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作者:王玉蓉
朱乐耕,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展,并有四十余作品获奖。朱乐耕2012年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2013年获中华艺文奖。他曾在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举办个人陶艺展,并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陶艺展,系列作品被安置在韩国的首尔、济州岛,国内的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中,成为多座城市的重要公共艺术及人文景观。朱乐耕可以说是当代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陶艺家之一。
熟悉朱乐耕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豪爽好客、不拘小节的人。他的这种性格受到父母的影响,朱乐耕说自己的父亲就是这般。在他的印象中,家中永远是宾客满堂,茶壶总保持着烧热水的状态,因为要为宾客们备茶。开放的环境造就了他的大气魄和大胸怀,人们很容易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他内心蕴藏的磅礴大气。他创作的奔马形象摆脱模具和范式限制,是啜饮奔腾江水,呼吸翻涌气流而生长在自由天地间的。他对北京建设成文化中心的建议,也深深的体现出艺术家的浪漫气息和卓绝的开拓精神。
让艺术为城市赋能赋彩
记者:您认为怎样能让首都更有魅力?
朱乐耕:我认为,建设或者提升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艺术引入城市,让这座城市从雄伟的建筑到细微生活用品都因艺术而焕发别样光彩,让艺术气息充盈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记者:我们谈到您为北京做出的艺术贡献,我们很自然的想到您为北京地铁八号线海湖屯站所创作的壁画《万马奔腾图》。您能具体聊聊它吗?
朱乐耕:这幅壁画体量巨大,描绘的是千万匹马扬蹄飞奔的景象。我用来自民间的明快的红绿彩手法表现,贴近民众的审美情趣。地铁是最基本的、利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是北京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它是了解北京的重要窗口。这幅作品是为北京的市民和游客服务的。我用万马奔腾来展示北京的气象和精神,以对比明快的色彩来增加地铁的艺术气氛。让人们在通勤之时能有美的享受。
记者:您在北京这座城市里还有其他作品吗?艺术在建设北京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能量?
朱乐耕:很多,置放在国家大剧院的大堂里的系列雕塑《颂》和雁栖湖会议中心的《莲》等等。正是由于艺术家的作品的参与,使北京城更有魅力。
说起艺术建设城市的能量,我赞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理论,他说艺术有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形式的一方面在于它能愉悦人们的视觉,从而使人身心舒畅。艺术最大的功能是发挥在人的精神层面的,艺术的内容都是教化人们求善求美的,它通过愉悦人的情感从而教化人心。这样一来,艺术就有了调节人际关系,加强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的独特性决定了城市建设需要艺术。
艺术还能激发城市魅力,吸引人才。举例来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惧怕房租来北京就业,很大程度是被故宫、国家大剧院、798艺术区的存在吸引的。人们用在艺术区、音乐厅拍照、打卡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品味和追求。国际友人也因为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而向往中国。有一次,我曾应邀在韩国汉城麦粒音乐厅在壁画,那件作品包裹了整个的建筑。作品完成后,这座建筑被命名为《陶瓷宫殿》,人们都说它气势恢宏。韩国友人问我,如何能使作品达到这般排山倒海的气势,我回答说,“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就是做兵马俑和长城的人,是建造莫高窟和乐山大佛的人。这是中国艺术自古以来的传统。”在场艺术家热烈的讨论起中国艺术,人们都被中国的文化风貌和文化的魅力吸引着。
把城市当做艺术品来营造
记者:您心目中的城市最终要呈现出什么样子?
朱乐耕:城市是立体的,艺术品也是立体的,一座伟大的城市必定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一件伟大的具有典型性的艺术作品要求形式和内容的契合与完善,要求富有民族特色凝聚民族情感,要求彰显时代精神。而这一标准也同样适用于伟大的城市。
城市也是有民族特色的,能激发民族情感的,能构建出不同民族的共同语言。我用一个最近发生的事情举例。2019年6月9日,“设计中国•丝路花语”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开幕,我的陶瓷作品《吉马》在开幕式上亮相,吉尔吉斯斯坦是马背上的民族,我用这件有着美好寓意的作品来表达中方对吉方的友好与尊重。这件作品获得中吉两国嘉宾好评。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萝扎•奥通巴耶娃更是频频与之合影。在2018年5月,我的作品《山水•镜像》参加了在东京举办的“让文物活起来——故宫文创展”,李克强总理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参观了此次展览并专门观摩了这件作品,这件具有东方哲学意境的作品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喜爱。可见,艺术是沟通不同国家和城市友谊的桥梁。
无论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还是伟大的城市,总是体现时代精神的。只有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才能为大众所认可和自发的传颂。在我看来,再优秀的文化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将很快为大众所厌倦,就如同以往某些发达国家的文化被国人推崇,但当这些外来文化发展缓慢或是停滞不前,同时中国本土不断涌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产品后,国人自发的转为追逐中国文化。外国品牌也为博取中国市场而不断摸索中国人的品味。如果我们的首都注重倡导具有兼具本土性和时代风貌的文化,我们就能预言它将会引领全球范围内的现象级的中国文化风暴。
艺术家也是城市建设者
记者:您连任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每一年的政协提案中,您所提交的提案大多与城市的人文景观建设和博物馆的建设有关。比如“艺术家要关注社会审美体系的建设”、“要重视当代公共艺术参与城市化发展”、“有关在北京建立当代设计博物馆”等提案。今年,您又提出了“支持艺术家参与城乡景观建设”的建议,并提交了“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是什么让您有了这方面的思考?
朱乐耕:城市是当代人的家,但自工业革命以全球范围出现着重发展城市而偏废乡村的情况,使得城市过分庞大和拥挤,乡村日渐衰颓的状况。人的情绪和性格也因此受到消极影响。城市的概念是依存乡村而存在的,二者曾被划归成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如今随着学界视野的推进,城市与乡村以及能互通协调,共荣共生。想要建设好城市,就要挖掘城郊和乡村的潜力。用新史学的观点来看,建设城市的第一步或许应该把视野投向乡村,投向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去。也正因为如此,我提出的“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支持艺术家参与城乡景观建设”等建议和提案。
记者:政协委员的身份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启发吗?
朱乐耕:当然!作为艺术家的工作是考虑把一件作品做好,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城市建设者的位置上来思考北京城市的人文景观的发展与建设的。如今一些城市经过浩大的修复和营造工程后反而被抨击,原因就在于城市建设者和项目决策者轻视了艺术的能量。
我认为,为了避免这些状况,需要重视以艺术形式参与城市建设,同时还要将艺术与城市的历史及文化功能紧密结合。孔子曾在《论语•阳货》中深刻讨论了艺术表层之下的效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指明了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和器层面,还有更为深刻的伦理层面、心灵层面的内涵。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者不能只偏重营造规模宏大的城市,还要开始考虑营造居民的心理空间。
城市建设者应该拿出艺术家对待作品那般精益求精的执着态度。还要多听取大众的建议,要以人民大众所欢迎的、所期盼的方式和样式来规划建设城市。因为,只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来建设自己的生活空间,它才能变成家园,才能真正的保存在群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