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研社从名不见经传的小版社成长为全国知名大社、名社、强社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刷厂、北京外研书店一路风雨同行,贡献显著。与这些机构有关的故事,成为外研社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成立音像社
20世纪6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音像制品迅速发展起来。对外语学习而言,音像制品的作用不容小觑。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了电教室,制作了大量质量较好的外语视听教学资料,上海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等院校都曾派人前来复制各个语种的音像教学资料。
改革开放后,根据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的指示,北外加强了外语电化教学工作,于1979年建造了电教大楼,又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捐款,引进了德国、挪威的先进视听设备。各地到北外电教中心复制音像资料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1982年,电教中心对外复制录音带达31,425 盒,录像资料达944小时,实际上已相当于一家音像出版社的生产规模。
1995年,李朋义社长在外研社和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合并大会上讲话
1982年底到1983年初,北外电教中心主任王琪、副主任韩茂长在北外教务长陈振宜的主持下,多次召开行政工作会议及电教中心临时领导小组碰头会议,商议音像出版社建社事宜。在电教中心资料室工作的陆惟劻起草了《关于北京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建社的初步意见》《关于出版社建社的补充意见》《筹建音像出版社的几点意见》等几份文件。1983年5月31日,电教中心临时领导小组负责人陈振宜向北外党委提交了《关于申请批准成立我院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的正式报告,请北外领导审批。报告经北外党委常委圈阅审批后,于1983年6月17日呈报给教育部电教局。
1983年8月15日,北外又向教育部提交了《关于成立我院外语音像出版社的几点补充说明》,表示:该社不单独建立机构,附设于电教中心,归电教中心领导;人员编制也由电教中心内部调剂,设备和基金拟在现有教学经费和学院自创基金中解决。
教育部电教局接到北外的正式报告和补充说明后,于1983年9 月10日以教育部的名义向广播电视部提交了《关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的报告》。广播电视部收到教育部发文后,根据国务院[1982]154号文件《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于1983年9月21日特复教育部,同意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北京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
初创阶段
1983年9月21日,广播电视部正式批准北京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以下简称“音像社”)成立后,北外拨款30万元开始筹建。从这时到1988年9月,音像社与电教中心合办,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音像社社长由北外院长王福祥兼任,组建工作由电教中心主任王琪负责。电教中心的有关机构承担着音像社的编辑、录制、出版发行等业务工作。
1984年开始,音像社陆续增加人员,组建业务部门。起初,学院党委委派陈振宜教务长具体指导电教中心和音像出版社的各项工作,将王琪调出,任命李俊宣和陆惟劻为出版社副总编辑。
1984年9月,任命卢云九为音像社主管副社长,李松林任副社长。1985年5月至6月,音像社从社会上招聘了15位工作人员。至1986年底,音像社社办公室、编辑部、制作部、经理(发行)部、财务室,以及附属美编室、营业厅等业务部门相继组建完成。
音像社初创时,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电教中心在用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20平方米的视听室用作音像社的复制生产车间、20余平方米的地下室用作产品库房。发行部门无处打包,只能在学生下课后在楼道内打包发货。无论是编辑还是发行人员,都要经常加班加点。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来货,大家一齐上阵,卸车扛箱入库。
创社初期,虽缺乏相关经验,又面临种种困难,但凭借北外丰富的多语种资源和雄厚的师资队伍,音像社逐渐打开了局面,出版了一大批外语学习音像制品,创造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1988年,音像社的整体资产达到两三百万元。这一时期,音像社出版了《国际音标》《常人趣事》《安徒生童话集》《功能英语》《许国璋〈英语〉》《英语900句》《标准英语有声词典》等100多种不同语种的音像学习资料,同时为校际交流征订发行多种外语幻灯片配套教材,引进多种外语录像带教材、电影片外语教材。
独立发展 扩大经营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以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电教事业和音像出版事业发展很快,对音像出版事业和产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管理体制的机构一起工作,渐渐不符合当时的发展形势。电教中心属事业性质,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职责;音像社属企业性质,更重生产和经营。当时的临时领导班子成员被陷于大量的具体事务中,很难考虑改革和发展问题。1988年9月,校领导在听取双方意见后,决定将电教中心与音像社彻底分开,两个单位独立核算。之后,又任命解景芳为音像社主管副社长,王耀根任副社长协助工作。1989年年底,学校党委委派教务长穆大英兼音像出版社社长,任命刘宁为常务副社长。不久,任命陈琳为总编辑。
独立开展工作后,音像社从电教中心迁到了北外东院原院附小及汽车库房。工作条件非常简陋。没有暖气,工作人员现找有关方面帮助安装;房子漏雨,他们只好自己修补;没有原材料库房,他们自力更生搭起了大棚;连老师们用过的厨房也被合理利用,当作了成品库房。
与此同时,音像社改进和添置了生产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制订了编录、生产、发行等制度,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音像社的产品得到了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肯定。但这一时期,由于发行渠道不畅、原材料上涨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音像社的发展渐渐进入瓶颈期。
两社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京外国语学院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北京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两家出版社,虽然所出版教材的类型不同,但都是为外语教学及科研服务的出版机构,联系比较紧密,很多工作需要配合。如果两社合并、统一规划,将大大增强两社实力,加快两社的发展。但因合并涉及到人、财、物方方面面,不宜操之过急。学校决定从调整领导班子开始,实行一长两社制,即一个社长、两个出版社,逐步过渡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1992年8月,院党委决定由外研社常务副社长李朋义兼任音像社副社长。1993年,外研社从日本引进了一套日本小谷DP—90高速大开盘录音复制系统。从此,音像社从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模式过渡到了大机器生产模式。1993年音像社产量达300多万盒,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与1990年创下的最高销售收入420万元相比,增长了两倍。
1992年,音像社由“北京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改为“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去掉了“教材”二字。这一改变打破了音像社只能出外语教材的业务范围限制,拓展了音像社的业务范畴。
这一时期,外研社提出了“精品战略”,出版了《许国璋〈英语〉》《走遍美国》《电视俄语》“英语听力教程”“英语口语教程”等系列精品图书。音像社大力配合,出版了相关教材的配套音像资料。其中有数个品种的磁带年发行量达五六十万盒以上,《走遍美国》的磁带年发行量达到了150万盒。“英语口语教程” 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音像出版物一等奖,并和“英语听力教程” 一起,取得了出版两年发行近百万盒磁带的成绩。此外,《电视俄语》《企业管理英语》《当代美国英语会话》等音像产品,也都各具特色,受到我国广大外语职业工作者和自学者的关注与欢迎。英语之外,音像社还出版了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匈牙利语等多个语种的外语音像教材,为这些外语的教学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5年1月1日,音像社同外研社正式、彻底合并,李朋义任两社社长兼总编辑。合并前,音像社共有职工60人(其中正式职工45人,临时工15人),设有社办公室、总编室、录音编辑室、录像编辑室、制作部、发行部、财务科7个科室。合并后,音像社所有部门并入外研社,职工的福利待遇及工资水平也与外研社保持一致。两社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对外统称外研社。1998年外研社大厦建成后,两社集体搬入新大楼。
合并后,两社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前三年,两社共销售图书3036万册,音带1452万盒,像带22.2万盒。其中,音带、像带的销售量占音像社创社14年来销售总量的56%,销售码洋总计6.8亿元,利润总额9240.5万元。六年后,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即跃居全国高校教育音像出版社榜首。
此后二十多年里,音像社同外研社一起,在“以教育出版为中心战略”“规模效益战略”“信息服务战略”“四轮驱动战略”及“教育文化名企战略”的指引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外语图书音像出版社。外研社能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音像社起了强大的辅助作用。二者携手为推动我国外语教学、提高全民外语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