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充分挖掘北京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底蕴
——专访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总编辑李斌
作者 李红
李斌,高级记者,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总编辑。策划出版中国首套“四极”考察丛书,独著《二探北极》,合著《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主编《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等书籍。
李斌
“很多东西,以为熟悉,其实很陌生”
记者:请问您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是否获得了北京这座古城的滋养?
李斌:我是湖南人,1994年武汉大学毕业后,到新华社总社工作了22年,在国内部跑过时政、环保、科技等线口,3年前到北京分社工作以后才发现,虽然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很多年,其实对北京并不了解。
很多东西,包括你生活的城市,大家往往以为熟悉,其实很陌生。过去这3年多,我和分社的同事们以历史作为背景,以文化为切入口,一直围绕北京的方方面面进行调研,深切感到北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其丰富,正像一本书《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里序言提到的那样:“一堂课,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座城,折射一个国的历史。古都北京,就是这样的一座城。”我们有幸在千年古都、共和国首都北京生活和工作,作为记者,除了是观察者、提问者,也是一位守望者,还要努力做推动者。
“‘北京’这本书太厚重了”
记者:请谈谈您对“北京文化”的理解,您最喜欢北京哪些地方?为什么?
李斌:5年多前,北京这座千年古都迎来了重新确立新的城市战略定位的历史性时刻——2014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那次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就是视察的第一站——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里,除了看北京中轴线模型、故宫模型和城市规划模型,还看了一部浓缩了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的多媒体专题片《不朽之城》。在我印象里,罗马也被称为“不朽之城”。北京,这座曾经的古蓟城、唐幽州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能称为“不朽之城”吗?那是当然!
但是话又说回来,不论是“不朽之城”也好,还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这个战略定位也好,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新的战略定位既为北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奋斗的航向,更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这个课题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建设和管理好首都”这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高度,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系上去衡量,北京,既是千年古都,更是一座爱国主义之城、全域文化之城、无限荣光之城,蕴藏着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底蕴,亟待提炼、挖掘。
如果说每一个城市都是一本书,“北京”这本书太厚重了,就像吴良镛先生所说,“放眼世界,要认识到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整治好、发展好,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中国最大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中华文化枢纽工程’”,这个无与伦比的的“中华文化枢纽工程”建设得怎样?究竟又会怎样?调研越深入,我越感觉我们的挖掘工作只是刚刚开始。
“传承下去的是精神”
记者:从事媒体行业多年,您觉得传媒对北京文化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李斌:我先说一个事情。10月29日,是李大钊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北京市西城区充分挖掘辖区内红色遗迹,经过酝酿,精选了李大钊故居、鲁迅中学、北京国会旧址、红墙意识党性教育基地4个点,组成“追寻民族复兴红色密码3公里”体验线,推出具有西城特色的“探寻民族复兴密码”红色体验活动。
这是等待两年多的“开花结果”。我和同事编著的《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一书收录了十九大以前我们写的一篇文章,叫《北京,一条街巷储存的“复兴密码”》,就是从文华胡同24号李大钊故居,沿新文化街一直往东3公里,其中路过原来是清朝铁帽子王王府的实验二小,再往东到鲁迅中学。鲁迅中学太有历史了,李大钊、鲁迅等都在那里上过课,我们党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在那儿学习过,还有“三一八”惨案,因为这件事,因为著名的刘和珍等人,鲁迅发出了“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怒吼。
再往东,到老的四川分店、国家大剧院,最后到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展览上有李大钊的两个文物,一个是《狱中自述》,一个是绞刑架。我们从这条3公里的小街及其沿街建筑里蕴藏的故事,可以看出一条初心之路、一条复兴之路。我们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对比,通过采访李大钊的孙子、实验二小的校长等人物,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复兴密码”,感受到启示和启迪。
前些天北京西城区推出“追寻民族复兴红色密码3公里”体验线后,我向西城区的同志表示祝贺,西城区的同志说“这是源于你们的创意,我们变成了行动”。据悉,在推出体验线的同时,西城区还绘制了体验路线图,编制了西城“初心之旅”红色地图,编写了《西城党史初心系列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初心之旅”红色地图选取了全区26个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遗迹,绘制成红色地图,并附上详细介绍二维码,作为党员干部参观学习的参考。
首都文化兼容并包、气象万千,尤其是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在调研采访中我体会比较深的是,红色是首都文化的底色和底蕴,应该进一步挖掘。关键怎么重新认识北京的红色文化,个人认为其内涵就是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留下传诵千古诗篇的于谦,到近现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涌现的人物,在他们身上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还写了几篇文章,一篇是今年五四百年时写的《唯有精神永驻》,一篇是《三访燕南园》,都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有一种精神不死”,最后传承下去的是精神,城市的内核、文化的内核都是精神。
“建设一座‘全域文化’之城”
记者:在推进北京文化建设方面,您或者您所在的新华社北京分社参与过哪些工作,有哪些创新理念和做法?
李斌:我们在调研中向被采访的学者、专家型官员反复请教,相互启发,并进行提炼和概括,尝试提出:应该树立一种“全域文化”理念。
我3年多前从新华总社到北京分社工作后的第一个调研,就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北京时所说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进行调研。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请教北京市规土委副主任王炜同志什么叫中华文明“金名片”,本来是我问他,他反过来问我怎么看“金名片”,我说,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定位,是放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和世界大国首都发展史这个坐标系去看这座城市、去看首都北京,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衡量未来的北京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王炜同志赞同我的观点。
采访过程中,他的一个观点启发了我,他说北京城每一平方厘米下面都蕴藏着几层故事,处处是历史,处处是文化。而现在北京市讲历史名城保护,已经从“整体保护”发展成了“全面保护”,于是我苦思冥想,大家都说“全域旅游”,其实“旅游深处是文化”,于是就提出“全域文化”的理念,倡导实现文化的全景化、全覆盖和全民参与,建设一座“全域文化”之城。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向区人大汇报历史名城保护情况之前召开了专家意见座谈会,我也应邀去讲了讲,提出了这条建议,得到西城区一些同志的认可。
究竟什么是“全域文化”?为什么北京可以建设一座“全域文化”之城?我讲几个例子。这两年多,我们做了一系列调研,其中写了一篇《一所60岁中医院蕴藏了怎样的“民族自信”》,这所中医院就是广安门医院。我和同事前年写了一篇文章《从旧城到老城:北京一“字”之变意味深长》,在北京新总规出台之前发了新华社通稿,受到北京市领导同志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的充分肯定。
北京这座城市16000平方公里,确实有太多历史,值得我们去重新发现,我们以为熟悉的城市其实真的很陌生,或者“熟知并非真知”——这句话是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在给《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写序时提到的,他深有同感。
“同样值得珍视的另一个载体就是‘人’”
记者:您对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展有何建议?
李斌:文化需要载体。除了文物、历史建筑这些物理载体以外,同样值得珍视的另一个载体就是“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高高竖起“人”的旗帜。
我们最近正在做百年商街——西单商业街的调研,我给有关领导提了一个建议,勿忘历史,应该珍视这座城市存在的商业文明,能不能在西城区的商圈把北京乃至中国历史上代表商业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展示出来,以雕像或者以其他方式?建议得到了初步认同,不过要进一步研究,是不是放在更有历史、更有商业气息、老字号最集中的前门大栅栏地区更合适?
我还写了一篇文章《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荣光》,就是写宣南名人故居和会馆。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在过去这几年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视察,为北京确定了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就意味着北京进一步找到了“北”,老城不能再拆了,你看看,就在宣武门到菜市口这一带,有多少故居、会馆?沈家本故居腾退以后变成纪念馆对外开放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发生地杨椒山祠、东莞会馆、谭嗣同故居、绍兴会馆等都在腾退,有时候朋友来了,我就做“导游”,一起在胡同里走路,感受历史、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北京的名人文化太值得挖掘,蔡元培、郭沫若、梅兰芳等等,各行各业都有。我写了一篇文章《从今不薄读书人——鲁迅的“北京印记”》,沿着鲁迅居京14年的足迹去探寻“周树人”的成长轨迹,探究名人和一个城市的关系。在北京三十五中高中部,也就是原来八道湾所在的鲁迅兄弟三人居住过的故居已经改成了纪念馆对外开放,鲁迅在那写了《阿Q正传》;他在绍兴会馆住过7年,在那写了《狂人日记》;他曾经到东方饭店那儿避难;大栅栏有一个饭店叫青云阁,他曾经到那吃春卷、看京剧……故事太多了。
当然,作为文化的载体,人物不仅是历史人物,还包括当代人物,比如“北京榜样”,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榜样,很多凝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套用这句话可以说:城不在大,有贤士就行;街不在老,有故事就好。因为名人先贤的身上,往往凝聚着人类一些最宝贵的品质、精神,给后人以启发、勇气甚至光明,照亮前行的道路……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作为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要写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处处都有的历史都能呈现出来,让随处都有的故事都能贯通起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故事,努力让北京的文化真正立体地活起来,让更多的受众能够认知我们所处的新时代、认知在“蝶变”中向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