫视跨年晚会》对标世界一流,从浩如烟海的城市文化中“提纯”,找寻能代表上海特色、彰显地方风貌的文化标签,让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拥有“海派特色牌”。
01-01
2024年岁末,三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的纪录电影陆续映上银幕,走入院线。不管身处哪个时代,我们总是能从中央新影纪录片人创作的作品中,感受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团队薪火相承的传统。
12-30
两岸青年共同记录下的,满是青春的热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两岸青年共同记录下的,满是青春的激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两岸青年共同记录下的,还有他们的家园情怀,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12-21
刚刚过去的周末,从讲述少年追梦故事的《雄狮少年2》,到展现澳门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的《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再到《海洋奇缘2》《魔法坏女巫》等多类型进口片,不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影片,都有机会在影院找到心仪的选择。
12-19
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06
作为一种现代学术,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是传统的“四部之学”,也就是基于中国目录学传统而建立起的一整套知识体系。中国古典学处理的应当是现代学科体系无法解决或者是未能充分关注的问题。
11-2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服务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当前,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场景不断推陈出新,以特色“文旅大餐”拉动消费热潮,助“燃”经济发展持续繁荣。
11-27
与会专家学者们以舞蹈教育制度、理念、方法、思想为本,就“何为教育”“教育何为”“如何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等新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11-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11-19
“被老祖宗的审美震撼到”“直击心灵的东方美学”……最近,一款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爆火出圈。从考古盲盒、“胖宝剑”到“绿马”表情包,这些案例向我们证明了,作为新的文化创意载体,文创产品已经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11-18
入冬的北京,满城金黄,落叶扑簌簌地洒满街头。走进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便可看到一处别具匠心的“故宫零废弃”生态堆肥花坛。
11-15
现实题材年代剧记录的是并不久远的历史,讲述的是中国人正在行进中的伟大征程,展现的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我们的家与国所经历的艰辛与奋斗,也启迪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11-14
近期,各地文旅市场持续发力,不少创意旅游项目及文旅IP成功“破圈”,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支持者认为这些项目充满新奇与挑战,令人跃跃欲试;而反对者则对其安全性、合规性及价值导向表达了担忧。
11-13
最是书香能致远,星辰大海任君行。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滋养着我们。1994年7月,《中华读书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协会联合创办。1995年年初,作家王蒙便将《中华读书报》的创刊作为上一年度中国文化界令人欣喜的一个事件加以论列。今天,《中华读书报》年届而立,风华正茂。
11-13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主张戏曲创作者搬演旧剧时应该“易以新词,透入世情三昧”,以便让观众“虽观旧剧,如阅新篇”。
11-06
闪婚老伴、保洁老妈、五十霸总……本以为是闲暇解闷,没想到深陷“爱的深坑”。随着老年版甜宠短剧日益火爆,“父母看短剧成瘾”“老年人陷入短剧消费陷阱”“短剧内容导向过于奇葩”等话题也被大众广泛讨论。对于网络消费辨识能力弱的老年群体来说,短剧市场仍是陷阱重重,主要存在三重隐忧。
11-05
时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文艺评论领域必须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10-30
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以高质量精品力作放歌时代、礼赞人民,凝聚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任务。
10-2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新闻院校肩负着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新闻院校的教学水平、育才质量,决定着新闻传播人才供给质量,进而影响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成效。
10-21
国庆期间,古建大省山西游客如织、市场火爆。奔涌至各大景点的熙熙攘攘人群中,既有初次踏入山西这片土地的外地游客,也有心念故乡的山西游子,更不乏为山西的厚重历史、璀璨人文再次甚至是多次奔赴而来的“回头客”。
10-14
国庆长假刚过,“文化+旅游”这一关键词成为多地景点的“流量密码”,红色游、古镇游、博物馆游火爆,历史文化街区、非遗表演、文化体验项目也频繁出新,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现代魅力。
10-11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新格局”沙龙于20日下午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成功举办。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杨培丽,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王宁,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部长陈祥出席活动。
09-21
9月20日下午,由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电影局联合承办的“剧集创新路径和国际传播”沙龙在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美剧场成功举办。
09-20
新年伊始,广西粤剧团正紧锣密鼓排练剧目,为“春班”下乡做准备。在广西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粤剧演员们身着精美戏服,演绎经典粤剧曲目《帝女花》《紫钗记》,婉转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海内外游客陶醉其中。
01-10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海拉尔出发,往东北驱车250公里,可抵达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密林。这里冬季漫长,气候严寒,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8℃,素有“中国冷极”之称。
12-24
中新网九江12月13日电(朱莹)学茶艺、制作陶瓷、学习景泰蓝工艺……13日,来自柬埔寨、纳米比亚、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在九江职业大学天工制作坊和万里茶道茶学院“看见非遗”,开展“感受非遗魅力 体验手工乐趣”活动。
12-14
12月10日,“武陵同根 非遗同行”2024年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成果展暨湖北省“非遗三进”活动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盛大开幕,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湖北省非遗保护成果和文化魅力。
12-14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文明绵延的根脉,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文化精神。进入新时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筑牢法治屏障,已成为检察机关肩负的重要职责。
11-29
“入手了书签和化妆镜,漆器很美,也很生活化。”在浙江绍兴上大学的“05后”姑娘小姚受访时称,“原来对漆器并不了解,看了一些短视频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想再深入了解它。”
11-18
11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云南省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东盟“Z世代”青年大联欢暨文化交流活动在云南省红河州举办。” 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中国-东盟"Z世代"青年交流的桥梁,让东盟青年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感受中国乡村振兴成果和传统文化魅力。
11-11
非遗传承人谈新潮演绎刘三姐 冀圈粉年轻一代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名录,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刘三姐》成功入选。为保证经典剧目实现常演常新,广西戏剧院基本上每十年会对经典版的《刘三姐》进行修改提升,使剧目更加符合当下时代价值观、观众的审美等。
11-11
21日至27日,“匠心同源·非遗共赏”2024年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图书馆举行。在台湾漆扇互动体验区,市民和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欣赏精美的台湾漆扇,并亲身体验漆扇的制作过程。
10-24
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营造陕西省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10月9日上午,由陕西西咸新区作家郑曼创作的长篇小说《乐人》首发仪式暨研讨会在西咸新区茯茶镇举行。
10-15
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本届博览会将聚焦“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全面展现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来非遗保护的实践成果。
10-12
9月21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09-24
《黑神话:悟空》国产3A游戏与古建元素的跨界融合,带火了高平铁佛寺,七组元素出现在游戏画面中。焦世杰用彩色的面团和精湛的技艺,将铁佛寺崇宁真君的造型以面塑形式生动再现。
09-03
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示活动22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开幕。
08-23
源自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的宾阳酸粉制作技艺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于2010年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记者走进广西南宁市的一家宾阳酸粉非遗美食体验店,近距离领略这道酸爽“非遗”米粉的魅力。
08-14
苗族妇女焦洪秀的作品近日获得了国际艺术设计大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作品,也能与世界‘对话’,让我更有信心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谈及获奖,焦洪秀特别欣慰。
08-14
一招一式,一曲一调,华服在身,粉墨登场。在湖北省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记者见到一群年轻的越调演员正在表演剧目《精粹芬芳》。演员们的平均年龄仅23岁,跌扑、滚翻、甩发,动作娴熟,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青春力量。
08-11
扎根于人民群众,脱胎于火热生活,中国民歌历经数代劳动者口口传唱,饱含历史记忆、情感变迁与生活心声,已经成为一项底蕴深厚的民间艺术。音乐制作人、2024全国民歌展演活动音乐总监孟文豪表示,如今不少中国民歌依旧以传统方言为载体,地域特色鲜明。
08-14
“非遗+演艺”渐成文旅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让非遗以更加年轻的姿态、更加青春的面貌、更加流行的样子走进观众眼中,走入大众心中 近年来,“非遗+演艺”渐成文旅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非遗要素与演艺产品的结合维度不断拓展,非遗在旅游演艺中的“戏份”越来越重。
08-14
近日,江苏苏州高新区镇湖苏绣小镇的中国刺绣艺术馆内,“匠承非遗 展卷今朝——邹英姿苏绣文物藏品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其中,数十幅以敦煌莫高窟、鸣沙山为题材的刺绣作品让观众感受到沉静之美。
08-14
位于北京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立秋·七夕”主题系列夜场活动。据了解,夜场活动包括非遗市集、非遗手工体验以及非遗内容展览等,活动从即日起持续到10日七夕节当晚。
08-08
“把细篾条弯成圈,固定接口处,搭建成一个球形……”重庆市铜梁区安居古城文庙的屋外阵阵夏日蝉鸣,屋内一群少年围着扎龙师傅,聚精会神地看着篾条在他手中慢慢变成一个龙珠。
07-29
“把细篾条弯成圈,固定接口处,搭建成一个球形……”重庆市铜梁区安居古城文庙的屋外阵阵夏日蝉鸣,屋内一群少年围着扎龙师傅,聚精会神地看着篾条在他手中慢慢变成一个龙珠。
07-29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铜雕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百余件造型多样、题材广泛的制铜精品。田雨昊摄 彩铜作品《千里江山》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以彩铜的绚丽与立体,将宋朝的壮丽江山重现眼前。
07-23
7月20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省宜兴市开幕。
07-22
盛世欢歌,推动民间文艺传承……7月14日晚,“东方序曲红歌嘹亮——中国民歌展演走进鸡西”展演活动在鸡西市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0多位民歌表演者齐聚乌苏里江畔,唱起各地民歌,3万余名观众到现场聆听民歌。
07-16
符雨濡、记者万礼妍报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进莲文化馆的农耕文化展厅,有真人演员身着莲农服饰,向游客们展示采莲、制莲的八大工序。
07-15
10日,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儿)”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十五届老爷山花儿会开幕。让魏陈梁记忆犹新的是,自己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演唱过花儿,“在南京,观众很喜欢西北花儿这种艺术形式的旋律。
07-11
以“守正创新,赓续薪火”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于7月20日至22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举办。本届年会由文旅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07-11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2024年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10届会议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我国成功当选2024-2028年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
06-13
1月8日,北京人艺召开2025年演出剧目新闻发布会。部经典作品老舍名作《骆驼祥子》将同时作为文旅部经典剧目恢复项目,于7月中旬全面焕新呈现,向观众展示北京人艺经典作品常演常新的面貌。
01-09
香港话剧团的《天下第一楼》登台在即,编剧何冀平有信心北京观众能接受粤语版《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楼》是何冀平创作于1988年剧本,迄今为止,该剧已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连演了36年,演出近600场,成为华语剧坛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01-03
12月28日,由中国国家版本馆与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永恒的记忆——阅读主题宣传画暨冀版连环画精品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汇文·文化创意体验中心”开展。
12-29
为展示广大职工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温暖祥和、欢快热烈的节日气氛,12月20日,“中国梦·劳动美”2025新年音乐会在北京二七剧场举办。在京各界劳模、工匠和职工代表等近千人共同观赏了演出。
12-23
此次音乐会荟萃国际级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尤里·巴什梅特、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伊尔达尔·阿布德拉扎科夫、女高音歌唱家奥丽加·佩雷蒂亚特科等。中外艺术家联袂呈现了一场文化交融、动人心弦的音乐盛宴。
12-22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莲开并蒂 梅结同心——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展览于12月15日在永利皇宫揭幕。展览旨在通过齐白石的数字艺术作品,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澳门的独特魅力,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体现。
12-17
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精品大戏展”再添新彩。12月11、12日晚,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作为入选剧目在北京上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台清新、唯美的新古典韵味大戏。
12-15
商城民歌委婉中透着豪爽,柔媚中渗出刚健,千百年来,楚风吴韵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交融、演绎,碰撞出夺目的火花,折射出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独有的艺术魅力。
12-10
在浙江省温州市的广袤乡村,夜幕降临,村民聚集在文化礼堂前,在欢声笑语中期待着乡村艺术团表演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精彩演出。大人兴奋地讨论着即将上演的节目,孩子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一幅美好生活的乡村图景逐渐呈现。
12-06
12月11日和12日晚,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作为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精品大戏展”入选剧目,将在北京市二七剧场上演。本届大戏展好戏连台,京剧、昆曲、粤剧、晋剧等遴选自全国的10部优秀剧目将在北京各大专业剧院上演。
12-06
闭幕式上,本次参演的民间乐种组合代表及参演乐团代表获颁证书、牌匾。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在此次展演中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荣获“优秀乐种组合”称号。
12-04
它被人们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周身的青釉琳琅欲滴,莲花纹饰温雅蕴藉;它有着曲折的“出道”故事,一经出道便占据山东瓷器的C位,它就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寨里窑青釉莲花尊。12月3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一睹国宝“芳容”,并了解它出土背后的故事。
12-04
12月2日,由孙海鹏执导,张苗监制的原创现实主义国漫动作喜剧电影《雄狮少年2》官宣定档12月14日。传统武术和格斗擂台赛的引入,也让动作戏成为《雄狮少年2》的一大看点,预告中寥寥的几个动作镜头却令人印象深刻。
12-03
继2024年4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读书日——2024‘走读广西’主题活动”启动,“走读广西·浪漫可期”小林漫画展成功展出;7月,自治区再次携手知名作家、画家林帝浣(小林)老师,采风219国道崇左百色段。
12-01
国家大剧院原创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即将与观众见面,该剧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相关创排历程与创作亮点。据介绍,音乐剧《战争与和平》承载着两个“第一”——这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音乐剧,也是这部俄罗斯文学经典的第一部同名原创音乐剧。
11-22
11月18日晚,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出品的交响乐《祖国的西藏》在西安上演。据了解,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交响乐《祖国的西藏》主创团队从2023年5月开启创作,于10月28日在西藏大剧院成功首演。
11-21
作为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交响乐《玛纳斯》将于11月28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艺术表现上,交响乐《玛纳斯》集男声朗诵、男女声二重唱、女声独唱咏叹调、大合唱、战争间奏曲等形式为一体,使用了一种宏大音乐叙事体来“讲故事”,塑造其中的人物,抒发玛纳斯情怀,并表现史诗般的民族英雄气概。
11-21
11月16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主办,齐白石纪念馆承办的“问道南山——石峰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在湖南省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开幕。
11-18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系列活动之《星辰大海·冼星海》南沙文化交流活动16日至17日在广州南沙举行。据悉,《星辰大海·冼星海》音乐剧是港澳地区首个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资助名单的舞台艺术作品。
11-18
近日,由哈尔滨话剧院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工人村》在哈尔滨话剧院大剧场连演十二场,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
11-11
10日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携手知名琵琶演奏家吴蛮在海口献上第二场演出“中西合璧·大师之夜”。音乐会以贝多芬的《莱奥诺拉》第三序曲开场。接着,吴蛮登场,与乐团合作,为听众带来中国作曲家赵季平的《第二琵琶协奏曲》。
11-11
10月27日,在众多戏曲界名家和亲友共同见证下,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侯少奎先生收徒暨祝乾鸿拜师仪式在北京市西城区正乙祠古戏楼举办。
11-05
3日,第二十三届西安国际音乐节启幕,作为本届音乐节的“重头戏”之一,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在西安,为观众献上一场音乐视听盛宴。(西安音乐厅供图) 在指挥大师安德烈斯·尼尔森斯的执棒下,音乐会在著名钢琴演奏家叶菲姆·布朗夫曼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百二十余位音乐家的联袂演出中圆满落幕。
11-04
10月31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清风艺术团、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承办,中国行为法学会清风艺术团交响乐团、合唱团倾情演绎的《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举行。
11-01
百年光影,经由修复,文化瑰宝重获新生。启动仪式上,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馆长(主任)孙向辉介绍,在此次修复电影展上,我们为观众准备了16部、52场中外经典影片。
10-31
日前,享誉世界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指挥大师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的执棒下登台国家大剧院,为国家大剧院2024“醇·萃古典”演出版块奉献了重磅演出。
10-31
由甘肃演艺集团耗时近两年打造的《乐动敦煌·盛世妙音》30日在甘肃兰州首演。10月30日,甘肃兰州,耗时近两年打造的《乐动敦煌·盛世妙音》首演。
10-31
广西戏剧院27日介绍,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名录,该院彩调剧《刘三姐》成功入选。广西戏剧院在培养青年演员和重排经典剧目方面持续发力,复排大戏28部。
10-28
27日,由澳门霜冰雪创作实验剧团带来的沉浸式儿童剧《捣蛋托管班》亮相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国际儿童戏剧周的舞台。儿童剧《捣蛋托管班》西安上演。儿童剧《捣蛋托管班》西安上演。
10-28
主活动场设在福州市,举办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展览展示、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创市集活动等六大系列活动。21日,福建艺术节开幕式上,莆仙戏《踏伞行》选段演出现场。
10-24
10月23日,“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中日艺术家作品静冈特展”在日本静冈正式启幕,共展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和日本静冈、东京艺术大学等80多位中日艺术家创作的100余件艺术作品。
10-24
1月9日上午,由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指导、安阳市教育局监制、余文国主编的《行走安阳——高考中的城市密码》新书分享会在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河南展区举办,对高考中的安阳元素进行了解读。
01-10
1月9日下午,新闻出版行业蓝皮书第十一届优秀审读报告推介会在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出版界相关负责人、专家以及优秀审读报告代表出席了推介会。会议由出版参考杂志社社长李游主持。
01-10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重点地区IP授权交流活动8日在京举办。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启幕现场。
01-10
9日,中国(哈尔滨)CHCG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简称“漫博会”)在亚布力旅游度假区启幕,以“数娱数创新引领,助聚龙江冰雪新未来”为主题,展期2个月。
01-10
1月8日,以“打造好书影响力,共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百道网联合主办的2025图书影响力大会在京举办。大会由百道网执行总裁三石主持。
01-10
在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里,每一片雪花都承载着自然的诗篇,每一片冰晶都映射着艺术的灵光。8日19时,夜幕下的中央大街流光溢彩,巴扬带来的俄罗斯歌曲联奏以欢快的旋律拉开了马迭尔阳台音乐诗会的大幕。
01-09
6日,位于浙江金华东阳的横店影视城火力全开,迎来2025年首个开机潮。据了解,《少年歌行之风花雪月》剧组拍摄周期较长,系列共有三部曲,将会陆续开机拍摄,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拍摄完成。
01-07
全球每三把电吉他中,就有一把产自这里!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每天,来自北美、非洲等地的木材,与我国浙江、广东等地的音乐配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在制琴匠人的精雕细琢下,化作一把把奏出美妙音符的电吉他。然后,再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
01-07
北京环球度假区2日宣布,“环球中国年”主题活动将于2025年1月18日至2月23日与广大游客再度见面,相聚蛇年新春佳节,开启主题公园新春节庆模式。1月2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宣布,“环球中国年”主题活动将于2025年1月18日至2月23日与广大游客再度见面。
01-03
赏花灯、猜灯谜,璀璨灯会人潮涌动;看演出、听戏曲,闪耀舞台好戏连连;滑冰梯、拍合影,冰雪乐园欢声不断;逛集市、买年货,促销活动放心省心……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迎新活动,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市民游客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尽享文化大餐。上午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赏冰,下午去太阳岛雪博会观雪,晚上漫步中央大街看主题灯展,成为许多游客的热门“打卡”路线。
01-01
12月25日,天桥盛世集团“十载同行 精彩你我”十周年庆典活动在百年会馆湖广会馆举行。当晚,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也在活动现场热演。十年来,围绕北京天桥演艺区建设,天桥盛世集团绘就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新篇章。
12-31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立足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从社会历史、人类实践与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出发,将文学艺术视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美学形式,具有深刻的“物性”内涵,文学艺术的“人性”与“物性”在审美实践中达成了美学唯物主义的辩证融合。
12-30
冬日里,昭苏草原白雪皑皑,成群的骏马或昂首站立,或从容踱步。只听牧马人一声吆喝,嘶鸣声由远及近,大地上激起阵阵飞雪……这一幕,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依托湿地公园自然风光和马产业资源打造的马主题表演项目。
12-30
12月23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和首都视听产业协会联合发布《2024年中国剧集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剧集发展的六大态势,并对中国剧集未来发展提出四大展望。
12-26
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北京凯声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北京银行专场”第3届北京儿童新年音乐会“凯叔诗词遇见交响”,将于元旦当天在人民大会堂奏响,给孩子们献上新年的第一份礼物。
12-25
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西总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承办的《点亮中国村——中国古村落江西行》融媒体活动将于近期拉开帷幕。
12-25
12月17日,“第二届中国版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本届研讨会由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指导,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办,中华版权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版权》杂志社有限公司、河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共同协办。
12-23
12月10日,2024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开放、交融、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来自思想文化、国际传播领域的20多家专业机构和中外专家参加活动。1
12-21
构建公益广告创作机构“梯队体系”,鼓励公益广告行业龙头机构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大资源共享、要素共融,形成聚集效应,引导公益广告创作和传播。
12-20
12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开幕。
12-20
日前,“雪域榕情跨越山海”福州援藏30周年系列活动之福州援藏30周年成就展、八宿县非遗文化暨唐卡漆画展以及八宿县文旅招商推介暨农特产品展销会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举办。
12-19
当前,精神疗愈已成为一种普适的文化需求。近日,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数月的精心设计和打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率先打造的五感阅读疗愈空间终于在嘉兴市图书馆120周年馆庆上亮相,引领阅读文化进入“疗愈”时代,在公共文化空间中为读者创造放松身心、自适减压的美好体验。
12-14
在2024年12月12日举行的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开幕式及主题论坛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局长徐进代表“中国创新影像大赛”组委会,隆重发布了首届“中国创新影像大赛”获奖结果。
12-12
“京琅琊”人才专项的发布,不仅是北京大视听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12-11
近日,“北京大视听”作品网络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故乡的风,吹起参军的梦;战火的光,铸就不朽的魂。
12-10
《未来早班车》每周更新6期,周一至周五围绕六大主题方向解读新闻时事,每期节目分为“时事新闻”“跨学科知识”“观察思辨”三个板块,总时长约6-8分钟;周六对本周时事做盘点速读。
12-10
12月6日,由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福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四届大赛启动仪式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2-09
机场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承载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形象的重要门户。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12-06
70年前的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做了一件震动四方的大事,在全国报纸中首改横排。在当日的《为本报改成横排告读者》中,光明日报申明:“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报刊书籍的排版方式,应该跟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它的需要而改变,应该跟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