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贴近百姓需求,打造公共文化空间
——首都图书馆原馆长倪晓建访谈
作者:秦俭
倪晓建,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系执教20年,任系副主任、主任。2001年一2015年任首都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图书馆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会长、文化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公共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图书馆协会理事长。
记者:请您以首都图书馆为例,谈谈图书馆在首都文化建设方面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倪晓建:文化的记录存储,是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之一。我在首都图书馆任职期间,利用馆藏文献,借助数字化技术,策划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记忆网站:“北京记忆”大型多媒体网站。它不仅是北京市民、全国民众,以及世界了解北京文化的重要窗口,也作为世界性品牌在国内外持续发挥着影响力。
蔡奇书记概括的首都文化的四个方面,应该成为今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北京记忆“不仅应记录包括胡同四合院文化、宣南文化、天桥文化、园林文化、老字号文化、五四文化、奥运文化等在内的首都特色文化,更应面向世界进行推广,使之发扬光大。
除了文献的保存与记录,图书馆还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平台,要服务百姓,创造社会价值。毕竟,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享受文化、表现文化,参与文化,只有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才能活起来,获得持续发展。
文化活动是提升居民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为活跃北京的读书气氛,首都图书馆组织了”精品阅读“和“换书大集“两大活动。”通过市民读书荐书换书,增强人们的感情交流,营造读书爱书的和谐环境。
利用空间优势,举办讲座展览,也是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重要功能。我们既可以展示历史遗存,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也可以举办书画展,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同时也可以为包括儿童、残障人士、老人等在内的普通市民办展,为他们提供展示摄影、绘画、视频等作品的空间,提升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文化空间的利用率。
记者:国家对北京四个定位之一是“全国文化中心”,对于文化建设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您有哪些建议?
倪晓建:既然是全国文化中心,其公共文化就应该面向百姓的公共需要,真正走在全国前面,既要引领全国,又要引领世界,为此,我们需要在打造智慧文化、智慧社会方面做一些工作。
近年来,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比如通过执行“一加三“公共文化建设规划,全市”通借通还“已涵盖200多家图书馆,领先全国。
在此基础上,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应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就是建设“首都图书馆——区县图书馆——乡镇街道图书馆——社区和村图书馆——入户——到人“的六级体系。“横向到边“,即通过网络,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与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商场、机场、车站、公交、地铁以及旅游景点进行横向链接。
最近乌镇峰会公布了一组数字:全国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8.6亿,光纤入户达到3.9亿户。根据工信部的统计,97%的行政村都实现了光纤入户。网络和移动服务手机端,意味着我们有条件建设一个纵向到村到人,横向连接各个系统区域的共建体系,将海量优秀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一个人。比如,各个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可以建立若干朋友圈,向不同兴趣的人群推送不同资源,使之随时随地获取文化资讯。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一对一“关照弱势群体,体现公共服务系统的公平公正便捷,让每个人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
此外,我建议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夜间服务,让北京亮起来,让北京文化亮起来。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24小时书店,虽然夜间读者不多,但可以体现出城市文化服务水准与理念。我想,有条件的各级图书馆也可以考虑开设夜间服务,既满足夜间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无家可归的特殊人群提供避风港湾,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关怀,以及北京的宽容、和谐与大度。
第三,要开拓文旅融合的新局面。
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蔡奇书记谈到的首都文化的四个方面,都可以在文旅融合中得到体现。景点可以安装显示屏、在门票上印制二维码,让游客通过大屏幕或手机看到有文化有深度的短视频和景点介绍,了解其历史发展、文化内涵。此外,文化也要走进饭店、剧场、酒店,尤其是涉外酒店,通过宣传册和二维码为游客提供多语种文化资讯,既增加景点魅力,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
乡村旅游应着力打造集旅游、休闲、教育为一体的文旅品牌,比如通过建设文旅一条街,展示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存和生活方式。有条件的村镇可以建“乡贤馆”,里面要有故事,有历史,一方面记述当地知名人士及其时代贡献,一方面保存展示家谱、族谱、村史、方志等历史文献,让人们从了解乡镇到热爱家乡,再由爱家乡升华为爱祖国。
我们的文化中一向有“晴耕雨读”、“诗书传家久,忠孝济世长”这一类劝勉。农家书院、农家书屋的建设,也应该成为营造乡村文化氛围的有效方式,我们应该把传统的读书文化作为一个主题,充分发掘利用。
记者:在建设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怎样改进?
倪晓建: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就我们的硬件条件而言,包括馆舍、网络、设备等方面,目前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在全球范围都居于前列。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真正差距,就在于服务效益上。
首先,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的人数还不理想。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均读书仅4.56本,网络读书仅7本,作为首都,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居民的阅读热情和参与度。以图书馆为例,尽管理念上已经从“以文献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但是怎样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尊重,享受文化天堂的乐趣,仍需仔细考虑。
我一直希望,作为面向市民阶层的文化场所,公共图书馆要留出三分之二的空间给读者,作为放松休闲和自由交流的空间;馆内每层楼都应设立小型餐吧、咖啡馆,供人们休息、交流、工作、约会,甚至成为周边居民的待客场所,让人们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消费。很多世界著名的图书馆,包括大英图书馆都是这么做的,但目前国内因为担心图书污损,迟迟没有尝试,非常遗憾。
在实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分布上,理想状态下应当遵循“一公里”原则,即市民走出家门后,步行25分钟,在一公里范围内就能够找到可以利用的图书室。但因旧小区建设时往往没有考虑文化因素,而城市化进程又太快,目前只能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的作用。按照国家标准,一个街道乡镇必须有500㎡、社区必须有200㎡的文化中心,这些空间都可以作为周边居民文化休闲、社区活动的场所加以利用,包括参与前面提到的“让北京的文化亮起来”,提供夜间文化服务。毕竟,多建一个图书馆,就可能少建一个监狱。
记者:您既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会长,又曾经担任首都图书馆馆长,您认为,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利用古籍资源?
倪晓建: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古籍活起来。
我曾经做过一个大概的统计,现存古籍中90%基本上都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局等单位、机构收藏,藏书基本以保存为主,很难再见天日。未来,应该在古籍的开发利用方面做些文章。
首都图书馆目前馆藏字画几千轴,古籍将近60万册,其中一些实现了数字化,一些印成了书,首都图书馆古籍部还会定期开展一些专题文献展览,绘画书法展览等等,让百姓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中的精品、珍品。比如,向市民展示从宋到明的古籍,介绍不同时代不同技法的不同印刷风格;向人们介绍版画的木板水印技术,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都需要通过多彩套版印刷的方式,制作几十块版合印才能成型,最后再让大家亲自体验雕版印刷,了解古代印刷技术,了解传统文化。
今年,我还代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把我国传统的木版水印技术介绍到英国去,并邀参观者动手体验,这一活动反响很好,也算是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