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 (记者 舒晋瑜)“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这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是对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是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检阅,将成为全球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势必影响我国未来教育方式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童云海在接受读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突发疫情及全国范围的线上教育教学,是对高校图书馆20多年来数字图书馆建设成就的一次大考,是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基础设施、以教学参考资源为代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实力、全面支撑线上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高校图书馆在应急时期支撑线上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信息素质的一次检阅,更是高校图书馆在这次大规模线上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据悉,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下属分委员会和工作组开展了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参建设支撑线上教学情况调研,截止3月20日,收到14份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全力以赴、数字加工,补充完善现有电子教参资源数据库。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电子教参服务推出已近十年,一直致力于保障全校师生的教参书使用需求。目前已经积累电子教参资源已达13000余册,涉及全校人文社科、自然科学34个学科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2000余门。截止3月18日,已新购图书243册,数字化加工并发布至电子教参系统已达1448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提供了3273册的在线教学资源,满足90%的教材教参需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的在线教学资源满足率达到100%。
“疫情期间,CALIS的电子教参书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平台提供全文电子教学参考书2万余种。”童云海介绍说,全国共抗疫情的特殊时刻,众多数字资源提供商和出版商向公众限时免费开放部分或全部文献资源,但是相关信息过于碎片化,充斥在各个网页及公众号上,各个高校图书馆积极收集相关信息,整理、通报、推送疫期免费的数据库,如维普资讯、万方数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超星学术资源、国研网、中华数字书苑(移动端)、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通过联系多家出版社,为11个学院提供在线教学电子教材、教学参考书156种;复旦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东南大学等图书馆也纷纷通过各自渠道整合和推送相关的电子教参资源。各高校图书馆还积极动员一些数据库开放试用,疫情期间,通过收集OA资源和限期免费资源、争取试用资源,目前高校图书馆拥有OA资源已经达到数百种。
童云海表示,线上教学是未来教学的重要方式,这次突发疫情导致的高校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既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也是对电子教参资源支撑线上教学能力的检阅。总体来看,各个高校图书馆临危不乱、积极作为、稳步推进,部分展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就,展现了高校图书馆以电子教参资源为代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实力和服务能力,也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在线上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和价值,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