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名家话文化】
把握新时代新机遇 让梆子艺术薪火相传
——专访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
作者:陆旅星
王洪玲,女,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演员,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现任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及多次记功、嘉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工青衣、闺门旦,扎实继承,广采博取,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长期演出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代表剧目有《北国佳人》《穆桂英挂帅》《窦娥冤》《王宝钏》《杀妻》《金水桥》《龙风呈祥》《忒拜城》《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记者:请问您是如何和梆子戏结缘的?走上舞台以后,又到北京工作这么多年,您觉得北京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给您带来哪些影响?
王洪玲:我之所以喜欢河北梆子,是因为从小受到了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是河北梆子剧团的琴师,在团里拉胡琴。每天听父亲拉胡琴,受到他的艺术熏陶,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河北梆子。1978年,我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在学校学习了6年,师从贾桂兰老师。
贾桂兰老师是我们河北梆子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艺名小金刚钻。我跟着她学戏,学了《三娘教子》《杜十娘》《穆桂英挂帅》《窦娥冤》等等经典剧目,这些戏也是河北梆子的传统老戏。贾老师当时教我的时候已经快70岁,算得上是一位老先生了,但因为我那会年纪还很小,才十一、二岁,对老师传授的一些内容不太理解,而且对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也不能理解,总惹得老师发火、生气。现在想一想,也可能是那个时候的十几岁的孩子特别傻,不像现在十几岁的孩子见多识广。那会的我们接触不到很多外界信息,没有太多诱惑和比较,人都显得特别的淳朴。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学戏的时间还真是特别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
6年后,我们1978班毕业了,全班同学全部到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工作。从1984年到2004年,整整20年,我就一直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舞台上演戏。
2002年,我到北京角逐戏曲梅花奖。当时,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领导去看了我的演出,演完后就找我谈,问我愿不愿意来北京发展。我说愿意啊,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有那么好的资源和平台,有机会的话谁不想来北京呢?经过一番努力,2004年年底,我正式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调到了北京,进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工作。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如果说是河北培养了我,那么我到北京以后的这些年,正是北京这种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她的艺术氛围切切实实地滋养了我,使我的表演艺术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了提升。不管是在舞台表演、对人物的理解还是对角色的把握上,甚至包括我本人对人生的感悟,在这个阶段都有了质的飞跃。相比在河北的经历,来到北京这么多年我也算是取得了一点成绩,在舞台上得到了更多锻炼,单纯的演出和排练质量也比原来进步了,可以说,我的艺术道路在北京这个平台上走向了新的辉煌。但是,直到今天我依旧很感恩河北这块热土,是她在各个方面培养和教育了我,包括我在河北的那些老师,如果没有他们从小对我的悉习培养和严格教育,也不会有今天在北京有所发展、有所成绩的我。所以人一定要懂得感恩,我在内心深处真是非常感激我在河北学戏、演戏的时光,那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是我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
在北京发展,我深深体会到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又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和文化中心,她是既现代又包容的一个城市,对于戏曲这种传统文化的支持力度很大。特别是近几年,我在这方面的感触更深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透露出的也是对传统文化前所未有的支持态度,这无疑也增加了我们戏曲人的文化自信。如果说在多年以前,大家对传统文化、对戏剧的态度就是觉得“唉,也就这样了吧”,但是近几年,我觉得戏曲的春天真的来了。对此,我们每一个戏曲人应该都有所感受。国家对于传统戏曲不管是在扶持政策还是支持力度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作为一个戏曲工作者,一个河北梆子演员,我要感恩我们的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作为戏曲演员,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不好好把我们的艺术传承下去。
记者:您觉得目前河北梆子在北京乃至全国发展状况如何?
王洪玲:作为北京的河北梆子剧团,在北京的这种文化大背景下,近几年,我们的戏迷群体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从2014年我们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种大政方针后,我们先策划了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在梅兰芳大剧院连演9场,北京、天津、河北的梆子剧团都集中来到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可谓盛况空前,当时真的是一票难求。我觉得在京津冀三地,我们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一定要做龙头。既然在北京,我们就要爱北京,要把我们的这个优秀剧种传承发扬好,以此来辐射周边的地区,哪怕是北京周边的十几个郊区县。从目前看来,我们的推广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趁着京津冀的这股热度,2015年我又带队搞了一个“寻根之旅”。因为河北梆子是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来的,她的根是在陕西和山西。我们一行70多个人去了甘肃、陕西、山西巡回演出。使我没想到的是,我们这个“寻根之旅”在甘肃、陕西、山西当地演出都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当地观众都一致夸奖我们说:北京的院团就是北京的院团,这就是首都来的,这就是国家级的水平!你们不到我们这里来演出,我们真的不知道北京还有一个河北梆子剧团,这次我们真的见识了国家级的、皇家院团的演出水平。我们这次的寻根演出让这几个省份的观众特别开心,我们剧团也在这些地区培养起了一定数量的观众。
作为戏曲演员,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来传承和传播我们的剧种,说大了就是传承中国戏曲文化和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传统文化,爱上我们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有一个时期可能戏曲显得比较冷清,年轻观众接受戏曲表演的比较少,他们会觉得这唱腔也太慢了吧,怎么一个腔老是唱不完呢?但是随着整体文化形势的改变,年轻人也逐渐的地觉得,原来戏曲的韵味就在这些声腔里边。我几次参加白燕升老师组织的活动,白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赞成,他说不是戏曲需要年轻人,而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戏曲的滋润!这确实是对目前戏曲现状非常精准的概括。
记者:作为戏曲界有影响的表演艺术家,您认为现在的戏曲传承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帮助?
王洪玲:现在戏曲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短缺。这也不是我们一个团、一个剧种的问题,每个院团几乎都存在这个问题。
现在一个家基本就一个孩子,谁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吃学戏这个苦?因为学戏真的是太苦了,现在很少有人吃得了这个苦。这种现状造成了戏曲人才的断档。想要成材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磨练,没有经过历练的演员成不了角儿。所以说戏曲的发展难就难在缺人才,这在全国都是第一大难题,京剧、昆曲、梆子都是这样。当然我们缺的是顶尖的人才,普通的演员不缺,比如跑兵的角色就不缺。每年从北京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毕业的学生当跑兵的多得是,关键是能成角、能挑起大戏的人才紧缺,可戏曲恰恰又是角儿的艺术。现在我这个年纪了,往后一看,看不到几个好苗子,甚至一两个可以挑大梁的我都看不到,对此我心里也是很着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当然剧团的现在面临的难题不光是缺好演员,音乐、舞台监督、服装、化妆、道具……几乎所有岗位都缺人才。戏曲是综合艺术,编剧、导演、舞美、灯光,方方面面,有一个跟不上都不行。
舞台上新旧交替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我也有意在逐渐培养年轻孩子们上场表演。比如前一阵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美狄亚》,就是我带着一个年轻演员AB角,我演前半场,她演后半场。要是光让她一个人演全剧,她的压力会很大,观众只看她一个人演也肯定不买账。所以我就带着她一起演,观众们来了,也看到了我的表演,年轻演员也可以露个脸,让他们慢慢认识起来,这不就戏曲的传帮带嘛?我们上一代的艺术家应该逐渐地把舞台让给年轻一代,他们一开始有压力是正常的,嘴上说不行,可是不行也得上啊。年轻演员只有通过一场场的演出,慢慢地在舞台上经受磨练,表演才能越来越成熟。
记者: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蔡奇书记提出四个文化,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梆子戏在舞台上如何展示这些文化内涵?
王洪玲:去年(2018年)的9月11号,蔡奇书记到我们团来调研,在会议室我面对面向他汇报了团里的状况。作为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书记能够到一个剧团来倾听我们跟他汇报,我当时觉得十分激动。这应该是三四十年来,第一次有这样级别的领导到我们这个团来视察工作,这也充分说明了现在领导对文艺工作真的很重视。在我汇报的时候,蔡奇书记问得特别具体,作为文化艺术方面的主抓领导,他也很懂专业的问题,切身为我们着想,包括剧团的环境、团址问题、工资待遇等都问得特别详细。
随后,2018年10月,我们团新创了一个新编历史现实题材的剧目《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通州的副中心,我们为蔡奇书记进行了一场汇报演出。演出完以后,蔡书记给我们提出的建议就是“稳步发展河北梆子的戏迷群体”。他觉得这个剧种很好,有近300年的历史,能发展到现在就很不容易,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值得传承和发扬,所以一定不能让她自生自灭。蔡书记一锤定音,让我们团和别的院团享受同等待遇,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所以说我们团现在发展得很好,特别是蔡奇书记调研以后,不管是资金还是其他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支持。我也对团里的演员说,蔡奇书记确实是很关心咱们团,所以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把戏演好,把我们的艺术传承好、发扬好、传播好。
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蔡奇书记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戏安排了一个郊区县演两场,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演出之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更不能忘记英雄。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些英雄们值得全民族深刻铭记。艺术一定要讴歌英雄,讴歌人民,讴歌这个伟大时代。
记者:今年你们团在长安大戏院上演了几部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剧目,请您谈一下改编、创作这些剧时候的想法。
王洪玲:我们团基本上每年都有优秀剧目在长安大戏院进行展演,在长安大戏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对于我们的戏迷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知道每年我们都会在长安有一段时间的展演,要看戏,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过网络买到票,这也是我们在培养戏迷们买票进剧场的习惯,买票看戏对于一个剧种的良性发展是有益的。哪怕戏票就卖20块钱,是你自己花的钱,就肯定要珍惜机会,排除万难都要去看。如果拿的是赠票,可能都不珍惜,到时候不一定会去,那就浪费了戏票,占用资源,别的戏迷却可能买不到票,对于戏曲的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
今年5月份,我们在长安举办了一次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青年演员展演,名为“青春的脚步”,上台演出的全部是年轻演员,就是我们团为了培养青年演员所做的一次实践。当时连续演了五、六场,观众们也逐渐地认识了新面孔新演员,这也是培养年轻演员和观众的感情,可以说是我们团培养演员的一个方向吧。前一阵我们在长安开展了新创剧目展演,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新创排的剧目,比如说《人民英雄纪念碑》《北国佳人》《春秋笔》《美狄亚》《忒拜城》。其中《美狄亚》《忒拜城》都是从古希腊悲剧移植过来的。我们就是想通过各种创作方式,吸引大家进剧场,看梆子,喜欢梆子,爱梆子,也以此来扩大我们的戏迷群体,具体落实蔡奇书记“稳步发展河北梆子的戏迷群体”的指示。
《美狄亚》《忒拜城》这两部戏都出国演出过,用河北梆子,用中国戏曲的表演方式来演绎古希腊悲剧人物的命运,国外观众接受程度也很高,该有效果的时候都有效果。他们觉得很好玩:哦,中国戏曲演员演美狄亚就是这样的扮相,那他们要演安提哥涅的话,扮相也应该跟这个差不多吧?他们就会去联想,会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就像外国人演我们的《西游记》《红楼梦》一样,我们看到外国人演的林黛玉是什么样,也会特别感兴趣。所以《美狄亚》《忒拜城》在国外特别受欢迎,这让我感觉到艺术其实没有国界,全世界的情感都一样,都是相通的。
从目前看,我觉得我们的演出效果还不错,特别是《美狄亚》《忒拜城》。因为《美狄亚》是最新排出来的戏,在这次演出剧目中是属于最新的一个戏。《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演了60场了,大家该看的都已经看过了,而《美狄亚》是首次与观众见面,所以说首演当天观众的热情很高。我们当时编排这个戏也是基于艺术气质上相通的考虑,像这种古希腊悲剧,其实特别适合我们梆子这个剧种来演绎。河北梆子的声腔就是慷慨激昂的,所谓燕赵悲歌,而古希腊悲剧之所以悲,是因为剧中所有的人物命运都是以悲剧收场,特别适合以梆子戏的这种唱腔来演绎,我们这个剧种的气质和这些古希腊悲剧所要表现的情绪特别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