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蟋蟀寻凉憩,萤光照夜明
2022-07-07
来源:光明网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有礼有节”栏目将按节气顺序陆续刊载相关科普知识,以飱读者。本期主题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小暑。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有礼有节”栏目将按节气顺序陆续刊载相关科普知识,以飱读者。本期主题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中的“暑”为热,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千字文》中有句:“寒来暑往”。指小暑、大暑与小寒、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出梅又称“断梅”,即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十日后入伏,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俗话说:“热在三伏”。从7月17日入伏,到立秋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段。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习俗
小暑时节,天气变得炎热,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因此,很多习俗都和饮食有关,重点介绍以下几种:
1、小暑头伏吃饺子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2、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3、小暑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4、吃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据传说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
5、小暑“食新”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6、喝羊汤
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第一可以滋补身体;第二“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这样能够增加阳气。
7、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小暑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养生
春夏养阳,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节气到,虽然还未到最炎热的时候,此时降水较多,湿气重,小暑养生需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2、 饮食清淡宜适量
小暑时节多雨、高温,消化道疾病频发。所以,这一节气饮食要注意卫生,不可贪食、过量;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3、 外出防暑备在先
小暑时节容易发生中暑,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4、 贪凉冲凉要谨慎
天热人们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有人喜欢冲凉水澡。这些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小暑诗书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责任编辑: 张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