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部“奇书”何以引发关注狂飙?
首页> 文化频道> 要闻 > 正文

一部“奇书”何以引发关注狂飙?

来源:CMG观察2023-02-06 21:03

  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山川俱载的地理书、纵横奇绝的风俗书,流传至今却少有读者关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五期《越绝书》,开启这部内容扣人心弦却充满谜团的“奇书”“绝书”,用地方志这一全新打开方式,让历史记载与山川河湖中孕育传承的生命轨迹逐渐重合,让古今相通的智慧与热血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

  以越地为视角

  激荡浓缩华夏千百年

  一册册典籍,无声诉说五千年“何以中国”。灿若繁星的典籍之中,记载历史的著作数不胜数。比如记载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的著作,就有《左传》《史记》等多部史家经典。那么,为何《典籍里的中国》会选择《越绝书》?这部书究竟“绝”在何处?

  《越绝书》是一部几乎已被当代人遗忘的“奇书”,大多数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部被众多学者称为“方志之祖”的奇书。节目编导团队透露,总台台长慎海雄曾经谈到他在大学时代的一段经历:当时他在杭州大学中文系就学,经常去旁听历史系大课。一次听到著名方志学家仓修良先生评点章学诚的课。仓先生说,浙江学子如果不读一读《越绝书》,那是终身之憾!

  这句话给慎海雄留下了深深印象。下课之后就赶到杭州古籍书店,淘到了一本品相残破的线装本《越绝书》。一气看完这部并不厚的古书,慎海雄大为震惊!“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子贡一出乱五国”……大量的历史经典,居然栩栩如生记载于此书中! 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一部看似平常无奇的《越绝书》,竟然以越地为视角,将华夏千百年历史激荡浓缩于此。

  大学时读的这部书,令总台台长记忆深刻。在提议策划推出《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时,台长建议关注《越绝书》这个选题。古越人绝地求生、奋斗不息的精神,值得今人传承弘扬!

  《典籍里的中国》总导演卢小波谈到,《越绝书》是节目中首部与方志相关的典籍,导演组本着必须得干好的目标,秉持一定要把方志的独特性、重要性传达给观众的精神,在地方志里找寻各种可能,前后经历了七八个月的创作时间,反复听取专家论证、收集和研磨资料。

  创作过程中,碰到的首要问题是作者不清晰。一度陷入困惑的导演组经过深入思考,得出结论:既然追溯写书人的道路走不通,又没有护书人,那就从传书人的角度入手。节目组和专家经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以杨慎为主要人物视角。

  节目总导演、总编剧左兴说:“《越绝书》记述了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值得铭记的人和事,我们节目就是要告诉观众《越绝书》到底是什么,到底记录了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果然不负众人所盼,第二季甫一开播,收视和好评率完美沿袭了第一季的高起点。而2月4日开播的《越绝书》,更是以史诗电影大片的精美和气势,将吴越争霸惊心动魄的历史经典,精彩呈现于荧屏。 第五期播出前后,9次登上热搜热榜,累计覆盖微博用户超2.6亿人次;第二季豆瓣开分9.0,全平台播放量近9亿次,#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阅读量累计达18.1亿。

  未播先热!这部当代人几乎闻所未闻的千古“奇书”,一下子吸引了海内外网民目光。海内外诸多媒体迅速关注,纷纷报道。截至目前,欧洲华语广播电台、匈牙利联合报、北欧时报等数十家海外媒体对第二季内容的转发和报道,已辐射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再次掀起“典籍热”。

  节目播出后,网友们对《越绝书》一集讲述的“方志里的中国”倍感惊喜。这部在网友口中“即便是历史爱好者也少有读过”,却被很多学者誉为“地方志鼻祖”的奇书,伴着舞台光影穿梭时空,重新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这部被后世评价为“地志祖”的中华典籍,既可以用来稽考古代吴越地区的历史文化、山川形势和风俗民情,又用古人的高超智慧、过人谋略和卧薪尝胆、绝地反击的不屈精神,让千年后的我们依旧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从方志看家乡

  无四方,何以中国?

  地方志,可以说是“一方的古今总览”,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有人说,地方志既是“一方之全史”,也是一地之“百科全书”。

  《越绝书》作为节目中首本与方志相关的典籍,描述的虽然是一个地区的地理风貌、历史变迁和文化进程,但却能以小见大,折射中华民族融合大背景下,不同文化扩散传播生成影响的历程。从远古至今逐渐形成的山川河流、城池道路、陵墓宫殿、农田水利等等,一张张地方的名片,像一块块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拼图,勾勒出一幅厚重悠远的中华文化全景图。

  节目组认为,《典籍里的中国》其生命力在于,不只展现典籍,而是把典籍发展中各种标志性事件进行文化溯源。例如《越绝书》为后世的地方志编纂开创了先河,能够进一步激发我们阅读和参与编修方志的兴趣,让大众增强自我认同“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就是这样历史悠久,而又生生不息”,这份独特性,让观众从每一集中都能得到全新的体验和收获。

  正如本期节目中的铿锵一问:无四方,何以中国?生于吴越之地的人们,能从《越绝书》中看到自己家乡千年前曾经历的风云变幻。我国历来重视方志编修工作,新时代的地方志书,同样凝结着一代代编纂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方志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不负前人、不负今人、不负家乡,也不负中国辉煌的历史。

  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和人民赋予地方志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地方志工作者无上的自豪与荣耀。

  ——崔唯航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央视《越绝书》的播出,不仅使观众对吴越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观众认识了解今天方志工作的重要性十分有益。

  ——卜宪群 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

  (中国的地方志)是弘扬地方文化、记录乡土风情、传承历史记忆、表彰先贤事迹的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化史上颇为罕见,是体现治国理政经验和家国情怀的珍贵遗产。

  ——赵世瑜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

  持续纂修地方志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巴兆祥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

  节目成功传递了杰出典籍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灵魂,激发了观众内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颜越虎 《浙江通志》副总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闪光的思想

  让古今情感同频共振

  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启播仪式的致辞中,慎海雄台长谈到,《越绝书》中记载着自己家乡浙江千年前波澜壮阔的吴越故事,令人遐思万千。 书中传递着的仁义民本思想,至今滋养着这一方土地乃至中国人的精神底蕴。

  节目组也强调,希望从“不那么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出发,在节目中展现一些“小众”典籍,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在思想上的“有容乃大”。例如《越绝书》保存了先秦时期许多珍贵史料,为研究这一时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点,是探索吴越地区文化及其精神形态变迁的关键典籍和重要对象。

  不同的典籍串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典籍里的中国》每一集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典籍本身因为节目有了“对话”的可能。网友们发现了不少已经播出的典籍与人物之间存在关联,提出了“典籍宇宙”的概念。

  导演组回应,其实一开始没想过“典籍宇宙”,是网友们看到之后的自发感受,节目初心是用更丰富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典籍,解决“书是什么书,书好在哪里;人是什么人,人好在哪里”的问题。不过在未来,“典籍宇宙”还有可能继续联动,用更专项的内容、更广阔的维度、更丰富多元的表达,用书中先贤的精神和事迹,推动古今情绪的同频共振,让克己自励、以民为本、躬行仁义等先贤所颂扬的精神,在千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明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杨慎对坐共饮,“一壶浊酒喜相逢”。杨慎感慨:“《越绝书》中描绘着我最神往的历史,有我最倾慕的英雄。”

  作者众说纷纭、成书年代成谜,这部几千年前的吴越地方史志,其间无数英雄人物、历史传奇,经过《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演绎,引发关注狂飙,焕发全新的时代魅力。

  可以预见,不断创新“打开方式”的《典籍里的中国》,能够源源不断地拍下去。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打底,又诉说着这些价值在传承过程中,尤其是在当代的鲜活演绎中,形成的情感共振和精准穿透力——这也是总台文化节目常看常新的源头所在。

  总监制 ▏杨 华 贺亚莉 窦小文

  监 制 ▏徐朝清 卢小波 闫 爽

  主 编 ▏胡姝姝 崔黎黎 张亚东

  视 频 ▏贾 贝 姚岳含

  素 材 ▏汤戈羽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空间音频丨听见春分

  • 春分丨山色连天碧 林花向日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盛开的油菜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2023-02-28 10:00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2023-02-27 11:16
2023年2月24日至27日,山西省第十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中职组医学检验技术赛项,在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行。
2023-02-27 11: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