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年画的“味道”
讲述人:湖南省隆回县滩头年画高腊梅作坊第四代传承人 钟星琳
打记事起,年画一贴,就知道要过年了。在我们滩头,年画是祖祖辈辈维持生计的老手艺。多的时候,滩头镇上有100多家年画作坊。
可前些年,市场萎缩,艺人改行,滩头镇上的年画作坊,掰着指头数得清。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长沙发展。我家的年画作坊,传承了100多年。爷爷钟海仙、奶奶高腊梅,都是滩头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和2014年,爷爷奶奶先后去世。眼看着手艺要失传,父亲急白了头。
2016年,我辞去工作,从父亲手里接过笔筒,正式成为滩头年画高腊梅作坊第四代传承人。
我从银行贷款100多万元,加固维修了家里的百年老作坊。有人不理解:“100多万,都够盖新房了。花老房子上,值吗?”我说:“值!”
薄薄一张年画,看起来简单,学问可不少。取毛竹造纸、用梨木刻板、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二十多道工序,道道考验手艺。
就拿造纸来说,要经过砍毛竹、破料、扎料下凼、踩料炒制、抄纸、启纸、焙纸等工艺流程。其中最难的一步是抄纸。长方形的木框在抄纸池里来回两次下水,一“泅”一“渡”,再一“按”一“揭”,纸浆就变成了纸。
“开脸”,是年画制作的关键。点眼睛、涂腮红、描嘴唇、画胡须……为了上手,不知道练了几千回。
老手艺也需要创新。我专门到清华美院进修。美术、设计、装裱……半年下来,既开了眼界,也学会不少新技能。
回来后,我领着一群90后,在长沙、韶山、隆回办传习所、建研学基地、开研学课程,每年接待游客几万人;开电商、做直播、接定制,引来不少“粉丝”,年画和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我知道,路子走对了。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8日 01版)
监制:张宁 廖慧
策划:李方舟 李宜蒙
配音:钟星琳
剪辑:李宜蒙
制作:光明网新闻中心
采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禹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