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创新与包容是北京文化的永恒魅力
——专访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城乡与风景园林院院长吴宜夏
作者:邱晓琴
吴宜夏,博士,高级规划师。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风景园林师、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荣获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个人,2018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发布2017—2018年度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并荣获多个国际国内和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勘察设计奖。
吴宜夏
记者:在您成长中,接受到了来自北京这座文化名城的哪些滋养?
吴宜夏:大学毕业后,我就从家乡青岛来到了北京。21年过去了,这座文化名城给了我很多滋养与厚爱。它让我们有机会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雄安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历练;它让我们能够和优秀的思想、多元的文化在广泛的视野里进行交流与碰撞。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读博期间,我接触到了非常新锐的设计思想、系统的人文知识和跨专业融合的观念,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敢于想象、乐于实践的风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今,我过去在清华规划院与团队一起完成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成为备受欢迎的奥运遗产;我们从零起步逐渐壮大的中建城乡风景园林团队也获得了不少国内外奖项,勇于创新而生机勃勃;我们跨界融合的文旅产业链也在京津冀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不少成功的乡村、小镇、景区……时代的大背景、城市的大视野与个人的拼搏和努力之间,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我感谢北京,它无可比拟的中心辐射作用、广博的资源、包容的胸怀和多元的文化,让我和很多拥抱北京的年轻人拥有了个人发展的辽阔舞台和难得机遇。
记者:今天奥森不仅是城市公园,已成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节点,融入了北京文化。对于奥森对北京文化的作用,您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吴宜夏:奥森的设计创意是“一条通往自然的轴线”,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我主要负责中后期具体景观节点、建筑等的概念设计和一系列科技理念的落实工作。奥森是承前的,它传承了中国文化中自然的审美、天人的和谐、对中轴线的敬畏;奥森又是启后的,它开启了对生态、人文、科技理念引领的先河。如今,奥森深受市民喜爱。在这个百姓的后花园里,人们感受着这座公园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它在不停地改变、创新。比如,它被网友们评为“中国十大长跑圣地”之首,越来越多的长跑爱好者成为奥森的忠实拥趸。在公园的各个角落,游客们健走、长跑、散步、漫游,每个人都在享受着自由的空气与绿色的生命,形成了一种围绕奥森展开的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逐步积淀的过程,我希望奥森伴随人们未来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迭代。对未来的奥森,我还期待它有更多艺术元素,比如在湖畔搭台开音乐会、建小剧场等等,成为北京城市户外文化的聚集之地。
记者:您是如何将北京文化元素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的?设计中会有哪些文化考量?
吴宜夏:文化是一种必然的、内在的追求,失去对文化的挖掘和体现,景观设计就缺少灵魂。以我们正在进行中的昌平沙河大学城环境景观提升项目为例,在文化上我们主要有四点考量,一是将“大学之道”作为大学城的主基调,展现端庄典雅不断奋进的精神气质,让年轻人激发对大学城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二是构建校内外有机交融的大学文化,而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同时也让校园文化“走出去”,成为城市的风景,打造文化上没有“围墙”的大学城。三是让街道景观成为年轻人的舞台,在这里可以舒适的步行骑行、跳街舞甚至在固定的时间可以有文创市集,激发区域文化活力。四是体现地域文化底蕴,比如讲述沙河的由来、老街道的故事,呈现此处历史名人的遗址、遗迹等。把这四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叠加起来形成谱系,作为设计师灵感的来源,同时也成为不同节点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的传播不都是说教。不同的景观表现手段会体现出设计师不同的技巧和能力,春风化雨的熏陶甚至无意之间的发现,可能更会给人带来惊喜。
记者:作为北京市农业界政协委员,您觉得北京的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更能彰显北京文化的特质?
吴宜夏: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特别丰富、久远,这其中乡村的文化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乡村在打造村史馆,这种做法非常有必要,可以把一些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复制下来。但只有保护还远远不够。乡村文化要进一步活化,要与时俱进,与现代人喜闻乐见的体验、生活方式、个性化追求有机结合。乡村文化保护得比较好的台湾对一些原住民民歌的做法可供借鉴。即邀请一些音乐人走进乡村,有的人在做档案记录,有的人则把传统民歌与新的音乐类型结合起来,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去感受,去传承,去传播。对于北京周边乡村的文化需要仔细地甄别、耐心地提炼,对接现代社会需求寻找契合点,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进行融合,让这些文化向现代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记者:国家对北京四个定位之一是“全国文化中心”。对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发展,您有什么积极的建议?
吴宜夏: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我认为北京要有一个大的文化战略。纲举才能目张,要做哪些大事,要打造哪些产业,要在哪些文化制高点上占领顶峰等,需要大胆设想、耐心求证。第二要策划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占据世界某一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与关注度,比如世界顶级的雕塑艺术节等。第三要讲好北京故事,描述好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质和风貌。第四要大胆地展示当代北京的文化魅力与艺术气质。北京艺术家云集,可谓一座艺术人才的宝藏,要把人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打造世界级艺术高地、艺术品牌。旅游观光业是很多世界级国家和城市的支撑性产业,当前我国面临着入境游疲软、出境游火爆的局面。我认为文化的创新创意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要让我们的文化体验更有长久魅力、城市更有吸引力、文化产品更有价值和新意。
记者:您如何理解北京文化的内涵?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发掘这些内涵,对此有哪些建议?
吴宜夏: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是北京文化的底色。这其中,以伟大首都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无可替代,世所向往;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相伴相生,一个是庙堂之上,一个是市井民俗,共同构成了北京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我认为在新时代下,创新与包容将是发展的动能,贯穿始终。文化如果缺少创新,就会变成“僵硬的化石”;文化如果缺少包容,就会“水至清则无鱼”。同时,要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下大力气、下大耐心,久久为功。对此我有两方面建议,一是加强硬件建设,改造一些园区,打造一些基地,建设一批学校,提升北京文化的“硬实力”;二是重视软实力和文化人才的培养,尤其为年轻人的多元文化留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驰骋。年轻时候我也是一个小小的有个性的文艺青年,之所以坚定地留在北京,就是因为北京文化的多元和丰富让人流连忘返。在主流文化外,也可以为一些亚文化提供土壤和空间。例如,曾经的树村、霍营,就曾是不少著名音乐人、摇滚人追梦的土壤;今天的时尚艺术热点798,当年就是中央美院外荒草凄凄但生机勃勃的艺术创作基地。因此,在北京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上,既要有院校和机构这样的“大江大河”,也要有树村、宋庄这样的“江湖”和“水塘”,这都是文化孵化必不可少丰富的社会体验和城市场景。总之,北京文化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既有厚积,又有薄发;既有牡丹,又有野草;我认为这才是文化生态的架构,这才是北京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