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文化频道> 视觉大观 > 正文
[责编:雷昱(实习)]

镜观中国

来源:新华网2021-08-30 16:28

24小时热图
  • 亚投行成员数量增至109个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 重庆:城乡学校共研教学促发展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

  “我的校长是张桂梅”

  张桂梅(左)在安慰杨丽梅(8月23日摄)。

  8月23日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报到的日子。16岁的纳西族姑娘杨丽梅是今年159名高一新生中的一员。自幼失去父母的她与舅舅一家生活在离学校约300公里车程的丽江市玉龙县鸣音镇。报到当天,杨丽梅在校园里见到了张桂梅校长。了解她的情况后,张老师对她说:“到女高来了,啥也不怕!”

  8月24日,华坪女高正式开课。杨丽梅说:“高中三年,我要再拼一点,考上好大学,将来学成后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大山里的妞妞会唱歌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大槽乡,妞妞们和吉布小龙在户外唱歌(8月6日摄)。

  在彝族家庭里,父母一般把女儿唤作妞妞。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的大槽乡中心小学,有一个全部由女孩组成的童声合唱团——妞妞合唱团。

  2018年的一个课间,老师吉布小龙抱着吉他坐在操场边轻声弹唱。几个女孩循着歌声围坐了过来,跟着音乐一起小声哼唱。“你们想唱歌吗?”吉布小龙问到。女孩们没有说话,眨着眼睛,怯生生地点点头。在小龙老师的鼓励下,音乐教室里的女孩渐渐多了起来。

  大山让远行的步伐变得艰难,这里孕育的音乐却让人变得自信勇敢。通过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创作分享,吉布小龙让更多人看到了妞妞合唱团。今年夏天,妞妞合唱团接到邀请,将去北京参加音乐节。女孩们将唱着歌走出大山,走向更大的舞台。

  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探馆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8月22日,媒体记者在2021智博会展馆内参观裸眼3D展示。

  当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组委会邀请媒体记者探馆采访。2021智博会于8月23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会期3天,600多家企业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展。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飞阅塞罕坝

  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塞罕坝,这颗位于河北北部的“绿色明珠”,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50多年坚持植树造林,用汗水浇灌出绿波涌动的百万亩人工林海。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重庆:“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对公众开放

  8月25日,参观者在“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上观赏体验。

  “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于8月27日在重庆礼嘉智慧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该艺术展运用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方式,形成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交织,组成创新的文化体验空间。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长城“守夜人”

  8月13日晚,李世翔在宁夏银川市境内的三关口明长城考察后,结合资料在做笔记。当晚,他在此露宿。

  繁星点点,夜幕下的土夯明长城静卧在贺兰山下。45岁的李世翔再一次露宿这里,开始了他与长城间的“对话”。

  李世翔家住宁夏海原县。小时候,他生活在县里西安州古城旁,最大的乐趣便是和小伙伴一起爬古城墙、捡古钱币。长大后,他在县城与人合伙经营一家广告印刷店,去乡村做业务时经常能看到散落的古城和烽火台遗址,勾起了他儿时的回忆。

  2006年,李世翔开始系统地研究、寻访长城。他发现,一些隐匿在大山里的长城,在地图上并未记载。李世翔先根据古籍和相关文献,确定长城可能存在的范围和走向,再在卫星地图上搜索,若发现可能存在长城的地方,就带上笔、本子、卷尺和干粮开车前往,徒步进山寻找。

  15年来,李世翔在宁夏和甘肃多地寻访,也驱车去过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地,研究长城的笔记写了三百多篇,拍摄了十几万张照片。

  寻访长城费时费力,为了节省时间和开支,李世翔都是自带食物,睡在车上。夜幕降临,长城的轮廓映照在星空之下,耳边传来阵阵风声和虫鸣,李世翔感到十分平静和踏实。“我感到长城在保护着我,我也在守护着长城。”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太原推进旅游公路建设 为全域旅游按下“快进键”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太原市西山旅游公路(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积极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一条条旅游公路将沿线的景区、公园、古迹等串联起来,还带动了沿途多个村落的旅游开发,形成了一道道“路在景中、景在路上”的靓丽风景线。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秦岭大熊猫宝宝健康成长

  8月20日,陕西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大熊猫丫丫为幼仔哺乳。

  2021年,陕西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丫丫、楼生、正正共产下4只幼仔。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4只大熊猫宝宝健康成长。目前,陕西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人工饲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36只。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瘫痪”医生5年服务4000余患者

  王磊在家中通过网上论坛互动,回复病友的问题(8月23日摄)。

  安静的房间里,只听见缓慢敲击键盘的声音。轮椅上的王磊,一只眼睛盯着屏幕,一根手指回复着互联网另一端病友的“问诊”。

  王磊,39岁,安徽黄山人,自幼学习成绩优异,2011年取得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后进入南昌一家医院神经内科工作。

  2012年的一天,王磊下班回家后突觉身体不适,头晕并伴有强烈呕吐感,随即昏倒在地。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终因大面积脑干出血,导致全身瘫痪,当时的王磊还怀有身孕。

  在父母和医院的帮助下,产后的王磊开始了漫长的康复训练。起初,肌肉萎缩、无法发力的她只能躺在床上。经过6年的肌肉运动和器械练习,如今的她可以坐上轮椅。但因身体原因,她也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医生岗位,赋闲在家。

  从准备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医生到终日与轮椅相伴的瘫痪病人,面对巨大的转变,王磊曾陷入绝望与痛苦。

  “我学医这么久,不能就这样荒废了,我必须做点事情!”

  2016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创建了“花甲论坛”,这是一个关注老年人健康的公益性科普论坛,在这个论坛上网友可查询医学知识,免费进行医学咨询。

  “最开始打字很慢,一分钟只能打两、三个字,有时要花上两个小时来回复一名病友的问题。”王磊妈妈告诉记者。王磊因后遗症,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滴一次眼药水,且只能依靠左眼观看屏幕。凭着一只眼睛和一根能动的手指,王磊每日坚持用4个小时维护论坛,确保病友的每个提问都得到专业的回复。

  “她,身体都这样了,还在论坛上帮助我们,我真的很感动!”患者家属万女士见到一直在论坛上联系的王磊后,忍不住落下眼泪。万女士的母亲患有脑梗,王磊患病前就是她的主治医师,患病后的王磊一直在论坛上帮助她们,给予她们许多治疗、保健方面的专业建议。

  在王磊5年间的精心维护下,“花甲论坛”已有4000多名会员。“以前是医生,现在是病人,我更能体会到病人的心情,能用我的医学知识帮助到别人,就是我的价值所在。”王磊说。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张家界“重启” 驰援医疗队有序返程

  8月25日,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政府门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抗疫医疗队队员向前来送别的人们比心。

  8月25日8时起,张家界市全域均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拆除所有交通卡口,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这意味着,张家界解除关键封闭管控措施,正式“重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各地驰援张家界的医疗队将分批有序返程。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百年鞍钢本钢牵手,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

  8月19日,工人在鞍钢新4号高炉进行高炉出铁作业。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废弃矿山的华丽蝶变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重庆铜锣山矿山公园景象(无人机照片)。

  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曾是石灰岩矿区采石场主要聚集地,数十座巨大露天矿坑遍布山中,森林遭砍伐,耕地被破坏,地质安全隐患突出。

  “那时村里整天灰蒙蒙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马路被大货车压得坑坑洼洼,山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坑,环境破坏实在太严重了。”一名石船镇石壁村村民说。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当地政府2012年将铜锣山采石场全面关停。2016年开始,当地秉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理念,加快开展消除安全隐患、植绿覆盖裸土、保护坑中水体等生态修复工程,同时加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铜锣山矿山公园。

  不少村民开始在景区从事观光车司机、保安、保洁等工作,还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景区人气提升,还带动当地农产品外销,帮助农民增收。自2021年2月试运行以来,该园共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修复治理,这些废弃矿坑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我们正在全力建设集科普体验、休闲游乐、生态健康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变‘废’为宝,化‘坑’为园,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贺兰山下黄河之畔 奏响渔业低碳“绿色交响曲”

  银川市贺兰县渔业公园内的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养鱼基地,一只苍鹭站在光伏板上(8月24日摄)。

  位于贺兰山下黄河之畔的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湿地、湖泊众多,具有渔业养殖的优势条件。当地渔业部门通过改良养殖品种、更新养殖技术、创新养殖模式,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适水产业为依托,探索园区封闭式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在生态建设和绿色渔业发展之间寻求科学平衡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发展,光伏养鱼、鱼菜共生、稻田养鱼养蟹等低碳、绿色、生态渔业模式结合水体循环生态系统、物联网技术形成的低碳绿色渔业种养殖系统已经成为当地渔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降耗节水的典范。

  截至2020年底,贺兰县养殖水域面积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5.8万吨,渔业总产值达6.93亿元,产品销售至甘肃、青海等周边省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