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其实于漪老师一眼就看穿了李煜晖做专题教学的实质——于漪老师说,李煜晖的专题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而且要教会学生做点研究,真正提高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见《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序言)。
李煜晖长时期以来读书做研究,做教学实践与探索,就是要带着学生读书,学习读书,读大量的书,成系列地读,怎么读呢,就是在研究中读,把学生带进书的世界,沉潜玩味,质疑考索,其意兴若春水,其切磋如登山,师生同步,教学相长。
或许李煜晖本意不在于要将自己的探索放进整本书阅读的花篮,而是这种探索,既见证了自己教学进阶之道,也着实能帮助学生寻到语文学习的门径,能享受语文学习之乐。还可以说得更彻底一点。李煜晖的专题实践探索,原本也没想着要为“普罗大众”提供一份样例,而只是乐呵地做了,因为他相信这样做是对的,是有价值的;他从中看到了学生的进步,看到了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或许是死磕课文者可望而不可即的。从2012年他做第一个专题“从《祝福》到《彷徨》中的女性诉求”开始,他做过“鲁迅作品专题研读”“《史记》专题研究”“高中百篇古诗词鉴赏”“余华作品鉴赏与小说创作实践”等专题,涉猎范围从古到今,文体门类涵盖全部语文教育样式。2015年一个班毕业25人——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萌芽》《中国教师》等知名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37篇,公开出版小说、论文集等110万字,待出版140万字,10多位同学在自主招生中凭借专题教学的成绩获得认定。尝到专题教学甜头的李煜晖胆子更大了,2016年他临时接手高三文科实验班,直接将专题教学引入高三复习备考,带学生分专题进行广泛阅读。一时间,考题试卷不见了,代之以《论语》《红楼梦》《呐喊》《彷徨》《边城》《卡夫卡小说集》《老人与海》等名著,学生课桌上摆满了这些经典。只用了短短四个月,就将班级语文成绩顶到年级第一,平均分129.7分。在我看来,这些年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乏善可陈,但专题教学是一块丰碑。
《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李煜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年6月第一版,55.00元
我们来看看李煜晖是怎么做的吧。在《探索和发现的旅程》一书中,李煜晖用24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自己十五年来从事专题教学的方方面面,从缘起到探索过程到后期评价。我看重的是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命名为“教学准备的变革”,共4个小节:研读教学用书、明确教学构想、拟定课时计划、梳理教学资源,这其中“明确教学构想”是重点。在本小节里,李煜晖建构了自己专题教学的王国,他从最开始的懵懂觉悟,到最后将自己的专题教学结构化,其间不仅彰显了努力探索的身影,而且显示了实践探索的价值。本小节共探讨了四种教学构想,任务驱动型教学构想、问题导向型教学构想、情境创设型教学构想、目标转化型教学构想,案例富足,解说深入,多有启发。李煜晖列举这些教学构想,不是要比较优劣,更不是“炫富”,而是要探索路径,为自己的教学腾挪,找到一条光明之路。其客观效果,可能也是帮助我们老师找到一条切实可行之路。如果再联想第一章里,李煜晖对专题教学所作的理论梳理,我们会发现,李煜晖坚定了专题教学之路,而且逐渐明晰——他将自己的专题教学概括为“发现式专题教学”。在李煜晖看来,专题教学依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传递式专题教学”“限定式专题教学”“开放式专题教学”和“发现式专题教学”,这最后一条即是李煜晖的教学实践结晶。我无意对“发现式专题教学”的概念作详尽的辨析,我想提醒读者的是,李煜晖想用“发现式专题教学”实现自己语文教育的腾飞,也就是想在高中语文教育里、在专题教学探索的道路上、在整本书阅读探索的路径上,帮助师生打造一把读书做研究的金钥匙。所以,你会发现李煜晖的“发现式专题教学”里有富足的学理成分,他吸收了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的教育思想,吸收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吸收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吸收了朱熹“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的思想,吸收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吸收了吕叔湘“教会学生动脑筋”的思想,而这一切最初又源自一个很朴素的愿望,就是要改变语文教育现状,把课上好。这一点,准确地说,李煜晖是受到孙绍振先生的启发。在这里请允许我引用孙绍振先生的这一段话,我相信这一段话对我们读者和教师仍然有启发意义。孙绍振先生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可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我还想加一句:或者是自以为是却说起来又似是而非的东西。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能做到这样,夫复何求?
第三章“教学实施的挑战”里有大量的案例呈现和解读,本书的生动性大多也体现在这里。在本章里,李煜晖首先将自己的探索分成“问题处置课”“阅读发现课”“选题指导课”“专题研究课”“论文写作课”等五种课型,又特别补充了一节:“个性化指导”。在我看来,每一种课型里都体现了个性化指导,为什么还要专列一节来阐述呢?这是对个别学生而言的,李煜晖“不愿意放弃每一个孩子”。李煜晖列举的这个学生有点特别,他喜欢读鲁迅,他发现鲁迅一生创作了34篇小说,有近一半的篇幅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又隐藏着什么玄机?这个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多次来找李老师,与李老师交流,最终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一篇很棒的论文。其次,每一个案例阐述详尽,且不叠加篇幅,不增加读者负担,实用而生动。举个例子来说。在“问题处置课”里,李煜晖详尽介绍了本专题探索的全部过程,包括具体课时的分布,并绘出了课程进阶结构图,一直到最后的讲评,还列举了一篇学生小论文予以佐证,最后再一次对本课程作了整体分析,内容可谓详尽,过程可谓清楚,解说可谓细致,语言可谓生动,极具有借鉴意义。我特别欣赏学生写的小论文,它不仅证明了李煜晖老师指导的有效性,还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学生的思想锋芒与思维智慧。这个学生深入分析了鲁迅笔下的三个人物,范爱农、魏连殳、吕纬甫,将三个人定义为“愚昧落后的社会中清醒过也挣扎过的知识分子”,进而分析他们与鲁迅的关联。他说:“他不苟且于现实,也不极端地反抗,更不自戕以死,而以一种韧性的战斗坚守了自己的信仰。在与现实的交锋中,鲁迅获得了扎扎实实的存在感,他用更成熟的理性的姿态,走完了战斗的一生。作者这种与人物错杂的关联,是否可以看成写作对作家本人的一种唤醒?一言以蔽之,在创造笔下的人物时,鲁迅被他所创造的人物点化了。”亲爱的读者,有没有被惊到?是不是很深刻和睿智?“点化”一词用得何其精当!
本书阅读之快乐,还在于我们在枯燥的学术著作里,能见到真性情的人,能听到作者年轻的呼吸,能看到大男孩开朗的调皮,能看到李老师的“自作”(这多么像他朋友圈的配图),总而言之,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好玩的又充满了真诚之心和正义之感的学人形象。他做学术研究,做教学实践探索,是紧张而又松弛的,是痛苦而又享受的,只因为他喜欢。他把自己的喜欢传染给了学生,所以他粉丝如云,这简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做专题教学探索,因为起步早,浸润深,且又是自觉的行为,因此就走得稳健、长远,成果丰硕;所以,尽管他无意将自己的专题教学纳入到整本书阅读的探索之中,但因为他的探索极具价值,还正好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正道,所以,将他的专题教学放在整本书阅读这个花篮里,也是极好的,熠熠生辉,果香扑鼻。(何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