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0年新增15项世界遗产 细数新时代中国世遗“年轮”
首页> 文化频道> 要闻 > 正文

10年新增15项世界遗产 细数新时代中国世遗“年轮”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10-24 09:31

  2022年5月,在草原春日的映衬下,元上都遗址显现出壮观的景象。新华社记者 彭 源摄

  图为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

  2022年9月至10月中旬,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的稻谷相继成熟,从山脚到山顶,村民们陆续开镰收割。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花山岩画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何华文摄

  梵净山分布着以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和植物,是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图为2022年4月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红胸角雉雌鸟、橙翅噪鹛、红胸角雉雄鸟和松鼠。新华社记者 李 鹤 杨文斌摄

  图为泉州古代七城门之一的朝天门。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摄

  2012 元上都遗址

  2012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依龙岗,南临滦河。元上都遗址由城址(含宫城、皇城、外城)以及城垣外的关厢和城市防洪渠组成,包括城墙、城门、道路、护城河、防洪渠遗迹以及宫殿、寺庙、民居、仓库等各类建筑基址和墓葬群等。

  它完整呈现了元代“夏都”的整体格局与营造特色,是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遗址。

  2012 澄江化石地

  2012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境内,面积512公顷,距今5.3亿年,于1984年被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

  澄江化石地精确记录了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的史实,是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最好的例证。同时,澄江化石具有显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展示了完整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是了解寒武纪早期生物群落结构的窗口。

  2013 新疆天山

  2013年,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申报的新疆天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申报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由博格达、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区域组成。

  位于中亚腹地、远离海洋并被广阔沙漠所包围的天山,展现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温带干旱区山地综合自然景观,具有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美。与此同时,“新疆天山”具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是中亚山地残遗物种以及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突出代表了这一区域由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的生物进化过程。

  2013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013年,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申报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2014 大运河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世界遗产分布在8个省(直辖市)27个城市,由31处独立的遗产区构成。大运河世界遗产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这些遗产根据地理分布情况,分别位于31处遗产区内。这些遗产展示了历史的发展、河道航行景观、水管理技术设施以及与运河相关的城市景观、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大运河直到今天仍是重要的内陆交通运输方式,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2014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线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5类代表遗迹,共计33处,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和古建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2015 土司遗址

  2015年,在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司遗址位于中国西南山区,包括一系列部落领地。土司遗址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古代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

  2016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201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由岩画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个文化景观区域组成,包含38个岩画点(共107处岩画,3816个图像),岩画所在的山体和对面的台地以及约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

  2016 湖北神农架

  201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湖北神农架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具有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1990年,神农架加入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2013年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神农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

  2021年,在中国福建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边界微调程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湖北神农架的组成部分。

  2017 青海可可西里

  2017年,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青海可可西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可可西里申遗项目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覆盖总面积约600万公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说,可可西里一望无垠,几乎没有受到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美景“令人赞叹不已”。这里保存着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完整迁徙路线,藏羚羊可以不受干扰地迁徙。

  2017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2017年,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鼓浪屿岛位于九龙江出海口。该遗产反映了一个复合的现代社区,这个社区由具有多样化的本土和国际建筑风格的931组历史建筑、自然景观、历史道路、历史花园等构成。通过本土居民、还乡华侨等的共同营建,鼓浪屿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现代生活品质的社区。鼓浪屿作为文化融合的独特例证,是多年来文化交流的产物,清晰地反映了几十年间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所形成的有机城市结构。

  2018 梵净山

  2018年,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梵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梵净山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其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拥有4395种植物和2767种动物,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

  2019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和中国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受到肯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第一期项目所在的江苏盐城黄海湿地有超过680种脊椎动物和500多种无脊椎动物,其中包括415种鸟类,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该区域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包括1种极危物种、5种濒危物种、5种易危物种。同时,这里还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迁徙候鸟勺嘴鹬、小青脚鹬的存活依赖地,也是中国丹顶鹤的最大越冬地。

  2019 良渚古城遗址

  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良渚古城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该遗址由4个部分组成:瑶山遗址区、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城址区。通过大型土质建筑、城市规划、水利系统以及不同墓葬形式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制度,这些遗址成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并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2021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2021年,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的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组成部分包括行政建筑遗址、宗教建筑和雕像、文化纪念地史迹、窑址和冶铁遗址以及由桥、码头和航标塔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反映了宋元泉州的海洋区域、社会文化结构和贸易结构。通过系列遗产组成部分,突出地展现了高度整合的区域结构和关键性的行政、交通、生产、交易和社会文化因素。

  (本文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等)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当日,一场以“精致与浪漫”为名的巴洛克室内乐经典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音乐会由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沈凡秀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清馨巴洛克乐团演奏,带来包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等大师作品。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的演出之一。5月1日至25日,以“乐彩纷呈”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呈现27场中外音乐史上的室内乐经典作品演出,展现室内乐的传承与创新。

  •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技术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堰商汇”数智亲商服务平台,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18:06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