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处暑:金秋时节话丰收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处暑:金秋时节话丰收

来源:光明网2022-08-23 07:09

  【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

  处暑:金秋时节话丰收

  作者:侯楠楠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据考证,“处暑”一词由来已久,在2000年前成书的《国语》中就已出现,且明确指气温变化。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鹰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陈列如祭祀,然后食用;草木开始凋零,古时“秋决”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农作物开始成熟,金秋丰收的序曲由此奏响。

  处暑节气的民俗多与迎秋、丰收有关。农作物在关键的成熟期,农民“抬猛将,驱蝗虫”、拜土地神,靠海吃海的渔家举行盛大的开渔节。另外,中元节多在处暑时节,因此,祭祖及放河灯也是处暑的重大节庆活动。

  

(点击图片观看动态海报)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秋季给南北方带来不同的礼物。在北方,“谷到处暑黄”“处暑高粱遍地红”,部分早熟农作物如糜子、黍子、白米谷子、绿豆等已经成熟,可以开始收割了。而南方不少地区还在为降雨而焦虑,“处暑若还天没雨,纵然结子难保米”,此时中、晚稻多处于幼穗形成期和拔节期前后,需要大量水肥,如无降雨,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

  在这关键时期,农人最担心的还是蝗灾。明徐光启在《除蝗疏》中谈到传统农业生产要面临三大灾,“曰水,曰旱,曰蝗”。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古代几乎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可以应对,于是农人们便寄祈求神灵驱蝗赐福。驱蝗神的信仰南北方都有,江南稻作区崇祀的神叫“猛将”,其地位与神农、后羿、句芒并列,是重要的农业神之一。旧时,各地除了立庙祭祀外,每年春秋两季还有固定的“抬猛将”活动。抬猛将的壮汉随吹鼓手们去庙里抬回猛将老爷,放在客堂中央供祭,全村都出来看热闹。秋季的“抬猛将”,便是处暑七月半之时,农家还会在田里插五彩三角纸旗,称作“猛将令箭”,寓意猛将下令驱除害虫。

  当然,大家最熟悉的民俗活动还是中元节祭祖。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中元节,南宋临安城,街市商家售卖冥衣香烛及各种糕饼,亦有“卖麻谷窠儿者,(民家)以此祭祖宗,寓预报秋成之意。鸡冠花供养祖宗者,谓之‘洗手花’。此日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坟所拜扫者”。可见在农业社会中,此时祭祖不只是寄托对已故人的哀思,还有向他们预报丰收的意思。

  与中元节祭祖习俗一体的,还有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中元夜将其放在江河湖海之中。萧红在《呼兰河传》对这一习俗有过解读:“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民间还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这样想来,处暑一到,鸭子们就要瑟瑟发抖了。除此之外,菱角、莲藕也正当时。

  很多人说立秋没感觉到凉快,那么处暑呢?处暑之“处”读三声,有“止”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来临意味着暑热天气的结束,气温开始下降,即将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从统计数据来看,超过一半的年份没到处暑就出伏了。民间有时会借用入伏、出伏的说法,把处暑叫作“出暑”,表示从暑热天气中出来了。

  最直观的感受还存在于民谚中。“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期间的气温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处暑时节南北方的气候有了明显差异。北方地区此时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南方却还徘徊在高温中,近期川渝地区甚至达到了40摄氏度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最近,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明显感觉到秋的气息,晚上走在路上,常听见一句“天真凉了”,我们不得不感叹二十四节气的精妙。二十四节气创造了普遍意义上的时间秩序,通过耕作与多种多样的民俗,日常生活在这种秩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舒适的气候与丰收的希望同时到来,《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此时宜顺应天时,忌骄盈、应收敛,只要躬身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

光明网×敦煌画院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求职招聘忙

  • 沙漠光伏迎“体检” 护航绿色能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5日,春日里的滕州市通盛路小学雷锋广场熠熠生辉
2023-03-26 17:13
2023年3月24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镇凉风生态渔村春意盎然,生态如画。
2023-03-25 22:45
2023年3月23日,重庆万盛,山清水秀的黑山谷景区。
2023-03-25 20:08
2023年3月22日,重庆万盛石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浓浓春意。
2023-03-23 19:14
2023年3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禹越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结合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的实际需求,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膳食营养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为一体,打造适老化、多元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03-23 10:36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03-22 10:42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