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名家话文化】兰启彪:让行业博物馆成为北京文化靓丽新名片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名家话文化】兰启彪:让行业博物馆成为北京文化靓丽新名片

来源:光明网2019-10-24 1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名家话文化】

让行业博物馆成为北京文化靓丽新名片

——专访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副馆长兰启彪

  作者:李红

  兰启彪,1976年生,福建上杭人。200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副馆长。2004年毕业至今,一直致力于戏剧的社会普及和展示工作。参与戏剧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负责博物馆结构工程和展览工程的协调。先后组织策划了不同类型的剧目展、北京人艺历史成就展、人物专题等展览,面向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戏剧普及活动,组织策划北京人艺口述历史研究。

  记者:兰馆长您好,请问您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是否获得了北京这座古城的滋养?有哪些关联呢?

  兰启彪:我是福建畲族人,1996年考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到北京来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我到青海支教了一年,又回到母校攻读博物馆学专业的研究生。

【名家话文化】兰启彪:让行业博物馆成为北京文化靓丽新名片

  我的专业在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是国内博物馆最多的城市,博物馆数量多达150多座。结合学校学得的理论知识,我们不断地到博物馆中去学习、考察和调研,我和同学们也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优势,承担了诸多课题涉及博物馆公众服务能力、展陈策划、博物馆教育、文化遗产规划等范畴,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系统学习,也极大地锻炼了实践能力。

  2004年我研究生毕业,恰逢北京人艺筹建戏剧博物馆,我被招考到人艺,参与筹备博物馆的建设。2007年正值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也是北京人艺建院55周年,博物馆于当年6月1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我一直在这里工作至今。可以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少年,我在北京汲取知识,增长见识,成长为寻找到自己事业方向的人,我永远感谢北京。

  记者:与过去博物馆给人高冷的感觉相比,近年来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您觉得近年来行业内最大变化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兰启彪:过去,博物馆给人感觉是高冷的,曲高和寡,大多也面临着门可罗雀的现状。2008年起全国博物馆及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人艺戏剧博物馆是北京市第一批免票的33家博物馆之一,更多的公众走进各类博物馆。

  近些年来,博物馆游也越来越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扶持宣传;二是公众对文化消费的渴望;三是博物馆人对自身定位的认知和努力,采用更加丰富的展览手段和互动形式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

  但如何实现免费后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博物馆在实践中需要研究的课题。免费开放所带来的优势明显,国家对博物馆加强了宣传,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也越来越多,这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怎样把博物馆的内涵和特质传达给观众,还有怎样解决各方面压力,比如参观人数增多、陈设内容更新、场地容纳饱和度、设备磨损、参观人员安全以及场馆运营经费,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压力等等,这需要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关键是观众参观后,怎样留住人,让人们还想再来,或者影响更多人愿意来参观,这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记者:如今我们都在讲“守正创新”,在您看来,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将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

  兰启彪: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过程中,博物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积淀和文化建设。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让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那些尘封在博物馆背后的故事,也是博物馆人的使命所在。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置身于此,其实不用太过刻意,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新中国建立后,北京推出了许多类型和行业的博物馆。尤其近年来,北京平均每年都有新建4到5座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变化。博物馆最初的功能只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览。适应时代变化和大众需求,如今博物馆的阐释与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其最重要的功能。各类博物馆也都在想办法,做各种尝试,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从原来的高冷变得有温度。

  文化首先是传承,如何挖掘文物的文化价值以弘扬传统民族精神,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课题。所以博物馆第一要义是做好展品收藏整理保护工作,使之传承下去。因为藏品是一个馆的立馆之本,最基本的文化传承,离开了藏品,博物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馆高新技术仅仅运用得非常好,它最后也只能成为科技馆、展览馆而不能称之为博物馆。

  戏剧博物馆从2002年到2007年6月正式开馆,我们整个筹备和建设用了整整5年时间。以丰富的图片、大师文稿以及舞台美术模型、服装、道具等艺术档案构成展览主体,展示了北京人艺60余年来的艺术成就。博物馆所有的展品,包含了郭沫若、老舍、曹禺、田汉、于是之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手稿,还有一些独特展品,比如经典话剧里《蔡文姬》用的酒具等,是老一辈舞台工作者智慧的结晶。馆藏的某些文稿、导演手记、往来信件等资料,记载着几代文学艺术家与北京人艺合作的过程。

  第二,文化传承还要普及。在上世纪80、90年代,人艺老一辈艺术家就经常深入到地方院团、文化馆,以及各个中小学校,开展戏剧文化普及活动。

  如今,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和北京166中学作为北京人艺戏剧教育基地校,都分别开展了相关戏剧课程。学校会定期邀请人艺艺术家、编剧、导演到学校为学生们指导授课,通过戏剧教育培养孩子们对戏剧的兴趣。人艺戏剧普及工作还不断深入到社区、文化馆等基层组织。

  戏剧博物馆还通过举办各类戏剧专题展、学术研讨会、艺术研究书籍出版等活动,增进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交流,为话剧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研究空间。戏剧博物馆每周定期举办戏剧讲座,观众对讲座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有些人甚至对戏剧讲座产生了不能割舍的感情。

  第三,开办戏剧体验营。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手段,邀请热爱戏剧的家长和小朋友、在校学生等一批“下一代”小观众,走入人艺戏剧博物馆,与导演、演员现场互动,让大家真切认识戏剧,陶冶艺术情操。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细胞,树立一个正确追求戏剧、追求艺术的梦想,而不是功利化的“明星梦”,在人艺戏剧博物馆,才能亲身感受这种体验式“入戏”。

  从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上, 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接受这种素质教育,走近戏剧,不仅能让孩子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对他德育美育、综合素质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这是其他博物馆所不能代替的。引领孩子们如何走入话剧,埋下一颗表演艺术的梦想种子,也许将来他们中有人能会成为一好演员。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让文物活起来”。繁荣北京文化建设,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带动文化“火”起来?

  兰启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文物活起来”,已日渐成为文博事业的导向。怎样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要讲好藏品背后的故事。博物馆应该成为一个桥梁,公众与藏品之间的桥梁,仅仅靠展示很难读懂藏品,而要把藏品的底蕴传达给观众。

  进入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欣赏方式也在变化,这就要求博物馆也要适应公众文化消费的习惯。博物馆讲好文物故事后,还要创新传播方式,让知识视觉化、趣味化、体验化。

  比如《国家宝藏》节目以国宝为桥梁沟通历史与现实,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播出伊始即成为综艺黑马,引发文化新热潮。以故宫为代表的一批博物馆,着力进行文创产品开发,让冰冷的文物有了时代的温度,日渐融入平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播。

  除了讲解员定期讲解,戏剧博物馆也创新形式。今年8月,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公众号“微信语音导览”上线。观众在家里或者上班路上随时可以了解人艺历史,倾听人艺故事,现场参观的观众可以在博物馆边看边听。戏剧博物馆的讲解录音是由配音演员录制的,以后讲解的内容会更丰富,资料会更加详实,比如讲《李白》,是否可以请演员来录一段台词,丰富各种形式,借助科技的手段来延伸展陈内容。

  像法国卢浮宫率先进行藏品数字化利用,将馆内公开展示的3.5万件藏品及13万件库藏绘画在互联网上展示。为了方便各国观众网上浏览3D虚拟参观项目,网络界面还采用了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日语4种语言版本。未来戏剧博物馆也将开发数据平台,将剧目艺术档案资料整合到数据平台,观众通过数据平台可以观看到经典剧目的精彩视频片段和查找剧目、演员的相关信息。

  当然还要特别提出一点的是,创新也要适合博物馆的特色,高精尖的科技手段不一定适应于每个博物馆。比如对于话剧博物馆来说,纸质的手稿用于3D建模没有意义,什么样的手段形式和自己博物馆文物结合在一起,还要不断尝试探索。

  记者:从博物馆发展的角度,目前面临哪些困难,希望政府给予哪些支持,更好地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兰启彪:北京文化资源丰富,博物馆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来讲都位于全国前列,发挥了首都文化中心的引领与示范作用。相对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又由于非行业发展核心业务,在自身行业内处于弱势地位,在组建和日常运营上存在诸多问题,也缺乏交流学习的平台。

  去年10月,北京博物馆学会行业博物馆专委会成立,致力于积极推动实现行业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提升北京地区行业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专委会负责人提出行业博物馆应多重视收藏人的故事,而不应一味地把目光停留在不会讲话的物上;要突破历史文物界限,多收藏行业发展见证物;各馆要结合本馆特色,精彩解读本行业发展及其对社会贡献,走出一条新路来,从而构建出中国博物馆学新体系。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展示话剧艺术的专业性博物馆,不论是其高标准的专业性,还是其艺术功能,都是独一无二的。当前要深度挖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要实现展览特色化,另一方面则需突出互动体验,改博物馆以“物”为中心成“以人为本”,让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

  当然,行业博物馆各具特色,还需要政府对于文化的规划和引领,进一步加大对行业博物馆的重视和宣传推广,使之形成合力,办成特色,成为北京文化建设的靓丽新名片。

[ 责编:廖慧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