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幕府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特有的一种组织形态,它起初是高级别的军事统帅麾下的谋士班子,后来王侯、藩镇、地方行政长官也设有不同级别的幕府,从东汉窦宪到晚清曾国藩,各朝各代都有一些著名的幕府,对当时的政治、军事乃至文化事业、文学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关幕府及其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究历来为学界所关注。唐代幕府与文学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就有戴伟华教授《唐代幕府与文学》《唐方镇僚佐考》《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等著作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汉魏六朝幕府与文学则有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陈君《东汉文学研究——以文学与政治之关系为中心》等著作发其覆。宋代文学与幕府的关系近年也有一些论文发表。唯独清代幕府与文学的关系似乎较少为学界所关注。
是清代幕府的影响不大或与文学的关系不重要吗?肯定不是。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和《清代士人游幕表》二书已将清代学术与幕府的关系做了很有开拓意义的研究,透过他的考论,也能清晰地看到幕府与清代文学的多重关系,看到游幕经历对文人生活和创作的影响。当然,清代不同时期,幕府揽士的情形和文士与幕府的关系是很不一样的。清代前期顺康雍三朝,文士与幕府的关系都不太引人瞩目;直到乾隆朝,文士入幕才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论述乾隆朝的学术或文学若忽视幕府的影响,就会失去学术史与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唯其如此,我虽然对幕府夙无研究,在写《清代诗学史》第二卷的导论时,仍不能不勉力对乾隆间诗学与幕府的关系略作概述。这显然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限于识见,实在又难做深入的阐述。为此,当瑞豪来信说博士论文修订完毕、将付出版,希望我写个序言时,我毫不犹豫地欣然承应。是啊,再也没有比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被弄清楚更让人高兴的事了,何况还享受了先睹之快呢!
本书的骨干是作者的博士论文,经多年修订而成书。快读一过,只觉得全稿六章从清代文人与幕府的关系、幕府中的文学活动到幕府对诗歌、骈文写作的影响,再到幕府与当时诗坛流派、文坛生态的关系,将乾嘉文学与幕府的关系方方面面都论述到了,几乎可以说题无剩义。其中关于游幕文人的话语方式、文人对游幕经验之表述、文人游幕与骈文的复兴、幕府与诗学思潮的关系、游幕文士的地域分布与流动,等等,都是由课题生发的独到论说,对清代文学研究多有启示。
正如作者一开始就强调的,清代幕府有着不同于往代的特点。幕僚没有官职,与幕主完全是一种雇佣关系,由于很多幕主本身就是有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如卢见曾、朱筠、毕沅、曾燠、王昶、阮元等,他们聘任的幕僚,或博通经术,或擅长诗文,都不是一般人物。像朱筠幕中就聚集了汪中、黄景仁、章学诚、洪亮吉等人,极一时之选,而朱筠与这些幕宾也谊在师友之间。陈文述《答问幕友》所谓“古有幕僚,今惟幕友”,说的正是这种情形。其间的文学交流和赋咏酬唱也成为乾隆朝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我们将这些活动作为文学的日常状态来考察时,就打开一个观察、了解当时士人写作常态的窗口。本书作者运用丰富的资料为我们展示了幕府这一场域中各色人物的个性、才华、情感及彼此间的碰撞、沟通、欣赏和珍惜,一些事实、掌故于乾嘉学术、文学关系甚大,一些逸事佳话又让我们更亲切地感知那个特殊空间孕育的文学生活及其细节,让我们对清代文学与幕府的关系这个空泛问题获得清晰而具体的认知。这样的研究无疑是有价值的,也是当今的清代文学研究十分需要的。看了这本书,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会让我们产生重新认识、理解和评价的欲求。
瑞豪为写作这部论文,在文献上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对乾隆间比较重要的幕府都作了深入研究,故全书在规整的大框架下又有扎实、丰富的细部描述,较完整地勾画出乾隆朝幕府与文学之关系的各个层面。这是我读这部书稿的总体印象。如果硬要说还存在什么不足的话,那可能是有些地方未能对史料作紧扣幕府这特定场域的分析,有时也失之简略。这是近年在年轻学人的论著中经常看到的现象。随着古籍文献的大量影印,检索和搜集资料变得容易了,但如何使用资料、处理资料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这可能也需要随着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的积累逐渐成熟吧。
瑞豪几年前曾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访学,我忝为合作教授,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交流,当时曾听她说在做曾燠幕府的文学,没想到是包括乾、嘉时两朝幕府和文学的研究。我很遗憾没能早一点读到这部书稿,否则参考其中的论述,《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导论谈到幕府问题就可以写得更周到充实一点。不过这点遗憾很快就会因《乾嘉时期的文人游幕与文学研究》的出版而弥补,用蒙叟的话说,日月出矣,则爝火熄与不熄都没什么意义了,呵呵。瑞豪勉之!(蒋寅)
(《乾嘉时期的文人游幕与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