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意味着盛夏已经来临。
正值初伏前后的小暑节气,天气闷热潮湿,
插画家木壳人的水彩插画《小暑》中,
男孩头顶西瓜皮,俏皮可爱,
手工自制的“简易风扇”趣味十足。
画家将富有夏日特色的元素,以极具想象力的手法组合在一起,
清新的色彩搭配仿佛瞬间驱散了空气中弥漫的热浪。
而在画家刘金贵看来,一场水中嬉戏也是退热祛暑的好方法。
中国画作品《小暑》中,
玉米地大面积的绿色为画面铺就了基调,
经由水车倾泻而下的清泉在乱石间蜿蜒流淌,
点缀其间的人物和山羊姿态各异,与自然景物动静结合,
大面积的留白处理更是为作品增添了清凉之感。
酷热的天气需要做好防护,也得善加利用。
民谚有云:“小暑晒霉正当时”,
家家户户多会选择在这一时段晒书画、晾衣服。
画家戴树良的中国画作品《小暑》对此进行了描绘:
画面远景中,烈日当空,
整齐晾晒的各色衣物和被褥化作斑斓的色块,
成为夏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画面前景则描绘了小暑节气的另一习俗——“食新”,就是品尝新米。
在农村,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
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
而在城市,人们一般会买来新米,与家中的老米同煮。
作品中,孩童面对满桌的丰盛菜肴忍不住伸手偷尝,
大人们则焚香祈祷丰收,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食莲藕、喝消暑粥、烹饪鳝鱼等都是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小暑节气就像一段激昂的曲调前奏,
一点点地释放着热的信号,
引领我们感受即将到来的火热乐章。
作者:姜燕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2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