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重视北京文化对乡村的辐射作用
——专访北京画院画家谢永增
作者:陆旅星
谢永增,1961年生,河北深县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曾获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银奖、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学术大奖、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优秀作品奖等奖项,作品被多个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出版多部画集。
记者:作为北京画院的知名画家,您觉得北京最吸引您的是哪些方面?
谢永增:北京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她的文化氛围。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各种形态文化在此聚集,所以北京的文化概念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再加之厚重的历史积淀,使这座城市形成了别处难以企及的文化高地,由内而外地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有谁不向往呢!
就我个人而言,2002年从河北衡水调到北京画院工作时已到不惑之年,对北京的认知与在此实际居住时间相比不成正比,某些方面的认知局限性很大。但就个人综合发展来说,北京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我所工作的北京画院,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画院,那是画家向往的艺术殿堂,走进来就等同于迈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我调进以后,明显感觉与在衡水不一样,视野开阔了,自我要求更高了,这让我的创作发生了很多变化。不仅如此,在画院工作也接触了很多以前不可能接触到的画界前辈,他们的为人和他们的作品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促进我成长的重要因素。
从大的方面看,北京是全国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一直特别重要。这里不仅人才聚集,而且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信息占据着各种媒体的空间,尤其是美术界,大大小小的展览,每天都有几十个。这种文化资源的集中程度是其他城市望尘莫及的。
记者: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您觉得北京的发展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哪些政策方面的支持?
谢永增:在我看来,北京的一些人才引进政策既吸引人才又浪费了人才。就美术界来说,一方面,大家都渴望到北京工作学习,感受北京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许多来北京的都是行业翘楚,被挖到了北京,造成地方美术领头羊的缺失,影响了各地艺术的发展,但很多从各地集中到北京的创作人员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北京文化资源和人才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一些文化活动扎堆。最明显的是,外地画家做展览都要以在北京办展为荣。但到底有多少人会去看这些展览呢?北京每天要开大大小小几十个展览,去现场参观的人数可能还没有展厅里挂出作品多。北京人口虽多,但并不是人人都有那么多时间流连于展馆,再说展出的作品中优秀作品的比例也并不高。艺术创作不是工业产品,优秀的作品永远不会扎堆出现,扎堆现象其实是浪费了很多资源。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应有其作为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艺术家不能只在北京这个圈子里活动,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北京的艺术家应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影响全国各地文化氛围的营造。
记者:文化中心应该具有辐射周边的能力,那么对于北京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您有没有什么切身体会?
谢永增:关于文化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我的切身感受应该说非常深刻。作为北京画院的画家,在山西吕梁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下,我今年在吕梁临县孙家沟设立了“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同时展出了我工作室几十位画家的200多幅作品。这次的尝试,可以说是我在北京积累多年后回馈社会的一种实践方式,也是北京文化资源下沉到吕梁的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这件事的缘起要从我20多岁说起。那时我基本每年都去吕梁写生,对那一带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2018年写生的时候,临县一个叫孙家沟的村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整个村子依山傍水,有几百年的历史,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在那里写生,内心十分宁静,给了我不少灵感。于是我就想,如果能在孙家沟建一个艺术馆应该不错。说来也巧,正好他们县里的领导去孙家沟调研,我们一拍即合,达成了在孙家沟设立艺术馆的意向。通过半年多的筹备,今年7月7日,“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正式开馆了。这个馆作为我工作室写生创作的基地,同时也算是吕梁写生专题的展馆。艺术馆馆址过去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面积非常大。当地政府出面做工作,把这个院子的住户搬迁了出去,整体用作艺术馆。开馆时去的人很多,现场气氛很是热烈,开馆以来的几个月,社会反响非常好,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孙家沟建这个艺术馆,最初的想法就是在哪儿画就在哪儿展,让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看到我们画的他们的家。特别是那些与他们生活相关的场景,是他们每天一抬头就看到的,让村民们感受到原来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入画。以前觉得老百姓不喜欢艺术,现在知道其实是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艺术,当真正面对艺术时,发现他们原来也是那么喜欢艺术,而且能看懂艺术。他们反反复复地来看,带着家人、亲戚朋友来看,路过看,特意安排时间看,不错过任何机会。好多乡亲原来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是这么美,通过我们的作品,他们开始珍惜家乡的山山水水,学会了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当然,他们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艺术馆。吕梁市的艺术单位也前来助阵,前不久,吕梁美术馆等四家单位在孙家沟挂牌成立写生基地,作为他们的培训教育中心。孙家沟人也行动起来,成立了写生服务中心,孙家沟写生基地已经名声在外了。
其实,这也是我们的初衷,“用艺术点亮乡村”就是要给孙家沟的父老乡亲带来实惠。临县现在还不富裕,是国家级贫困县。为建这个馆,临县政府拿出了建馆所需要的资金,就是想通过艺术馆的运作,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带动一下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让这个村子能摆脱贫困。孙家沟这个本地化的艺术馆完全可以一馆多用,比如可以用作会议接待、文化交流,也可以接纳美术院校的写生。现在有村民联合起来,把村里现有的旧窑洞改造了一下,安装上卫生间和wifi,能同时接待300人写生,住宿、吃饭、洗澡这些过去没有的生活设施都解决了,很快就有团队来到这里写生、旅游,对现在孙家沟的环境很满意。原本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有的也返回了家乡,因为他们看到家乡有了发展的机会和动力。所以,通过艺术馆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让孙家沟这个原本靠天吃饭的村庄率先走出贫困出现了转机。
通过这件事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才具有生命力。“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不仅让我们的作品深深地扎根在吕梁山上,还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引领当地百姓感受艺术之美,带动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
记者:文化建设确实是一个互相借鉴和学习的过程。对于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谢永增: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在我看,起码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广义的,就是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应辐射到全国;二是狭义的,在北京及其周边进行尝试性的文化建设,总结出成熟的运行模式后再向全国其他地方进行推广。
先说在北京及其周边进行尝试性的文化建设问题。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自身建设十分重要。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传统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很多被现代元素给冲淡了。我们在山西临县孙家沟建的艺术馆,让老窑洞生发出时代气息,实际上就是一种保护措施。自从我们在那建馆后,当地政府和百姓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当地的老百姓太缺少基本的审美,只追求整齐划一,把墙都刷新了,小土路都修得整整齐齐,原来的韵味一下子就没了。后在我们的指导下又恢复了原样,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旧如旧,真正改造的是内部设施,注重提升适合现代人居住的基本生活条件,方便大家过来写生、休闲、度假。之所以中间发生这么一段插曲,就是因为当地老百姓对于好看不好看的标准没有认识到位。如果从小就给他们培养一种审美的意识,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其实,这样的尝试过程最适合在北京这个文化中心来做。在北京及其周边尝试成功后,将其成熟模式向全国推广,避免各地随意开发保护,因为浪费人力物力不说,关键是破坏了古建筑难以复原。
关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句话,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到全国。“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应该说既是北京文化的辐射又是北京文化的推广,虽然是由城市到了乡村,其本质还是传播艺术。所以我把我的这个探索性经验介绍出来,就是希望北京文化建设要高屋建瓴,突破“北京城”的界限而统揽全国,出台一系列文化建设政策,把过于集中的文化资源放到需要的地方去,哪里有需求就在哪儿建场馆,这样一来画家也好,别的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也好,就可以把自己最好的艺术作品呈现给真正有需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