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希望博物馆可以“承包”人们的生活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希望博物馆可以“承包”人们的生活

来源:光明网2023-05-18 07:00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文旅融合模式越来越受重视,作为文化板块重要一环的博物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专访了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请他向我们讲述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的积极影响。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希望博物馆可以“承包”人们的生活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受访者供图)

  记者:出行火热的“五一”可以说是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鲜活实践。在您看来,文化和旅游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其中,博物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甘洪更: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时尚。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大众的交流方式,已成为展示文化、传播文化、推动文化的重要载体。

  火热的“五一”小长假,博物馆旅游成为大众的重要选择,这既反映了广大民众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体现出博物馆日益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公共文化生活必需品的新常态。

  这方面,我们博物馆一直都在积极回应社会期待,曾策划“小雁塔荐福文化大庙会”“博物馆里过大年”“博物馆之夜”等特色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体验。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以说是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也是打造博物馆活化的重要途径。

  记者:围绕传统文化、文创产品,各地博物馆都在做尝试,其中不乏“出圈”案例,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甘洪更: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新一代消费主力的崛起,具有文化属性和创新性的各大博物馆文创产品无疑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但在新消费趋势下,未来文创产品如何长久“出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搭配多元的表现方式和展示平台,融入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空间,是每个博物馆都要思考的内容。

  近两年,围绕“文物+科技”,我们也做了很多跨界尝试。比如,利用3D打印技术加之流行元素,“二创”了现代唐三彩“胡人腾空马”,用科技让文物重焕光彩;借助3D云渲染、高清文物建模和虚拟空间搭建等技术,呈现沉浸式展览,让观众打破时空限制,感受馆藏文物的魅力;通过数字技术活化还原院藏的清仿元赵孟頫《摹王右丞辋川图》,使文物从展柜中“走出来、活起来”。

  可以说,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是我们需要不断摸索、实践的方向。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希望博物馆可以“承包”人们的生活

文创“唐小西”(受访者供图)

  记者:作为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博物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能提供哪些帮助?

  甘洪更:博物馆作为服务于公众的公共文化机构,本身的经济贡献并不是主要方面,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效益的扩散,比如举办展览、开展文化社教活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在发挥博物馆职能的同时,扩大其文化影响力,再从侧面推动经济发展。

  依托馆藏文物资源,我们已开发了唐小西系列、数字文创系列、传统节日系列、影视剧游戏联名系列等文创产品36类300余种。卡通IP“唐小西”已成为西博文创的“代言人”。同时,我们还通过多途径购买方式来满足大众对文创产品的消费需求,参与线上线下各种文创展会、直播,使文创之美在日常生活中被更多人看到,从而提升大家的消费意愿。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希望博物馆可以“承包”人们的生活

游客排队从西安博物院北门进入(受访者供图)

  记者:让我们说回博物馆本身,当人们走进来时,应该怎样去感受博物馆之美?

  甘洪更: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就要逛一逛当地的博物馆,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在博物馆里,看似不起眼的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千年密码。

  那么,如何逛博物馆才能有收获,才能感受到它的美?我给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一是确定主题目标。博物馆传承几千年的文化,不是一次就能了解全面的,每次去之前先确定一个主题,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比走马观花四五个小时收获要多。二是做好前期功课。提前通过博物馆官方渠道了解开放时间、展览信息和公众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对于确定好的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最好是客观的论文资料,再到博物馆看实物。三是静心体会。在观展或者参加活动过程中,关掉手机、避免打扰,充分享受博物馆带来的文化熏陶。

  文字整理:董大正 梁小凌 问娜娜

  协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洁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欢乐庆“六一”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