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姚坤森)如何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办馆活力,使博物馆真正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在5月25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表示,在管理体制上,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博物馆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管办分离,赋予博物馆在业务上更多的自主权。
罗静指出,在激励机制上,探索博物馆人事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方面,赋予博物馆更多设计权利。对陈列展览、教育项目、文创产业开发的收入分配,采取对符合规定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的相关办法,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在社会参与上,对传统的博物馆之友、志愿者队伍要进一步加强;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内容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同时,实施“博物馆+”战略,积极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传媒等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利用博物馆资源,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推动博物馆更好地服务基层。”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介绍,推进博物馆与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合作,助力各类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打造,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感,推动博物馆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15分钟城市生活圈,增加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进乡村的频次。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错峰延时开放。
同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增加服务供给。推动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创的开发,鼓励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持续发展。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以直接捐赠、设立基金会等形式支持博物馆的发展。
李宏表示,疫情以来,公共文化通过数字化服务,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要推进博物馆大数据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此外,继续完善理事会制度,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执行机制,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