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当下的疫情既是各方阅读推广力的一次考验,也让文学界学术界重新思考,应该为读者和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和服务。在这场举国出征、全民战“疫”的集结中,很多刊物体现出有胆有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家素有口碑的专业性强的、负责任的媒体,必须出现在历史现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党委书记、总编辑肖启明在接受读书报采访时说,这也是三联生活周刊一系列选题策划的初衷。这些选题一是应时之急,富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密切关注疫情重要节点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及时有力地发声,表现了对拯救患者生命的强烈关怀,对统筹抗疫与经济建设的辩证思考,同时还积极引导读者理性对待疫情。二是客观真实,表现出独立的专业能力,将横向的宽度和纵向的深度予以综合剖析,以探究事实背后的肌理与规律。三是多元呈现,构建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体传播生态,构建一个更为立体、更为强大、更富有冲击力的知识传播场域。四是国际视野,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疫情之下,三联生活周刊调动所有资源,用新闻的专业性向社会传递真实而负责任的信息,构建了一个基于微信、纸刊、微博、抖音、中读于一体的融媒体传播生态系统,树立了媒体的公信力。肖启明表示,三联生活周刊以纸刊为基础,开展深度、立体、整体性报道。杂志先后推出四期封面故事报道《武汉现场》《武汉会战》《 准备复工》《全球抗疫》,从国内、国外两个视角去审视疫情的变化及其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其中《武汉现场》不到一周,线上销售量超15万份。周刊同时以微信公号为平台,发布第一手调查报道,传递最及时的信息。1月20日发布第一条警示性报道后,主编李鸿谷派出第一批记者赶赴武汉疫情现场,截至4月初共推送 140多篇文章(含资讯),其中1月23日的《武汉肺炎一线医生口述:大爆发期或将到来》一文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发布疫情可能大规模爆发的预警,阅读量突破 1400万;以三联生活周刊微博号、抖音号为社交媒体的互动平台,以“中读”为知识生产平台,周刊将防疫知识制作成音频课程免费面向大众推出都受到广泛关注。
从2月7日至今,《当代作家评论》公众号共发表专稿三十余篇,阅读点击量20万人次,单篇点击量超过两万,留言过百条,一个月内订阅量增长4000人次,现在订阅人数14000多,在学术刊物公众号订阅量中遥遥领先。一份双月刊的学术性刊物,何以反映如此及时,短时间内推出如此有份量、有反响的文章?《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疫情发生后,他们强烈地意识到,需要从杂志自身出发,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双月刊出版周期长,纸质上发声“鞭长莫及”,于是决定在公众号上推出专题。“我们的作者大都是学者、作家与评论家,读者也多为文学界的专业人士或文学爱好者,于是我们策划了‘共同战疫 文学同行’活动,立足于文学来思考疫情、灾难与人类命运的关系,以文字凝聚人心、振奋士气、共筑思想堤防,反思、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韩春燕说。
韩春燕谈到,抗疫专题延续了刊物一直以来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感,同时也是希望提供多种声音多种角度的理性思考,在疫情阴霾笼罩下,引发读者重新审视、思考现代社会、乃至人类命运。“尤其感动的是,我们的倡议获得了众多学者、作家和批评家的热烈反响。公众号发文没有酬劳,但每一个作者都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出了极具专业水准的文章。在疫情猖獗的二月,我们以一天一篇的密度推出文章。与其说是我们有一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如说是作者们的爱国热情与忧患意识激发了我们。”
疫情发生以来,《中华文学选刊》为适应多数读者在此期间阅读方式的转变,加大了新媒体平台的推送力度,利用刊物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及时分享信息。《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徐晨亮告诉读书报记者,选刊一方面关注各地作家、刊物推出的抗疫主题文章,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平台转载;另一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适合新媒体传播生态的优质文学内容,比如刊物微信公众号原有的创作谈、评论栏目,增加了有声版内容。
《中华文学选刊》结合自身的栏目布局与选稿方针,在此期间重点关注来自抗疫前线的深度报道与非虚构文本,以及作家由疫情所展开的对于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思考。第4期的聚焦栏目推出专题,从《美文》《人民文学》《光明日报》等报刊选载了作家邵丽的《2020,让我如何停止对生命的热爱》、普玄的《疫病里的城市和孩子》(发表时题为《他们的名字叫美德》),晋浩天、章正的《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第5期还将继续推出专题,在各大刊物中遴选以不同的景深和视角记录抗疫前线,讴歌医护人员以及各行各业平凡英雄牺牲奉献精神的非虚构文本,同时也将关注记录疫情发生以来普通人日常与反思的优秀文学作品。徐晨亮说,疫情期间,碎片化信息的高密度轰炸无法真正缓和不确定性带给人们的心理焦虑,而具有文学性的作品更能满足人们额外的情感需求,帮助人们从这一突发事件带来的触动与启示中提炼出疗愈或反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