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重温名家笔下的春节 品味年俗年味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网络中国节】重温名家笔下的春节 品味年俗年味

来源:光明网2020-01-23 14: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庚子年春节即将到来。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之际,各地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吉祥,举家团圆,各自表达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祈盼。春节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骚客笔下钟爱的主题。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让我们重温名家笔下的春节,从中感受年的氛围、品味年的习俗。

  年俗一:吃饺子

  作家梁实秋说,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不但大鱼大肉的饭菜好,粽子年糕的点心多,还有橘子荸荠,甘蔗金蛋,又有橘子花生可以消闲……”作家许钦文这样描写过年时的美食。

【网络中国节】重温名家笔下的春节 品味年俗年味

山东省安丘市一户人家包的豆腐香菜素馅饺子(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的确,过年好吃的东西很多,其中最有人缘儿的非饺子莫属。年夜里的饺子讲究吃包着钱的,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

  作家莫言家里年夜的饺子曾经一直包清朝时的铜钱,后来因为充满铜锈气的饺子无法下咽而改用了硬币。“现在想起来,那硬币也脏得厉害,但当时我们根本想不到这样奢侈的问题。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莫言在《过去的年》一文中回忆说,自己有一年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要了小命。

  “(父亲)找了个小钱,擦干净,放在一个饺子里,以便测验谁的运气好——得到这个饺子的,若不误把小钱吞下去,便会终年顺利……” 老舍在自传小说《正红旗下》中这样写到,作为老北京人的代表,老舍还特别指出北京人在吃饺子上的那份“讲究”:“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年俗二:放鞭炮、贴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元日》,道出了春节期间的两个重要习俗:放鞭炮和贴春联。

【网络中国节】重温名家笔下的春节 品味年俗年味

贴春联(来源:光明图片 摄影师:王双正)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鲁迅在《祝福》一文中写到鲁镇的百姓迎接福神拜求来年好运后都会放爆竹。后来,他在《过年》中,还特别记录过放爆竹给他带来的喜悦:“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姑娘爱花小子要炮。”在画家丰子恺眼中,花炮万花筒最好看,但价贵不易多得。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我把一串鞭炮拆散来,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来罩住,‘咚’的一声,连罐头也跳起来。我起初不敢拿在手里放。后来经乐生哥哥教导,竟胆敢拿在手里放了。两指轻轻捏住鞭炮的末端,一点上火,立刻把头旋向后面。渐渐老练了,即行若无事。”他在《过年》一文中这样回忆自己放鞭炮时的情景。但梁实秋却坦言自己害怕大麻雷子、二踢脚子,所以别人放鞭炮的时候,自己会躲在屋里捂着耳朵。

  除了对放鞭炮的记忆,梁实秋对过年贴春联也印象深刻:房梁上有“对我生财”的横批,柱子上有“一入新春万事如意”的直条,天棚上有“紫气东来”的斗方,大门上有“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的对联。墙上本来不大干净的,还可以贴上几张年画,什么“招财进宝”、“肥猪拱门”,都可以收补壁之效。

  这春联什么时候贴?“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给了答案。

  年俗三:逛庙会、舞龙灯

  各地过年都有着各自的习俗。

  在北京,庙会肯定是过年必去的地方。“北京城外一里远有个巨大的道士庙,叫白云观。正月初一到十九,北京的男女老幼好多人去逛……男人举行徒步竞赛,女人有赛车,还有成群的人到那儿去会‘神仙’……‘神仙’也许像大官儿,也许扮作乞丐,也许像狗,也许像驴。” 作家林语堂曾这样描写过北京白云观庙会。

  “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 作为老北京人的代表,老舍记忆中的庙会是这样的: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在梁实秋的印象中是拥挤的:“厂甸挤得水泄不通,海王村里除了几个露天茶座坐着几个直流鼻涕的小孩之外并没有什么可看,但是入门处能挤死人!”同时,庙会也是充满诱惑的:“喝豆汁儿,就咸菜儿,琉璃喇叭大沙雁儿……”

【网络中国节】重温名家笔下的春节 品味年俗年味

舞龙(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在作家沈从文的故乡湘西,狮子龙灯焰火是过年的一大特色。他在《忆湘西过年》中回忆:“我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

  (光明网 张倩)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科威特王储米沙勒

  • “海巡08”轮在上海列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