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门手艺,叫楷木雕刻
起源于山东曲阜,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的来源可大有来头
大家知道《说文解字》吧
里面有一句话:
“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
相传,楷雕技艺最早是孔子的弟子子贡为了报答师恩
用楷木给孔子夫妇雕刻了座像
老话说得好:“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
意思是说,雕刻在古代可是非常有身份的事情。
经过一代代的传承
楷雕逐渐成为孔府向朝廷进贡的珍品
到了清末,楷雕走入民
其中以楷雕“如意”最为常见,象征着吉祥美好
楷雕如意,讲究的是顺“意”造型
选取楷树的芯材
如果遇到疤瘤、虫洞这些瑕疵
工匠们就会因地制宜
把它们变成花鸟鱼虫的图案
让每件作品都独具匠心
雕刻如意时,最考验的是手上的功夫
拿刀的时候,需要心静手稳,才能让线条流畅
至于雕法,有圆雕法、浮雕法和沉雕法
圆雕法是从各个方向依次雕琢,呈现立体效果,多用于八仙造型;
浮雕法是由外至内雕出半立体图案,常用于龙、凤、鹿、鹤等瑞兽;
沉雕法则是让图案低于平面,显得更加素雅,常用于刻吉祥文字。
细雕之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那就是修形
比如这柄《楷雕如意》作品
运用了独特的“锉枝梗”技法:
在如意手柄处,用刻刀打出细如小米粒的眼,再通体镂空雕刻,最后用小锉刀整形。
在沙沙的打磨声中,如意就慢慢舒展开来,呈现出天然枝干的形态,仿佛在向阳生长,很有自然的趣味。
我觉得,传统手艺要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出品人:杨谷
监制:张宁
策划:廖慧 李方舟
统筹/剪辑:张悦鑫
配音:董大正
视觉:董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