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宋辽夏金何以都被称为“桃花石”?(视频来源:中国新闻社《东西问》栏目)
“桃花石”居然是古代中亚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是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国历史时指出:“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
“桃花石”,由此从学术界走向公众。
那么,这个美丽的词汇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代称?近日,中国民族报“道中华”对西域史专家、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施新荣进行了专访。
记者:“桃花石”这个词,最早从哪里来?施新荣:1980年,在新疆阿图什县(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发现了大批喀喇汗王朝(公元840年—1212年)的钱币。专家发现,其中18枚钱币背面铭文中有“桃花石可汗”字样,推测它们很可能是1032年登上大可汗位的苏来曼·本·玉素甫时期铸造的。目前已知的喀喇汗朝钱币中,有约500多枚铭刻了“桃花石可汗”字样。
▲桃花石钱币。(图片来源: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截图)
据考证,“桃花石”一词,早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即出现于东罗马史学家笔下,后又不断出现在突厥、回鹘文献中,汉文材料始见于13世纪初的《长春真人西游记》。
公元1221年,道教全真派教长丘处机应邀一路西行,次年春与成吉思汗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会面。其弟子李志常写下《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录了西行沿途见闻。据书中记载,途经阿里马城(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境内)时,他们看到,当地的农夫也如中原地区一样开掘水渠灌溉土地,但当地人只用瓶器来取水,用头顶着运回家。当他们见到丘处机一行携带的中原地区汲水器皿时,高兴地说:“桃花石诸事皆巧。” 记者:“桃花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它指代中国?施新荣:“桃花石”的含义,学界曾有多种解释。上世纪30年代,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提出“桃花石”为“大汉”二字之转音。80年代,历史学家章巽提出,“桃花石”即汉语“大汗”之意。后有张绪山等学者在此基础上论证指出,“桃花石”意为“大汉”。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田卫疆认为,“虽各有其意,但都是指中国无疑”。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所谓“桃花石”还隐含“伟大而古老”的意思,这应是从“东方强大的中国”的名称引申而来的涵义。所以,“桃花石可汗”也常被用作可汗们的称号,指“古老强大之国的可汗”。 “桃花石”,这个美丽的名称,深刻说明了历史上西域对中原的认识,体现了西域与中原之间的密切联系。记者: 从“桃花石”的故事,能看出历史上西域地区各种政权和中原王朝是什么关系?施新荣: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历史上,西域不同时期曾经存在城郭诸国、行国、封国、王国、汗国、王朝、属国、朝贡国等形态,无论是西域三十六国,还是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王国,以及后来的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都是中国疆域内的地方政权形式。 即便是地方割据政权,也都有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或认为自己是中原政权的分支,或臣属于中原政权。
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汉人被称为“桃花石”。相应地,在《突厥语大词典》里,回鹘人被称为“塔特·桃花石”,“塔特”是指回鹘人,“塔特·桃花石”直译就是中国回鹘人。在喀喇汗王朝钱币上,不仅有“桃花石·布格拉汗”字样,也常见“秦之王”“秦与东方之王”等,生动说明喀喇汗王朝是中国的一部分。
▲《长春真人西游记》刻本。(图片来源:民族文化宫微信公众号)
自汉代以后,历代中央王朝,不论国力强弱,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设置机构行使管辖权。如,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唐朝先后设安西大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宋代,西域地方政权与宋朝保持朝贡关系;元代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1251年在西域实行行省制;明代中央政权设立哈密卫;清代对新疆地区实行更加系统的治理政策,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省,并 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从都护制度下中央派遣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到设立伊犁将军、建省设府州县,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越来越直接,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新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 记者:“桃花石”见证西域和中原关系,蕴含了怎样的政治理念?对今天有什么样的启示? 施新荣:通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并把这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调“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都是这个大一统的组成部分。 这种团结统一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各民族共识。历史上,“大一统”思想不仅为汉族政权倡导,也是少数民族政权追求的目标。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二十四史中,《魏书》《周书》《北齐书》《辽史》《金史》《元史》皆为少数民族政权而写,彰显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认同。
▲国家大剧院上演舞蹈诗剧《天下大同》。(中新社记者 张云摄)
“大一统”作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共同社会理想和政治价值,积淀成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不断推动着各民族交融汇聚为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如今,中华民族日益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受访者简介:
▲施新荣。(图片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官网)
施新荣,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域史、吐鲁番学研究,著有《吐鲁番学与西域史论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修纂委员,《新疆文库》编辑出版特聘专家,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西域研究》《西域文史》《丝路文明》等学术期刊编委。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刘佳 胡俊
作者 | 郭家翔
编辑 | 郭晖
制作 | 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