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名家话文化】金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敢为天下先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名家话文化】金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敢为天下先

来源:光明网2019-12-02 10: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名家话文化】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敢为天下先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

  作者:郑芋

  金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旅游创新沙龙(TIC沙龙)发起人。研究领域包括旅游产业政策、旅游投资管理、国际旅游比较等。中国旅游休闲领域两部权威年度报告——《旅游绿皮书》、《休闲绿皮书》副主编。参与文旅部、国土部、财政部等国家重要旅游政策的研究制订,参加大量文旅项目的落地及实操,主持及参与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土部、财政部、文旅部等委托的国家级旅游研究课题几十项,政策建议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

【名家话文化】金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敢为天下先

  记者:您到北京多少年了?北京的文化在您的工作生活中都给予您怎样的滋养?

  金准:我是2005年读博士到北京,至今15年了,一直在从事文化研究的工作。北京的文化是一个特别好的容器,它能够把研究工作特别好的放在这个容器中发酵。我想了一下,至少从四个方面来说,北京文化对我工作有增进。

  第一是来自于文化人环境的滋养,北京市是文化中心,最有价值的是有大量的、各种类别的文化名人,历史的、艺术的,各种文化名人交融在一起,有很多机会和他们一起聊天甚至参与具体的研究工作,他们的思维、知识、见识让我很有收获。研究是一个刚性的工作,和他们聊天可以增加研究的柔性和弹性。

  第二是北京有非常浓郁的文化环境,这个环境也给了我很多的滋养。比如说我之前参加了一个古琴的小团体,每周我都会去弹古琴、会遇到书法的、乐器的等各种文化人聚在一起看演出、搞活动。就造成了一个往来无白丁的环境。这种环境就是我们理论上所说的“结构洞”,各种文化在这里穿梭交流。它很大的形成了视野上的广度和深度,这个实际上也是对人的培养。

  第三是我做文化研究工作,北京的文化为我提供了很多既深刻、又具体的文化案例。15年期间我们做了很多地方的规划,像前门大栅栏的规划、琉璃厂的规划,同时我们也关注了798、方家胡同等各种各样文化旅游地的案例,这些案例在文化和旅游叠加变迁包括协同演进的过程中,提供了非常多可以观察研究的案例,它为我们研究提供了一个案例库。

  第四是北京为我们提供了大气、中正的文化格调,因为这样一个城市、这样一种风格所以它让我们的研究偏向于是客观的、中立的、独立的研究站位。这四个方面就是北京文化对于我和工作的影响。

  记者:您觉得今天中国处在一个新的国际交往大格局中应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态度?文化自信怎样在文化传播中体现出来?

  金准:我觉得文化态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古代是天下的概念,我们是俯视的视角;近代,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又有过仰视的视角;随着这些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越来越强大,实际上让我们慢慢在形成一种平视的视角。不是把我们看成一个外来体系的学习者,而是把我们当做国际文化内容的一部分,我们传递的文化就是国际文化的最前沿。这是我们在文化传播中应该秉承的文化态度。

  在文化传播中我们的文化自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自信体现在大规模、高密度的交流。不要害怕和国际文化的交流和撞击,应该把文化交流当成当前公民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越是大规模、高密度的交流就越会从国际交流中受益。

  第二,在国际视角中我们应该是平视的、互鉴的,需要立足于国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确定自己的站位。

  第三、国际文化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以我从事文化旅游为例,入境出境旅游应该都是民间文化交流的一种媒介,一面是外国人到中国来看中国的长城故宫,也可以看到上海、长江等地最新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走出去,让外国人看到我们已经不是拖着长辫的中国人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必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第四、要通过交流来互相促进,通过文化交流来反思、反推我们的文化还有什么样的不足,可以通过交流改进自己。

  记者:当前人民群众有对文化生活有新的期待,新的需求,除了政府和一些文化艺术机构送文化,可能还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养文化 。您谈谈文化怎么“养”?

  金准:养文化首先通过产业来养,文化必须放在产业里让它有产出,用这个产出来反哺文化,所以说首先需要产业来养。第二是要清楚“养什么?”应该是养大师、养文化人、养文化机构、养爱好文化的群众,把我们的文化坐标养起来。第三是通过什么来养?制作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链来养,通过产业链把人、把机构、把坐标、把生活方式养起来。

  记者:您认为如何展现大国首都的文化活力和魅力?

  金准:概括成四个字“通、活、便、展”,通就是刚才所说把文化场所、文化人、文化生活打通,贯穿、形成结构洞;其次,通过产业让它达到活的状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让文化要素活起来;第三是用便利的、公共的文化服务让文化便利起来,第四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将文化展开、展示出来。

  记者:当代中国文艺家正逢历史以来最好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您认为需警惕克服文化生产、文艺创作中伴生的哪些弊象?

  金准: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尽量防止过度商业化,有些地方工业化机制的不足、探索边界不清晰导致的过度商业化。防止商业化的同时还需要防范文化的文物化,不能把文化当成文物贡起来,而是让它活起来。 第二是要防范庸俗化。既要防范庸俗化的同时还需要防范脱离群众。第三是既要突出文化的异化也要促进文化的演化。文化很有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商业思潮导致异化,也有可能因为想要保护而让它停滞不前而停止了它的演化,这都是我们需要防止的。第四是我们既要做有文化的产业也要做文化的事业,产业和事业平衡,既要产生经济效益也要产生民生效益。

  记者:如何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追求文化的创新?

  金准: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是研究中外创新的案例,创新主要来自跨界的融合,创新主要是在边缘上创新,所以促进文化创新就需要注重文化的融合,让它把边界打开,在边界上形成各种各样的探索。同时,创新很多都是来自于深度的模仿,不能说创新一上来就抛开历史去创新,要通过深度的模仿和演化。这个背后第一是文化的培元固本,第二是打破它的边界,第三是培养更加爱好文化的市场,第四是鼓励失败和创新的探索机制,创新一定会有失败,但失败背后是迭代,迭代之后会再形成有益的创新。

  记者:对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展有何建议?

  金准:我的建议就是5个字“敢为天下先。”文化中心不是靠保和守就能立得住,文化是不断延缓、竞争激荡的一个过程,所以保持文化就要保持活力,活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敢为天下先,要引领潮流。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空间音频丨听见春分

  • 春分丨山色连天碧 林花向日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盛开的油菜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2023-02-28 10:00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2023-02-27 11:16
2023年2月24日至27日,山西省第十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中职组医学检验技术赛项,在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行。
2023-02-27 11: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