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用好北京的文化话语权
——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文联美术中心主任徐里
作者:胡艳琳
徐里,1961年生,福建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联美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美展总评委,评委会主任、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兼创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宣部、财政部、中国文联、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秘书长、创作指导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顾问,十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博士生导师。
记者:您到北京多少年了?对北京文化的了解主要是哪些方面?
徐里:我在2010年12月正式调到北京工作,其实从2004年起,我就一直在北京和厦门之间频繁奔波。因为我在北京有一个工作室,所以经常呆在北京,算起来,我到北京工作已经整整15个年头了。
北京是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文艺界最优秀的专家人才主要集中在这里。我们美术界最重要的机构也在北京,比如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除了这些机构以外,全国最重要的一些学术展览活动也都在北京举办。
作为国家首都,改革开放以后的北京不仅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中心,也成了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一些艺术工作园区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家,也吸引着世界各国艺术家来到北京,参与到中国的文化艺术,尤其是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大家熟知的北京的798艺术区、宋庄和草场地等三大艺术圈,已成为高度市场化、东西方文化角力重要区域。
目前美术界中坚力量基本都集中在北京.当然北京之外各地也有很好的美术机构,比如华东地区有浙江的中国美术学院,华南地区有广州美术学院,东北地区有鲁迅美术学院,西南地区有四川美术学院,西北地区有西安美术学院,华中地区有湖北美术学院……但数量和规模有限,不能跟北京相提并论。所以大家都愿意到北京来,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纷纷来到北京,有的来交流,有的来深造,有的来继续学习,有的来办展……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感受首都文化的魅力,到北京通过交流学习提升自己,或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文化领域,北京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
记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美展是不是您人生转折的重要契机?
徐里:有这种因素。我在厦门工作时,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经过层层选拔,很荣幸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的油画的铜奖。1989年我来到北京领奖。应该说北京是我的福地,作为一个基层的普通画家,获得中国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展览的奖,非常不容易。北京给我学术上的滋养影响了我后半辈子,正因为在北京的获奖,使我得到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关心鼓励和重用,我要感谢北京。
北京的机会,不仅仅是我得到了,全国的美术家和文艺人才很多都是通过北京的舞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为北京的舞台是中国最高的舞台,是最好的亮相平台,在北京获得成功,就相当于在全国成功。窥一斑见全豹,北京对全国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从地方到北京,不管是办展,还是参加进修活动,对我们个人自身的文化素养都会有所提升。从事文艺工作的人到北京来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北京的资源、优势和平台太多,只要能踏踏实实认真谦虚地来京学习,一定会有收获。
如果你有水平、有能力,可以参加北京各个艺术机构、学术团体举办的各类活动;如果在这些评选活动中能入围、获奖,得到承认和表彰,你自然就成为文艺界各行当中的优秀人才。文化话语权在北京,所有艺术门类的领导机构、评奖机制机构和平台都在北京,所以北京举办的活动往往是代表全国水平的,而地方评选活动大多只代表某个区域的水平。打个比方,如果说北京是“全国粮票”,那么其他省市只能是“地方粮票”,二者水平是不一样的,北京评出来的奖项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奖,全国通用,国际上也认可。全国各地艺术家的评选目标也都是冲着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这些活动而来。
比如中国美协举办的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它是最具学术性、最具代表性、规模性、权威性和引领性的一个展览。全国范围内的画家都可以来参选,但要入围非常难,得一关一关地过,能入选已非常不易,获奖就更不容易。这种大赛五年才一次,但对每个美术工作者来说,它都是非常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机会,也是发现人才、发现精品的机会。
全国美展由中国美协跟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从1949年到今年已是第13届了,它的奖项设置和奖项数量等都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国家审批同意后,我们才能发布实施,我们自己不可以定规则,更不要说改变规则。全国美展实际上让北京成为了全国美术发展的中心。
记者:我感觉,美术本身融合了很多人文因素,比如书法、哲学、宗教等,不仅仅是画画那么简单。
徐里:是的,它需要文学素养,哲学理念和历史知识,需要对画论、美术史和生活的理解。除了个人的修养经历,还需要天分和灵感。对一个画家来说,要想成功,必须有综合素养,缺了哪一个都成不了大家。一个优秀的美术家要学很多东西,读很多书,研究很多学术上的内容。在绘画的具体技巧表现上,不仅要学,还得有创新,在风格特点上还要跟别人不一样。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还要体现当代性,融入对当代现实生活的理解,从当代的现实中寻找和发现能表达你的观念思想的内容,最后还得有个人在艺术形式上的突破与追求,有能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东西。
所以艺术家的修炼非常难。上百万的艺术家中找不出几个能传世的大师巨匠,历朝历代能流传下来的大师也很少,但是大家都在努力汇聚到北京这个掌握文化话语权的所在地,希望能有所成就。
记者: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不管是在中国的文化建设,还是在参与世界文化的进程中,您认为北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徐里:北京的文化引领地位当然没问题,但是如何引领很重要。北京的文化工作者要想引领好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就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的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非常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文化建设跟我们国家当前的大国地位相比,仍有发展空间,尤其是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如何在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创造,仍然是摆在我们当前的课题。这涉及到中国的话语权,中国的软实力,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过去一百多年,我们更多是学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各个领域受西方文化影响非常大。新时代正好是个重新反思,重新认识,重新理解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时候;也是高举中国文化大旗,吸收外来精华的时机。同时,我们要立足本土,弘扬中国精神、中国境界、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一个制造中国标准的时代,通过建立中国的标准来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如果文化水平衡量标准永远是别人的,那我们还谈不上是一个大国。
所以,我们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话语权的大国,在文化建设上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和话语权。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革命史的高度,站在改革开放的高度,站在全人类文明互鉴的高度来创新创造,书写出新时代独特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传承的,又能代表新时代创新创造语境和话语权的作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对于怎样更好地挖掘北京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其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作用,您有什么建议?
徐里:文化领域,北京其实已经代表了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水平。前面我是从北京代表国家文化的角度来谈,如果只从北京市来讲——当然北京有北京的特点,北京的古都文化独一无二,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皇家留在这里的东西很多。我们看得到的,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无形中的皇都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北京。
新中国的红色文化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里书写着我们国家70年来的奋斗史,也有很多文学艺术创作需要的题材元素。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进步繁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美术作品当中都有体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特别是元明清以来,从历史文化事件到自然环境、建筑环境的各种元素,近百年来通过美术家的画笔都有很好的体现。北京不仅扮演着北京市的角色,同时扮演了一个国家国都的角色。在引领全国以及和世界各国的交往过程中,北京作为独特的平台,发挥着其他城市无法发挥的作用。
虽然北京文化发展各方面都非常好,但要创造出更多的表现首都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才能与之相匹配。目前,表现首都的文艺作品不是太多。要继续挖掘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功能作用,创作出这座城市里发生过的各种轰轰烈烈的精彩故事。
北京最重要的功能作用,可能还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北京这个平台的影响力跟话语权,北京文化正在全国和全世界发挥着影响和作用。北京文化所具备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如何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如何向全世界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方面,北京将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这也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奋斗的目标之一。
十八大以后,我们特别强调要有文化自信,我们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来讲好中国故事,制造中国标准,让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出新花。我们既不保守也不封闭,要跟世界对话,文化要复兴,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制造创造标准,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审美追求,使中华文明能让世界各国人民认同和赞赏。到那时,北京的首都形象和中国的文化地位就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