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出版界的大考——
出版人在战“疫”
路英勇
路英勇:让优秀文学作品多样走入大众生活
路英勇(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次疫情来得比较突然,可以说猝不及防。作家出版社在春节放假前1月23日立即依照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部署,实施防疫措施。作家出版社很早就采用云因系统以及钉钉办公,大多数工作安排及通知下发都可通过远程方式进行。在放假期间和复工前,我们提前搜集每一名员工的假期出行信息,着手采买消毒用品、口罩等,为复工做准备。2月10日复工后,按照上级单位及北京市政府的要求,我们采用轮值与远程办公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既定工作;外地返京员工严格执行14天的居家隔离,未返京人员原地居家网络办公。目前我们的会议基本全部通过视频会议召开,效果不错,大家工作都比较积极。
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疫情期间出版社的工作肯定也受到冲击,比如一些线下营销活动取消或推迟,整体战略方针也会随疫情发展随时进行调整。目前来看,因年前已基本确定了2020年全盘工作计划和安排,工作进度影响不算太大。我们在1月初就确定了作家出版社2020年度第一批“双效”原创图书的出版工作,将会陆续推出8本重磅新书:贾平凹的《暂坐》、王蒙的《笑的风》、冯骥才的《俗世奇人3》、周梅森的《人民的财产》、刘庆邦的《女工绘》、王松的《烟火》、张之路的《吉祥的天空》、蔡骏的《春夜》。在生产、发行、营销等环节,我们也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大的进度目前还可以把控。
通过这次疫情,网络平台对工作的帮助更加凸显,我们也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发挥出版单位参与抗“疫”的社会责任。比如2月4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大众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大众数字出版行业抗击疫情倡议书》,作家出版社作为倡议单位加入抗“疫”工作中;2月5日,作家社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号召,加入“战‘疫’+我一个”行动中,开放旗下作家在线网站的在线阅读和在线写作部分,供读者免费使用。
针对疫情发展,我们在作家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上遴选和连载儿童文学作品《皮卡兄弟:不一样的春天》,以宣传乐观面对疫情,共读孩子的防疫故事,并转发杨红樱节选作品《大闹野味餐厅》。此外,我们还在作家出版社微信公号上发起“抗疫情,共读书”朗读经典图书活动,每天发布由读者选定和朗读的优秀文学作品。已经发布毕淑敏《不确定性的忍耐》、王祥夫《知风草》、张之路《吉祥时光》(节选)、周国平《家》、林清玄《心静下来,就闻到了香气》、罗贯中《三国演义》(节选)、毕淑敏《花冠病毒》(节选)、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
疫情的发生发展,对我们的图书内容、选题也会有一些影响。目前,作家社已着手将近期在《文艺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等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所属报刊社发表的抗“疫”作品结集出版;另外还请《诗刊》社编辑了一部抗“疫”诗集,本诗集基本上包括了打响抗“疫”战以来,全国各地诗人创作的以“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主题的诗歌精品,这两种书将于3月出版。其他系列抗 “疫”相关选题,也在规划中。
数字出版是大的趋势,今后一段时间,作家社会在数字出版及多媒体多领域融合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倾斜,让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更丰富、更便捷、更多样的方式进入到大众生活。
(本报记者舒晋瑜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