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川剧耀香江!沈铁梅领衔献演香港西九戏曲中心
首页> 文化频道> 艺术 > 正文

川剧耀香江!沈铁梅领衔献演香港西九戏曲中心

来源:光明网2023-05-01 12:07

  4月28日至30日,受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之邀,重庆市川剧院携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赴港献演,三天时间,带来两场《李亚仙》及一台折子戏专场。

  这是一场堪称川剧天团打造的嘉年华,“三度梅”沈铁梅领衔,“梅花奖”得主王超、胡瑜斌、黄荣华,以及众多优秀演员纷纷亮相,好戏连台。以川剧之名,中国传统戏曲之美又一次闪耀香江。

川剧耀香江!沈铁梅领衔献演香港西九戏曲中心

  美不胜收

  川渝携手,诠释经典《李亚仙》

  “我曾有美目一双人慕仰,辨不清那些世态与炎凉,如今我眼虽失明心却亮,才看透人世间伪善虚妄……向天一声笑,走过这一场,莫道眼前黑茫茫,心中自有一片光……”

  如诉如泣,酣畅淋漓,大戏尾声部分,一段咏叹调回肠荡气,点燃了现场情绪,掌声雷动,不绝于耳。4月28日-29日,连演两场的《李亚仙》令香港戏迷沉醉不已。谢幕时,人们起立鼓掌,久久不愿离去。

  李亚仙的扮演者,是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梅花大奖”得主沈铁梅。男主角郑元和则请到了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梅花奖”得主王超。

  两朵“梅花”一台大戏,被誉为“中国版《茶花女》”的《李亚仙》,首次迎来成渝名家的艺术碰撞。

  以清越、婉转、动听的唱腔,沈铁梅塑造了一个既至真、至纯、至性,又不失自尊、自爱、自省的古代下层妇女形象。她“腔中有人、人活腔中”的声腔神韵抓紧了观众的心,演出如行云流水,高潮迭起。

  4月30日亮相的折子戏专场亦是星光熠熠,彰显出重庆市川剧院人才济济的传承之力。四部戏中,有胡瑜斌、黄荣华两位“梅花奖”得主合作的《长生殿》,有青年新秀陈秋锦、唐纬带来的《打饼》,还有优秀青年演员陈飞、徐超演绎的《醉隶》。沈铁梅与易传林带来的《阖宫欢庆》压轴,将演出推向高潮。

  《阖宫欢庆》是一折体现花旦硬工,兼具地方特色与生活情趣的传统喜剧。1989年,沈铁梅凭借恩师竞华亲授的《阖宫欢庆》等首度“摘梅”。该剧对她而言意义非凡,是荣誉,是传承,更是永远的怀念。

川剧耀香江!沈铁梅领衔献演香港西九戏曲中心

  前缘再续

  三年之约,一波多折终得圆满

  其实,香江畔的这场重庆川剧艺术嘉年华,早在三年之前已经定下。

  “沈铁梅院长是继裴艳玲老师之后,第二位受邀重磅亮相戏曲中心的内地戏曲名家。”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戏曲表演艺术主管钟珍珍说,演出《李亚仙》,最早的邀约是在2017年,原本2019年已经一切就绪,却很快因疫情来袭未能成行,“如今我们在春天相见,一波多折,也终于圆满。”

  香港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2019年落成的戏曲中心占地2.8万平方米,内设宽阔中庭、茶馆剧院、顶层剧院、演讲厅等,被誉为戏曲艺术的殿堂级艺术演出场地。这里紧邻维多利亚港,以国际大都市香港为平台呈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

  钟珍珍与重庆川剧结缘已快10年,“2014年,中国剧协组织‘梅花奖’艺术家来港演出,当时西九戏曲中心尚未建好,我们就在海边搭棚唱戏,艺术家们一人一段折子戏,沈院长唱了一段《李亚仙》,好多观众都快疯掉了,非常喜欢。我还在重庆、深圳都看过沈院长演出,印象深刻。”

  她坦言对沈铁梅的川剧艺术有执念。“首先是声腔,铁梅被称为‘声腔女状元’,实至名归!她在舞台的每个场面都无可挑剔,演唱兼顾了表演,甚至场景构图也心思用足。很多时候我们看戏,如果每个角度拍出来都是美的,那艺术家背后肯定下足了功夫。在沈院长身上,我看到的就是这种一流的艺术。”

  香港观众能听懂川剧吗?“当然不懂。”钟珍珍笑道,“但香港观众很包容,包括川剧在内,内地的京剧、婺剧、昆曲,等等,他们都听不明白,但有字幕就够了呀,欣赏戏曲,字幕辅助了解剧情,更重要的是看舞台、看表演、看身段、看功夫、听唱腔,只要是美的艺术,大家就懂得欣赏,愿意欣赏。”

川剧耀香江!沈铁梅领衔献演香港西九戏曲中心

  观众心声

  美美与共,盼川剧粤剧共发展

  “之前从没看过川剧,现在我感到太惊喜!”香港观众杨文德女士是西九戏曲中心会员,也是一位粤剧迷,“川剧跟粤剧有共通之处,四川话跟普通话很像,加上配有字幕,我看起来并无障碍,非常过瘾。沈铁梅的声腔、身段、表演都让我印象很深,演员美,舞台美,故事也凄美,好几次我都快流泪了。”

  同样抱着“开盲盒”心态赶来的还有观众李廷和,他笑呵呵地说,自己是“冒险”买票以身“试”川剧的,“感受特别好,不但整部戏好看,而且每一段melody(旋律)都很好听。虽然我听不懂,要靠字幕辅助,但剧情非常流畅,也很好理解。过去我不知道川剧,以后会对这个剧种多多留意。”

  90后的陈婉怡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李亚仙》让她感到既新鲜又惊叹,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她,观演前做足了功课,“我知道这个戏的高腔很了不起,很高兴见到了沈铁梅,她是‘三度梅’得主,男主角王超也是‘梅花奖’得主,他们的对手戏实在太精彩,我对祖国的传统戏曲也愈发地热爱。”

  首次观看川剧的澳大利亚观众Matt说,自己热爱音乐,对中国戏曲很感兴趣,因为戏曲总会带来一种别样的观演体验。“今天偶然买票遇见了川剧,它的制作精良,舞美服装很棒,音乐无与伦比,演唱尤其厉害,是一台高品质的演出,听说川剧演员们来自内地城市重庆,我期待未来有机会去重庆看看。”

川剧耀香江!沈铁梅领衔献演香港西九戏曲中心

  香港粤剧名家罗家英、汪明荃夫妇也很高兴,第一次在家门口过足了川剧戏瘾。“我们都是铁梅的戏迷,知道她来香港,我们好开心。三天的演出票都买了,我们每天都会来。”汪明荃说。

  几年前,他们夫妇曾率队赴重庆市川剧院交流学习,看过沈铁梅的戏,“但铁梅拿到‘梅花大奖’的《李亚仙》没能欣赏,所以这次她率队到港,我们一场都不落下,要把戏瘾过足。”

  “所谓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我们中国有300多个剧种,在表演程式、唱腔、语言、基本功都各有特色,传承和保护各地不同的剧种,不是为了超过对方或者怎么样,而是要百花齐放。”汪明荃强调。

  “川剧跟粤剧的确很不一样。”罗家英说,川剧尤其讲究做工,有很多像变脸之类的功夫、技巧,“而且川剧跟京剧也不同,全中国戏曲都深受京剧影响,但川剧保存了更多具有川剧传统特质的东西,那些古老的功夫、传统的绝招,这些都对我们粤剧的传承发展很有启发。”

  他表示,早年川剧名家周企何曾来港演出《迎贤店》与《意中缘》,被报纸评价表演风趣脱俗,做工细腻自然,饶有幽默感,更具含蓄美,不愧为“川剧幽默大师”。后来川剧前辈名家晓艇老师也曾来香港演出、讲课,培养了一批川剧观众。“现在,铁梅又带来了了不起的经典《李亚仙》,我看现场观众都很喜欢。相信假以时日,川剧也能在港收获更多戏迷。期待渝港戏曲界多多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宫辞)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