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通过文学来理解生活

2020-03-29 12:53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思和教授和他的团队共同完成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选讲》(以下简称《选讲》)与2017年以来推广的初中语文教材是相配套的,针对教材中的部分篇目作了解读。陈思和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中学语文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在这方面做过大量工作,《选讲》是陈思和教授对这项工作的又一次尝试与推进。《选讲》选取现代文作品共计25篇,在解读方法和通过文学来理解生活等方面,都能给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学老师们以启发。

  《选讲》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帮助读者进入作品内部,拓展想象空间。贴近文本进行细读,不是为了把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限制在封闭的文本里,而是让他们能真正进入作品的字里行间与肌理之中,去感受,去想象,去思考。例如对《草原》一文的解读,该文作者段怀清教授认为,作品中的一些特殊的歌谣词汇以及嵌入句子中的特殊用语是进入文本的钥匙,通过这个小视点,带领读者把握作品的深层结构,从而为我们理解这个作品提供了新的路径。郜元宝教授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解读完全摒弃了以往中学教学中单一的中心思想式的解读模式,他从作家心态、作品语言、博物学等不同的角度为读者开启了多样的解读思路与方法。再如,《匆匆》《好的故事》等篇章中,解读都不是直接进入文本,也不是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和困惑,带领读者追寻作者的情绪踪迹,进入作者的创作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初中语文现代文选讲》,陈思和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1月第一版,28.00元

  《选讲》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引导读者在阅读中发现真善美,丰富自身的生命感受。从作品中发掘“美”与“爱”,这构成了《选讲》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维度,这也是陈思和教授一贯的文学主张,即“真善美”与“爱的教育”是人文教育或者说文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也是语文教育最根本的追求。比如,在许多怀念与回忆鲁迅的文章中,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篇之所以成为经典,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它的真实和它所传递的爱的精神。在萧红的文字中,没有宏大的场面和深刻的议论,她用女作家的细腻笔触描写了作为“普通人”的鲁迅,正是这样的“真”和背后散发的“爱”才是最打动人的。在解读中,金理教授抓住“真”这个关键,从萧红那些看似琐碎的文字描绘中分析鲁迅的形象,在一件件小事之中,一点一点建立起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鲁迅。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选讲》注重引导读者通过作品回溯历史、回应当下、拥抱生活。文学不是象牙塔,也不是空中楼阁,它是与我们的历史、社会及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土地的誓言》《白杨礼赞》《天下第一楼》等篇章的分析中,解读者都没有将视点局限在文本内部,而是将作品和它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让读者能通过作品进入到历史与生活的现场。如对《土地的誓言》的解读中,陈思和教授和王利娟博士以“土地”的意象和“挚痛”的情感作为文本分析的切入点,展现时代背景,描摹关东平原的特有画面,展现了一幅生动可感的画卷。

  通过《选讲》,我们可以发现,好的文本解读一定不只告诉读者作品表达的是什么,而是要启发读者拓展想象的空间,去感受作品中传递的真善美的力量,让读者获得理解生活与回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好的解读也会使读者去认识到一部作品并非只有一种理解方式,它引导读者主动思考,甚至是去质疑和挑战。这正是文本解读应承担的功能与使命。(陈昶)

[责任编辑:邱晓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