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发挥人才优势,加强创新引领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访谈
作者:秦俭
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一般哲学理论、马克思思想、价值与文化问题。出版《唯一的历史科学:马克思学说的自我规定》、《哲学导论》《全球化与现代性》《理性与秩序——在人学视野中》《邓小平的思维世界》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6、2017、2018)、《社会热点解读》(2003、2004、2017、2018)。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
记者:在整合北京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展现首都文化特色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沈湘平:我的建议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加大首都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在化整为零地分析清楚四种文化内涵之后,还要化零为整,设立大课题,综合研究这四个方面之间的本质关系,挖掘文化层理,构建意义链条,使首都文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文化是分层的,不仅包括年代的分层,还有结构的分层。就文化结构而言,除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之外,心理文化也应该包含在内,人们对北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属于文化心理层面。目前,我们在物质文化层面上的工作比较显著,但对其他层面,尤其是文化心理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而所谓构建“意义链条”,就是修一条“路”,把北京散漫的、碎片的文化单元连接起来,构成他们之间的文化逻辑关系,使之成为系统有机的文化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文化形象识别符号进行再思考。
第二,文化资源整合要注重虚实相生、活态存续。
目前,在文化建设过程当中,物质形态方面的建设最易铺开的、最见成效,但如何能让北京人具备与“全国文化中心”定位相称的文化素质,将首都文化观念自觉外化,是颇有难度的。除了物质与精神并重,在人们越来越习惯依赖网络认识世界的时代,我们也要注重现实与虚拟的结合,在现实层面上有难度的文化资源整合工作,不妨先在虚拟世界中做起来,比如我看到北京方志馆就已经开始应用VR技术,立体化的展示北京的历史与文化。
说到底,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样态,只有活起来,才能继续存在。文化资源不应该成为玻璃罩子里的盆景,而是要靠人气注入活力,靠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通过在老城区发展文化产业等方式导入新的业态,而不是出于保护目的将其与世隔绝;与现实隔离的文化是古人的,但不是我们的,更不是未来的。
第三,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之一,2019年,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6%,比全国高出5.4个百分点。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全国第一”,而要瞄准世界最高水平;最终检验产业成果的,不是“走量”的规模,而是能否生产出高品质的高端文化产品;其衡量标准,就是产品蕴含的创意创新程度。目前,我们的文化产业仍然习惯于模仿、同质化倾向严重,创意创新相对匮乏。建议政府在为相关企业减负的同时,着重于“把方向”、“管成效”,改善环境,制定规范,提供服务,其他方面则充分尊重个人和企业的主体性。
第四,在展现首都文化特色方面,必须突破把首都仅仅理解为北京这样一种概念,厘清“都”与“城”的关系。作为首都的北京,在展现自身文化特色时,应兼具世界格局、中华特色和首都风范,以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为参照,向世界展现华夏魅力,使人们透过这个窗口,看到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以及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通过爱上北京而爱上中国。
在进行文化展示时,生活方式、精神面貌比器物空间更关键,也更难操作。我们能否通过某些方式,为人们提供关于首都文化、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培训,包括推荐一些“必去“的地方,帮助人们系统了解北京文化,从而生发出首都公民意识、首都公民素质?这样的工作,目前做的还不多。比如前面提到的北京方志馆,就是非常精彩的、能切实了解整个北京文化地理历史的地方,但因为知名度不高,所以去的人很少。
记者:国家对北京“四个定位”之一是“全国文化中心”,您认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难点在哪里?需要怎样的政策支持?
沈湘平: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须要具备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五大功能。五大功能的落实,个个是难点,其中,我更关注辐射带动和创新引领。
做好自己,那只是城市职能;而辐射周边,引领带动全国,才堪称“首都”。面对上海、深圳等创新文化走在前列的城市,北京政府应有危机意识,构筑宽容的文化氛围,保障自己在文化方面,特别是文化创新方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将辐射、带动、引领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参数。辐射带动全国的工作任务很重,不是北京市能独立完成的,应当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地方的互动政策。
另外一个目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难点,是可持续性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说到底还是要形成一种整体文化氛围。在建设过程中,多种文化品类的选取、拆解、组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各部分之间能否达到良好耦合,形成多样化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从而可持续地生存下去,这是个难题,有必要基于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进行专门研究。
记者:作为高校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北京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这方面优势?
沈湘平:北京的高校人才优势,是国内其他城市,乃至世界其他城市和地区都难以比拟的。但目前,这个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为了开展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思路梳理、政策建议等工作,政府对高校的智库和研究基地进行了等级划分。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也会无形中忽略一些优秀人才,使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是为“未尽其才”。
我认为,在这方面,政府要有大格局,树立“大智库”的概念,不要拘泥于智库、基地级别,通过与各高校社科处合作,将所有对北京文化建设有益的单位和个人纳入精细资源库,建立迅速、精准的人才检索和使用路径。
同时,要提高政府工作的主动性,在服务、激励上下功夫,不能坐等,更不能管理甚于服务,限制多于帮助;对知名专家和青年人才这两个群体,尤应予以充分重视。
对于知名专家,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去主动对接,甚至帮他们“量身定做”,设计课题、组织团队,突破北京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对青年人才,要制定特殊政策,为他们提供成长过程中的助力,使其对北京在文化上有认同感,在感情上有归属感,将为北京建设贡献力量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无疑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难度,但确实有助于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对于政府相关工作“愿意做、安心做、做了还想做”。
此外,要创新“为我所用”的工作机制,在完成文化建设具体任务时,不要大包大揽,而更多的去负责“把方向”、“管成效”,将过程性的工作分成不同单元、不同阶段打包,外包给诸如高校、研究所等机构。这不仅能释放政府精力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有利于发挥人才优势,激活前面提到的人材资源库,通过组织管理者与具体实践者之间分工合作,让整个系统达到理想的运作效果。
记者:我们应怎样更好的实现文化“走出去”?
沈湘平:首先,我们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生产出具有“国际范儿”的文化产品,并且通过细分国际市场,精准定制和投放文化产品。不仅要用中国的方式讲世界的故事,还要用世界的方式讲中国的故事。
其次,我们要主办高质量、品牌性的国际活动,尤其是原创性的、能成为品牌的特色活动。谁掌握青年,谁就掌握世界。为了吸引年轻人参与,可以根据他们依赖网络、习惯跨界、不愿意为一件事情花费大量时间的特点,在活动中强调混搭,比如将电影节,图书节与摇滚乐、嘻哈、网游组合,但仍服从同一主题。这需要我们摈弃以往自上而下的套路,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组织一批人才进行顶层设计,创办真正富于吸引力的活动,助力文化“走出去”。
第三,北京要在国际上构建自己的立体化的话语权。没有话语权,文化永远走不出去。北京应当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议题,力争成为世界原创性话语的策源地,增加北京的国际“能见度”。立体化话语权的构建,还要注重文化的民间交往,要有同理心,做很细致的工作,遵循对等原则,通过这种最深层的交流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的效果。目前民间交往活动不少,但更像一种仪式性的运动。比如友好城市,似乎只体现在签字仪式上,缺乏城市居民之间的日常交流。很多交流活动也流于表面,没能真正进入民间。比如派艺术团到西方演出,外交部使馆领馆组织华侨去看,再报道一下,就算完成任务。
最后,很多人把文化“走出去”单纯理解为对外文化贸易赚了多少亿元,这是一种肤浅、令人反感的解读。所谓文化走出去,最根本的是人格化的,让西方改变对中国人的成见,认可中国人的形象,由此尊重、信赖我们,意愿和我们交流,甚至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念。如果中国人始终在国际上给人以低素质的印象,对方怎么可能接受我们的文化?所以,文化输出应当从物到人逐步深化,重视文化人格化的无形价值——即使这很艰难,但就像一个哲学家说过的,任何伟大的事物都与艰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