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丛芳瑶)“运河孕育了厚重绵长的常州文脉,晚清以后,常州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民族工商业在常州运河两岸迅速崛起。此后百年,让常州在百舸争流中蕴积了敢为人先的底气和直面时代洪流的勇气……”8月15日,伴随着讲解员细致的讲解,记者跟随“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采访团,来到了江苏省常州大运河工业遗址展览馆,探访大运河两岸传统工业的蜕变与华丽转身。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大运河常州段工业分布图。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常州作为大运河穿城而过之地,交通南来北往,商贸活动活跃。自古以来,依托大运河带来的福利,常州农业、手工业生产一直较为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常州利用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人才资源,依托运河布局,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路子,纺织业、粮油加工、机械制造、电力等一大批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第一个崛起的城市”“全国工业明星城市”“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内陈设。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原纺织厂遗存的纺织机。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馆内藏品。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馆内藏品。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发达的工业也让一大批“常州制造”成为明星品牌,金狮自行车、红梅照相机、星球收录机、幸福牌彩电、月夜灯芯绒、常州柴油机等享誉国内外,为这座城市赢得了殊荣。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创意街区内保留的老厂房建筑。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老牌工业企业开始转型,大型厂房、机械设备迎来华丽转身。为了留存运河工业遗存记忆,当地政府在原常州第五毛纺织厂基础上以“保护、利用、再生”理念建设出了运河五号创意街区。
老厂房改造的话剧场。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原先的工业机器已成为纪念馆展品。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走进创意街区的大门,原毛纺织厂的大烟囱和一排排厂房矗立眼前。如今,烟囱里已不再冒出黑烟,厂房内的机器不再轰轰作响,替代这些的是创意商店、餐厅、话剧场、美术馆以及纪念馆。原先的纺织机器被完整保留下来,成为供人参观的时代印记;国营工厂时期工人的工作与生活被逐一陈列,讲述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奋进故事。这里俨然成为一个设备完善、功能齐全、服务全面、氛围独特的文创产业发展平台。
常州工业企业一览。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运河两岸烟囱林立、厂房如织曾是常州工业与运河交织的生动写照。随着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常州大运河工业遗存展览馆等工业遗址的转换升级,大运河两岸再添文旅融合的新地标,而这些带有时代印记与城市记忆的老厂房,也已成为古运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