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清明之趣:万物生长 春意正浓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清明之趣:万物生长 春意正浓

来源:光明网2022-04-03 07:06

  【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

  清明之趣:万物生长 春意正浓

  作者:侯楠楠

  清明将至。在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 ,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作为节气的清明,《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 , 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我国古代先民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鹌 ;三候虹始见。清明节气以后 , 自然界的物候发生三个明显的变化 , 白桐花逐渐开放;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开始出来活动了;由于多雨,天空中彩虹开始出现。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由《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吐故纳新,清爽澄明。清明节气拉开了农民春耕播种的序幕。“清明前后, 点瓜种豆”“清明浸谷种, 勿要问爹娘”等民谚正是黄河流域的农民通过观察气候、物候的变化所得出的能指导生产实践的普遍规律;而“清明动南风, 今年好收成” “清明前后一场雨, 强如秀才中了举”等则更为鲜活,在人工灌溉系统尚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对于年头丰歉的预言有着强烈的自然崇拜意味。直到现在,“清明时节雨纷纷”依旧是一句文学版的“天气预报”。

  风应花期,其来有信。常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最初所指也主要是清明时节的风信。《淮南子·天文训》 云:“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乙, 则清明风至。”“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清明风发号施令,以花红柳绿为春天着色。《荆州记》载,南朝陆凯自江南寄了一枝梅花给在长安的范晔,并让快递员告诉他:江南无别有,聊赠一枝春。仲春时节,人们津津乐道这“一枝春”的情意,也让春日赏花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审美意趣。

  后来,中国先民将踏春郊游的上巳节和不动灶火的寒食节吸纳进来,使清明成为一个节日,其意涵逐渐丰富。扫墓、踏春、放风筝、蹴鞠、荡秋千等作为清明节的活动,形成于唐代,宋时尤盛,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上巳节是传统的踏青节日。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一个上巳节,王羲之邀请朋友们出来玩,流觞曲水之下写了点东西,没想到真的出圈了;寒食节也是比清明更古老的节日。传说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避世于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不出,母子隐迹焚身。后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放火烧山的这一天禁火寒食,几经调整,形成了后来的寒食节。

  清明节钻取新火的传统就来自于寒食节。唐宋时的寒食节普遍为三天,待到清明,禁火结束,人们会用榆柳木钻取新火。寻常人家自行取火,而在皇宫里,取火赐火的仪式就热闹多了。宋代皇家让小太监们在阁门前用榆木钻火,第一个取到火的,赏一只金碗、三匹绢。然后点燃蜡烛,传与百官,以示皇恩浩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即是赐火时的盛况。文人雅士还有用清明钻取的新火煮新茶的雅兴,“且将新火试新茶”,是清明特有的仪式感。

  走出门去,是春的召唤。春色满园关不住,人的心又怎能关得住呢?宋朝时,为了让人能在清明扫墓、踏青, 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期”,规定太学放假三日, 武学一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人们前往野外风景优美的网红打卡地赏玩宴饮,还要用鲜花、柳枝装点车驾,有些富有人家的车马更是锦额珠帘、极尽奢华,还要请些歌舞团作啦啦队,连春游也要渐渐内卷起来。

  这种宴饮往往持续一天,直到傍晚方散。商贾们也借此机会加个班,在集市上售卖“麦糕”“乳酪”“乳饼”等零食,这可能是最早的精致野餐。

  还有更夸张的。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祭扫之后,在墓地里就放起风筝,还比试看谁的风筝飘得更高、更远。

  当然,清明节的祭祀传统向来最为人所看重,也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白居易曾经写过:“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当迁徙变得容易,自我认知逐渐模糊,漂泊感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症候。我们更渴望追寻那种微弱但切实的血脉联结,这使清明扫墓至今仍是中国人颇具生命力的文化情结。

  但是,清明节的表情,是不是矛盾的?黄庭坚讲“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与其说是一种“悲喜并不相通”的无奈,相反,这正是在苦怆与苍凉中找到的一个立足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看起来伤心,可杜牧转头就让小孩子给他指个酒店,饭还是要吃的。

  漫长而厚重的历史中,中国人早就培育出一种苦中作乐的人生哲学,将其融入清明时节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周易中说“乐天知命,故不忧”,死生并不与悲喜直接相连,庄子鼓盆而歌,是对这种心态的一个很好注解。

  所以不必纠结,跟随时节与心灵,任春风拂面,去感受生命之自由。事实上,寻根问祖、追思怀远的文化情结,抑或点瓜种豆、踏春赏花的传统民俗,均出自对生命的感受与尊重。“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生命之欢乐,时隔千年,溢于你我屏端。一朵小花也有自己的想法,一只小动物也有自己的习惯,清明之物候风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共同体认。这种朴素辩证的哲学认知与美学观念,使中国人以一种坚韧的姿态,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抬头仰望星空时,亦怜惜脚下与之共舞的生命。

光明网×敦煌画院 出品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求职招聘忙

  • 沙漠光伏迎“体检” 护航绿色能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5日,春日里的滕州市通盛路小学雷锋广场熠熠生辉
2023-03-26 17:13
2023年3月24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镇凉风生态渔村春意盎然,生态如画。
2023-03-25 22:45
2023年3月23日,重庆万盛,山清水秀的黑山谷景区。
2023-03-25 20:08
2023年3月22日,重庆万盛石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浓浓春意。
2023-03-23 19:14
2023年3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禹越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结合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的实际需求,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膳食营养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为一体,打造适老化、多元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03-23 10:36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03-22 10:42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