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白露:正是秋意渐浓时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白露:正是秋意渐浓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07 04:23

  【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作者:王禹欣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处暑之后,秋色愈深,便到了白露时节。

  正所谓一夜白露一场霜。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古有历书所载:“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言:“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礼记》则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昼夜交替之间,凉风带走日渐疏薄的暑气,沁漉的轻冷化作花草树木上的清露,剔透而无瑕。寒生露凝之处,天地间一片清爽,给人带来素净轻盈之感,也翻开了仲秋的序章。

【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白露:正是秋意渐浓时

在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农户种植的石榴即将成熟。新华社发

【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白露:正是秋意渐浓时

在云南省腾冲市,一只豆娘停落在草秆上。新华社发

【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白露:正是秋意渐浓时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镇,枫叶掉落在草丛里。新华社发

【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白露:正是秋意渐浓时

在贵州省都匀市,一只昆虫在花间飞舞。新华社发

  时逢白露,南方金风去暑、北方玉露生凉,一日而四时之气皆备。中国古人将白露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随着空中逐渐升腾起肃杀之气,候鸟启程南飞、留鸟储食过冬。抬头远望、天朗气阔,常可见“雁南飞一行”的旷美秋景。雁阵过处,清风撩拨起人们脆弱易感的心绪。那是“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的静谧淡泊,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开阔苍凉,亦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迈磅礴。咏雁咏秋,皆是借景抒怀。清冷的秋日总让人感怀于自身沉浮际遇,人们便将绵延的秋思安放于白露时节,为她笼上一层纤美隽永的人文气韵。

  这份诗意也蔓延到民俗文化之中。早在古代,民间就有白露时节“收清露”的习俗。《本草纲目》中记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传统时令信仰中,收集清露可用于治疗眼疾。繁重的秋露承托于百草之上,见证着日月流光、岁时荣枯,亦承载着人们对除病益寿的期许、对自然馈赠的感恩。这样好的清露,当以好茶好酒相配。“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白露时节的茶叶经过酷暑的焙烤,退去苦涩稚嫩、生出成熟醇厚,令人唇齿留香。而在湖南一带,每到白露节气,每家每户都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起“白露米酒”以飨众人,回甘中荡漾着人世间的脉脉温情,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构成白露时节和谐安康的民俗文化景观。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世间万物、行流散徙,都有其自身规律;节气便也发挥着确立岁时、服务农耕的作用。民谚有云:“白露遍地金,处处要留心。”白露时节,切不可耽误农时,否则将事倍功半。随着大豆、谷子和高粱等都进入收获季节,农人们纷纷抢收和秋播,及时收割作物、腾茬整地、选种育种,从而预防冻害、保障丰收。东北主产区收割水稻、抢种小麦,西南中稻开镰收获,黄淮海和西北夏玉米正在灌浆,南方晚稻拔节孕穗;更有草木棉花在入秋后渐次开放,绘成一片“促织鸣,棉花盛”的劳作图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种子与嫩苗经过农人栽培、骄阳照耀、雨露滋润,才能结出沉甸饱满的果实和穗粒;人与自然的一切相伴而生,同样要遵循生态法则行事、与天地相参,方能收获生活的喜悦繁盛。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白露前后、风寒秋燥,时令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的休养生息,形成多彩的饮食民俗。《本草纲目》所载:“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故民间有白露吃甘薯的习俗,以防止饭后返酸。在福建福州,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头大、甜度高,能益气补脾、养血安神,因此也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除了细究药理,人们有时也从取名中立意,如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会在白露当天采集名字中带有“白”字的十样草药——称作“十样白”,用于煲煨乌骨鸡汤或白鸭汤,以此滋阴润肺、祛除秋燥。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也随着时序的变换有序运行,演绎成白露时节的淡淡乡愁。

  在四时八节的循环往复中,民俗文化承接着远古的记忆,刻画着文明的灿烂一角。在太湖周边的渔家,有白露祭祀先王大禹的习俗。古籍《禹贡》所载,禹王治理水患、疏通三江,最终在太湖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终使“震泽底定”。因此,每逢白露时节,太湖两岸、苏南、浙北、上海的渔民们会为禹王举办盛大的祭典,献上丰厚祭礼、搭起堂皇香棚,祈求他护佑鱼蟹生膘、一方平安。乾隆年间《太湖备考》所载,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每天都要唱一台戏,分四出、文武各半。“日落西山天已晚,一轮明月照芦花”,《打渔杀家》等剧目广为传唱,歌颂着劳动人民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于乐观进取、公义良序质朴的坚守。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祭祀庆典、舞蹈戏剧,更赋予白露节气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向上的民族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记忆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白露已至,让我们共赏清露晨曦、万物自化之美,用心润泽秋日的静怡岁月。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7日 09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 重庆北碚: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技术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堰商汇”数智亲商服务平台,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18:06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