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歌曲《南泥湾》诞生于1943年,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热情歌颂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的光辉历程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数十年来,南泥湾精神是怎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泥湾儿女艰苦奋斗的?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又有了哪些“不一般”的变化?本期节目向你讲述陕西省南泥湾村的故事——新时代“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
南泥湾村,位于延安东南方向约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陕甘宁边区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物资困难,当时的南泥湾荆棘遍野、人迹稀少,是名副其实的“烂泥湾”。
1941年初,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由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提出的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进驻南泥湾。在此后的近四年时间,三五九旅全体官兵在南泥湾上下一心,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挖了1300多孔窑洞,盖起600多间土房,共开发荒地26万余亩,生产粮食3.5万余石,不仅实现了驻地物资的自给自足,“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还向陕甘宁边区政府交纳公粮1万石。
战士们用双手和汗水,响应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锻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这片红色土地真正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刘宝斋是当时三五九旅九团九连的一名战士,新中国成立后,刘宝斋主动放弃返城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南泥湾,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直至1984年去世。
如今,刘宝斋的儿媳侯秀珍已经76岁,早已从公公的手中接过了弘扬南泥湾精神的接力棒,向前来南泥湾参观学习的人们义务讲解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这一讲,就是30多年,侯秀珍常说,她要把南泥湾的故事一直讲下去。希望听过南泥湾故事的人能受到鼓舞,并使南泥湾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作用。
1998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党中央提出了“退耕还林、绿化荒山、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号召延安人民转变革命时代传承至今的伐林开荒观念,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父辈开荒,后辈种树。当时的侯秀珍,响应党的号召,扛起镢头,到工程一线种树护林。
侯秀珍介绍道:当年村民们种的第一批树苗是槐树。槐树不仅长得快,还能自己不断生出新苗。南泥湾村村民一年接一年地不断种树,使南泥湾的绿色植被不断扩大。这些年,南泥湾没有了洪水的侵扰,山清水秀;国家还向当地村民发放退耕还林补助,大家伙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余年来,南泥湾继续传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村民们挥起镢头,种下树苗,为红色圣地灌溉出片片青山,走出大生产运动的回忆,放眼今天的南泥湾,这里又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短期内实现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新时代的南泥湾村,党员和村民共同拼搏,聚焦村庄特色农产品,积极引入适宜当地土质种植的农副产品种植技术,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南泥湾村“两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带领南泥湾村民试种金银花,联络打通新型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村民们逐渐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载入历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历久弥新,如今的南泥湾村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依靠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在新时代的南泥湾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继续化作村民们勤劳奋进的动力源泉,激励着大家努力将南泥湾村建设成美丽富饶的幸福村!(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