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名家话文化】吴洪亮:寻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点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名家话文化】吴洪亮:寻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点

来源:光明网2019-11-28 16: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名家话文化】

  寻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点

  ——专访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

  作者:李红

  吴洪亮简介:1973年出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北京画院齐白石纪念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

【名家话文化】吴洪亮:寻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点

  记者:吴院长,请谈谈您的成长历程,如何和美术结缘的?北京这座文化古城对您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有哪些滋养呢?

  吴洪亮:我是在北京大院里出生长大的。我父亲是一位图书馆馆长,喜欢画画。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喜欢画画,也在图书馆看了许多画册。我家住在颐和园附近,小时候天天去玩儿。我美术的最初启蒙以及后来到北京画院做展览,其实都受到了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白色的墙,拱形的门,小桥流水,中国园林是安放心灵的。小时候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会贯穿人的一生,这点我特别感恩北京。

  我从中央美院美术史专业毕业后,做过很多工作,在苹果电脑公司培训中心做软件培训师,做过平面设计、室内装修、公关项目……后来在2002年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国际性的雕塑项目,在那个项目中结识了北京画院的王明明院长。因为有那样一份机缘,所以北京画院的很多事情王院长就让我一起参与进来。觉得自己还有一份对美术本体研究的初心,所以2007年王院长找我谈让我来北京画院工作,我觉得非常荣幸,然后一直在这儿工作至今。

  记者:“创作、研究、教学”,是当时周恩来总理给北京画院的定位,北京画院“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北京建设文化中心过程中,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北京画院是怎样做的?

  吴洪亮:北京画院是一个非常丰厚很有积淀的地方,它成立于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画院。这个地方的生成基于当年一脉京派大家,比如第一任院长叶恭绰、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胡佩衡、王雪涛等文化名人的基因都留在这个地方。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艺术机构。这里有很好的传统,怎样让它呈现新的状态,怎样去激活,寻求传承与弘扬传统的突破点是我的工作。一句话,老先生支持,年轻人喜欢,这就是我要干的事情。

  对于这样一个只有4600平方米,展出面积仅1000多平方米的小型美术馆,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做什么与不做什么,核心是先决定不做什么,比如当代艺术是基本不做的。还有就是要和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拉开距离,否则我们会完全被漠视,所以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做当时还没有太多人系统完成的工作。

  首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展览的方式激活传统。馆不大,我们希望将展览做得精致而深入,有步骤、有规划地精心策划每一个展览,更重视观众质量和观展感受。平时我们人流量不多,但来的人非常专业,特别是艺术家喜欢来这儿。

  在建馆之初,我们首先启动的就是齐白石作品陈列展,从齐白石的草虫、人物、山 水、梅兰竹菊,到水族、花卉、书法、蔬果、石印、手札,这个专题展一做就是十年的时间,“齐白石”几乎成为大众对北京画院美术馆的第一认知。目前画院正在进行“中国古代美术研究”。

  2007年启动的“20世纪美术大家”系列已经做了40多个展览,涵盖了李苦禅、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董希文、庞薰琹、周思聪、黄胄等众多20世纪美术大师。在展览方式上,我们另辟蹊径。面对庞杂丰富的美术史,我们选择从个案研究来勾勒全景,先后做了李苦禅收藏的碑帖,张光宇的民间情歌,周思聪的图稿和作品对照、荷花、矿工图,卢沉晚年的醉酒图等展览,都是以微观世界介入,一点点勾勒和梳理出20世纪的美术史。

  其次,在创作上,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承担责任。北京画院作为一个国家体制内的机构,那就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艺术家是不是要给国家做贡献,一个是我们的美术馆是不是作为公共服务设施起到了核心、有效的作用,比如我们做公共展览、教育这些很多了。

  那么,国家的重要项目画家必须得参与,比如说之前的APEC会议,抗战纪念,包括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新大楼的装饰配画工作,这些事情基本上是以义务为主,这个时候画家是该奉献的部分,包括我们给很多小学,包括农村等等这些公益项目都在做。

  在国家重要节点,我们都要有呈现。今年新中国70周年大庆,如何为祖国母亲献礼,我们自有一番思量。60年前,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北京画坛名手集体创作了一幅长达45米的巨制长卷——《首都之春》。作品描绘了东起通州,西至官厅水库的北京时代风貌。其中既有现实景观的精心描绘,又有社会运动、人民生活,以及工业建设场景的真实记录,堪称20世纪50年代首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这件绘画重器的收藏机构,北京画院于今年春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都之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展”。展览以《首都之春》绘画长卷为主线,系统梳理新中国初期反映首都城市建设和社会变革的美术作品,深入发掘这一时期美术界集体创作的情况,从而找到中国画创作方式的转变与其发展特点。同时,我们还以首都之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组织画院画家进行艺术创作,以手中画笔反映首都的自然风光、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等内容。这些回忆与期许、图像和情感共同凝结于庆贺新中国70华诞的艺术作品之中。

  第三,教学也是传承。北京画院从开始就强化中国画传承的方式,就是所谓师傅带徒弟。中央美院等许多学校,包括从上海美专、北平艺专开始,还是像西方的学校制度更多一点,其实还是板块式的、结构式的,分科很细。而北京画院这边从开头就是导师制。就是师徒相承,对学生的学历没有硬性要求,甭管你什么学历,老师认为行,你就可以来上,就打破了一些所谓学校的壁垒。同时,师傅带徒弟更亲近,师傅说很多话的时候是体验性的,跟教学的教案是不同的,而是熏陶型的,感悟型的,所以他们的师徒关系也不一样。所以北京画院一直在坚守这种传承关系,还是有价值和特殊的一面。

  记者: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公众的文化素质提升也是重要的方面,北京画院在公共教育方面有无经验和建议?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北京画院怎样与时俱进呢?

  吴洪亮: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城市文化影响力建设的前提,而文化的力量正在于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浸染。北京画院的公共教育,不求量,要求质。因为北京画院美术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公共性美术馆,甚至是有巨大差异,比如从建馆之初我们就定位于服务主体对象是学者、艺术家和相对专业的艺术爱好者。公共教育角度,我们是两条线在走路,一条线是我们更关注学者,提供专业性比较高的讲座,这成为近几年来我们的亮点。

  另外就是对孩子们,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部分,美育要从孩子抓起。比如,通过举办一些公共艺术活动,让孩子一步一步去了解齐白石,了解齐白石的画是怎么样完成的?我们希望一份美好的艺术记忆留在孩子们生活的记忆中。北京画院一直在很精心地去拿捏学术与公教之间的分寸。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手段的确是层出不穷。北京画院很早就有微信公号,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的展览信息,使得观众第一时间知晓展览信息。还通过对展览内容的深度挖掘,推出手机端的在线看展,不但可以欣赏作品,还可收听中英文语音导览。对于那些外地或国外的观众,不管你在哪里,都可以即时收到展览的信息,而且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当然,不管网络世界的导览做得有多么逼真,都无法代替人们欣赏原作时的那种感染与激动,不会有人因为看了齐白石作品的图片,就不去看齐白石的原作,因为原作的唯一性,以及传递出的感动是无法复制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虽然有微信平台,不但不会减少实地参观的观众数量,相反,由于展览信息的大量转发和传播,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展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还推出了系列视频节目“技与道”,从建院以来,以齐白石为首的北京画院的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生态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同样,北京画院的画家相对都沉溺于创作,社会关注度相对薄弱。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出我们的艺术家?经过与北京一个视频团队的探讨,我们提出一个主题是“技与道”,我们通过艺术家们直接下笔的创作与他们的艺术理念共同呈现,在艺术头条与北京画院的平台上共同与大家分享艺术家的短片。当短片推出之后,受到了业界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通过这个片子艺术家之间相互了解不同的艺术家在做什么、想什么,并能形成新话题,也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和交流点。

  记者: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

  吴洪亮: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但整个北京一直以来还没有市属的美术馆,这也阻碍了北京美术事业的发展。我们所有的研究收藏都是为北京能有自己的美术馆做基础的,期待北京市能尽快完成北京美术馆的建设。

  说到人,呼应当年北京画院创立之时周总理的期许。北京画院要真正从更高的视野上考量和培养不同人才。以前北京画院乃至全国的画院都是以培养画家为主。现在北京画院要培养三种人才,第一种是创作人才,第二种是艺术管理人才,第三类人才应该就是研究人才,北京画院也要出学者,比如齐白石的研究,我们就要当仁不让。

  我们认为齐白石是一个美术大家,那么我们能不能把齐白石真正推广到全世界?在全球的学界系统,齐白石的画能否进入合理位置?中国学者还不能认识这一点,因为现在国际美术史学界或者博物馆系统普遍认为,齐白石的地位还不高。那么我们要说明白齐白石,他的上下文以及周边的事也得说明白,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在打基础,这是其一。其二,整个国际学界对中国20世纪美术评价一直不高,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说真心话,通过我们的研究,齐白石还是有新东西的,而且应该说20世纪中国美术对国际是有贡献的,我们研究后才有了这个信心,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这么做了下来。

  不单中国人喜欢齐白石,全世界也都有他的粉丝。让齐白石走出国门,北京画院这些年从展览到学术研究也在同步推进。近几年,不光把“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等展览推向了国际,而且还在匈牙利、希腊等国建立了“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在欧洲,很多大博物馆的馆藏中,都会有几张齐白石的作品。捷克国家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有100多张齐白石的作品。到国外拜访和参观时,特别能体会到齐白石的魅力,他是我们和世界的一个横向连接。这也要求我们做好研究,与全世界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告诉世界,齐白石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全世界通过齐白石来认识中国的艺术。

  我这代人可能还不一定能完成齐白石以及20世纪中国美术在国际位置的提升,那么通过我们的研究,是不是可以把以齐白石为代表的对人类有价值的成果推广到全世界,当下北京画院的画家在专业内部在全国的系统中是否有好的位置,我们的创作是否对世界艺术有推动,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北京建设文化中心过程中,作为北京画院应该尽全力去做的事情。

  说到走出去,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以前总觉得我们学术水平差的多,我都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国外。这些年,特别是这5年我们更平等自信地同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当然自信的基础是研究水平的提高,内功要做好。

  在华为的海外战略相关书籍中,我看到一句话,完全依从当地的语言和方式来传播你的产品。这点我特别赞同。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是全世界当代艺术展的奥林匹克。我是中国馆的策展人,此次展览参展作品不多,艺术家仅有四位。选择的作品乍一看看不出是哪国艺术家做的,但是仔细感受又非常有东方气质,我希望展览输出的浅层逻辑是每个人都看得懂的。观众能看到水、看到阳光、看到空气、看到孩子的诞生与生老病死,但是深入去看,每一件都有蕴藉而深刻的力量,这是中国人喜欢的含蓄的品格。这样一个展览,也是切切实实在回应主策展人所提的“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的主题。当时中国馆开幕时人多到吓我一跳,国际媒体的艺术网站也发表了水平非常高的评论,评价用低调形式来展示中国软实力。

  所以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一定要用当地的方式去解决当地的问题。演出也一样,怎么用国际化管理模式和票务模式,一定要符合全世界通行的方法,我们自己也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艺术是共通的,是最利于沟通的一种方式,不能闭门造车。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