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在求新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访著名戏剧家罗锦鳞
作者:刘江伟
罗锦鳞,1937年出生,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等职,是我国古希腊戏剧专家,导演过许多优秀戏剧作品和古希腊悲剧,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文化创新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石
记者: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善于抓住重点,您认为北京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哪一方面?请结合自身经历谈一下。
罗锦鳞: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要义是对首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首都文化对北京发展、对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首都文化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古都文化是首都文化的“根”。北京作为五朝古都,拥有内涵丰富、深沉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中既包括以紫禁城、颐和园和天坛等建筑为代表的皇家宫殿、坛庙园林,也包括在悠久历史中积淀的典章、规范、礼仪等制度遗存,还包括长期作为都城形成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厚重大气、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红色文化是首都文化的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首都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资源;京味文化是北京的特色文化,表现为北京传统礼仪文化、饮食文化、方言文化、四合院文化和胡同文化等民俗文化和语言文化;创新文化则是整个北京城市发展的持久驱动力。首都文化是四种文化的有机结合,他们各自发挥作用,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正如你所说,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善于抓重点,更进一步说,要建设好全国文化中心,就必须发展好首都文化,发展好首都文化,就要重点关注首都文化中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创新风气和创新思维渗透到包括文化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并凝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全民族的创新氛围、创新意识。无论是古都文化、红色文化还是京味文化,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也离不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衍生出的创新文化是北京发展的持久驱动力,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最重要基石。北京城市发展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融合。所以,全国文化中心不应该只是保护与传承的文化中心,更应该是创新与引领的文化中心。当然,我并不是说其他三种文化不重要,只是表达创新文化在首都文化中所独具的基础性、广泛性和统领性。这是其他三种文化没办法全部覆盖的。
事实上,近年来北京一直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京剧、昆曲、评剧等传统戏曲成为新时尚,燕京八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热捧,创新文化活动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北京戏剧发展也非常需要解放思想,追求新的理念。我从1984年开始,执教中央戏剧学院干部进修班。每到学生要表演毕业剧目,我都提醒学生们一定要注意选取有新意的节目来筹备。去年,我打算把古希腊喜剧《鸟》搬到北京舞台。我一直琢磨怎么让戏好看,就问身边的年轻人,最近啥表演形式时髦,有人说“说唱”。我一想,说唱不正适合歌队吗?于是,8只鸟化身的“歌队”,除了有欢快的舞蹈,还有大段的说唱……事实证明,我们的创新性演出非常受当下年轻观众的欢迎。
创新文化要有开放融合的心态
记者:既然创新文化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石,那接下来北京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创新文化才是成功的,它有标准吗?
罗锦鳞:创新的内在动力之一便是交流与融合,文化上缺乏交流融合,很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误区,难有作为。北京地理位置特殊,处在草原、平原、山林结合处,自古以来受到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山林文化以及南方文化影响渗透;政治上则有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融合,加之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和红色文化,多种文化融合奠定了北京文化多元性,成就了其多姿多彩的一面。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不能放弃交流与融合这个创新源动力,要多吸收优秀文化,兼容并包,提高站位,决不能囿于北京本地人所津津乐道的“京味文化”中不能自拔,要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
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交流和融合,那怎样的交流融合才算合格呢?文化创新融合要产生1+1>2的效果!就拿戏曲举例,中国戏曲的优点是表现力特别丰富,虚拟、象征、写意等等,有一种浓缩的东方美;而古希腊戏剧的一大特点是思想深刻,庄严、肃穆,有震撼力。我一直在尝试把两者融合起来。早年,有人用京剧演出《奥赛罗》,演员上身穿英国戏服,下身穿中国裙子,一出场,台下观众笑倒一大片。这是“拼合” 不是“融合”。北京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时要保持一种积极谨慎的态度,忌生搬硬套,为了融合而融合。
我一直在想,古希腊戏剧是否能和戏曲结合?可巧,有一年,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裴艳玲找到我,希望能合作排一部戏。我想了想,梆子这个剧种,沉郁悲凉、唱腔高亢、富有情感爆发力,很符合古希腊的悲剧精神,于是决定用河北梆子演出《美狄亚》。没想到,《美狄亚》首演后,受到国内外观众追捧。该剧后来先后赴希腊、意大利、法国、哥伦比亚多国演出。在意大利米兰演出时,《美狄亚》的演员还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唱起了“对台戏”——他们在同一条街道上的两家剧院同时演出,《美狄亚》的关注度竟然更高,连剧场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发展文化产业要发挥市场配置、新技术的作用
记者:您对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罗锦鳞:首先,要加强文化与科技结合。文化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革新迭代也丰富了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3D、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技术深深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文艺创作。从业者们要勇于接受新技术到来,接受新变化、新变革。例如,今年正月十五,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 ,故宫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大规模点亮,《千里江山图卷》等绘画作品以艺术灯光形式投影在600年古老紫禁城建筑屋顶上,这种文化创意与现代技术结合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也引来观众一片叫好声;去年陕西博物馆推出的一个文物成“精”的短视频引爆网络,同样也是利用新创意、新技术,让博物馆里存放的古老文物穿越时空的束缚,“活”了起来;还有前段时间看到《清明上河图3.0》,融合现代科技元素,点开视频如同读者走进了画里,乘坐木船缓缓行进在人声鼎沸的汴京,人在画中游!强烈的现场感和科技感,一经推出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传播效果。这些案例都是文化或传统文化与科技巧妙结合的典范。时代进步了,科技进步了,中国文化艺术也应该随着客观条件的进步一同进步。
其次,文化产品要善于讲故事。去年北京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14.3%,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目前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重视文化产品的数量却忽视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大部分文创产品的故事性创意不足,也就是说不会讲故事,这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只有对产品中的故事有了认同,才会愿意花钱购买。北京相关从业者应回归文化的本质,做到与历史、与传统文化、与现代及西方文化真正融合,让产品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就要讲述博物馆的历史和故事,美术馆的文创产品就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美学理念……现在看来,如故宫博物院这样能够依靠文创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案例太少,大部分传统文化产品仍处于休眠状态。
再次,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而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不可或缺。要努力打造一批功底深厚、运营良好的独角兽企业。文化产业要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从过去的经验可以看来看, “个体户”设计的文化产品在传播领域或许能成为“爆款”,但存在后劲不足、产品粗放等弊端,只有专业化的设计团队才能持续保证文创产品持续输出及其品质。所幸,北京已经拥有了一批比较成熟,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企业。今后,仍要保持这种发展态势。
戏剧人才培养可借鉴北京“导演进修班”模式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从您的专业领域谈谈,北京该如何传承发扬中国戏剧文化艺术?
罗锦鳞:戏剧艺术传承的关键还在人,现今当务之急就是培养更多青年艺术骨干。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发展戏剧艺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既包括有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有着很高禀赋的戏剧人才,也包括一群人数庞大懂得欣赏戏剧艺术的观众。北京戏剧文化要想有长足发展,需要有一大批专业人才支撑,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退休以后,我就经常为培训班授课。年龄越大,时间越紧迫,就想赶快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传递给学生。我授课的很多培训班是由北京市相关单位举办的。目前培训班很多,但时间比较仓促。如果只是普及艺术知识,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但要想真正出人才,还需要把理论培训和实战演练相结合。
上世纪80年代初,原北京市文化局专门为培养全市各文化馆干部,举办“导演进修班”,我担任指导教师。参加培训的学员,后来很多都成长为导演领域里的领军人物。现在让年轻人脱产学习很困难,但可以借鉴“导演进修班”的模式:每周上两节课,培训时间拉长为一年半。同时,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边上课边排演,效果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