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回首2023,这一年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出台“北京大视听”工作方案,依托首都资源优势,着眼“大格局”,统筹“大体系”,抓好“大剧本”,打造“大服务”,深化“大传播”,聚力“大联动”,把握“大荣誉”,发展“大人才”,推动着首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创作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一场贯穿剧集生产全流程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视听领域的无限畅想;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和机遇的方案,更用实践引领作用证明,这是有成效、可推广、能复制的推动我国视听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展现出了影视作品回馈社会的无限魅力。
品牌工程求实效,信心决心促成效
在2023年京产剧的世界里,我们穿越时光,与角色共舞,体验着千变万化的情感旅程,感受着世界的多彩与丰富,更在故事中找寻着真实的自我,精品力度尤为凸显。这与2023年初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提出打造的“北京大视听”品牌工程密切相关。
如何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如何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又如何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更好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这一年里,“北京大视听”品牌工程用行动一次次给予着答案,为行业输出着现实参考。
2023年以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重点文艺精品项目110部,其中涵盖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动画片、广播电视节目、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网络微短剧、网络综艺节目、8K超高清原创作品等,各类视听内容一应俱全,展现了“北京大视听”的广泛覆盖和深入布局。其中,《风禾尽起张居正》《奇奇》等6部电视剧、网络电影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斜项目扶持,《伟大的长征》等11部电视剧入选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这些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展现出了首都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和影响力。
从年初的《情满九道湾》《我们的日子》,到《心想事成》《梦中的那片海》,再到年末的《欢迎来到麦乐村》《鲲鹏击浪》等,一系列题材新颖、意蕴深厚、制作精良的京产剧作品活跃荧屏。
得益于“北京大视听”品牌的打造、创作服务保障的加强、搭建制播交流平台的积极态度,以及提升拍摄服务水平的着力,京产剧这张名片也愈发闪亮。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累计备案电视剧作品121部,占全国489部备案电视剧作品总量的24.74%;1至11月在央卫视频道首播的102部电视剧中,京产剧作品23部,占比22.55%,多元化题材的品质剧作描摹社会、照进时代,树立起了京产剧的新风尚。
“四个聚焦”显“个性”,依托人民做精品
作为生活的调色板,电视剧将平凡的生活点缀得五彩斑斓,让我们在欣赏中品味着生活的美好,而生活中的我们,也成为创作的源头活水,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今年2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在“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会上提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长征、伟大革命精神、重要时间和事件节点、新时代北京,寻找文艺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
2023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电视剧在“北京大视听”的统筹与保障下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良好的表现。展现援外医疗队的奋斗成长和大爱精神的《欢迎来到麦乐村》收视与网络热度均表现不俗,各项热度数据一路飙升,10次位居酷云黄金时段单卫视频道平均收视率第一;讲述青年毛泽东心怀大志、放眼天下、与旧世界奋力斗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故事,激励当代青年人奋斗生活的《鲲鹏击浪》,用年轻化的表达在创新中吸引了大批青年观众。
“北京大视听”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探索多元题材和表现形式,不但丰富着电视剧的题材内容,拓展着创作视野,更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在现实题材方面,多部作品聚焦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凭借扎实故事、多元表达和接地气地呈现当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面貌,引发观众关注热议与情感共鸣。其中,《追光的日子》围绕教育和高考展现教师和学生的人生与梦想;《温暖的,甜蜜的》讲述四个年轻人在平衡责任与自我的路上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故事;《她的城》围绕三位女性的事业生活,描绘了一幅广阔生动的时代都市现实图景;《生命摆渡者》聚焦入殓师行业,体现了这一特殊行业的传承精神和平凡而伟大的意义。
在北京题材方面,京产剧始终在聚焦北京“四个中心”、展现首都“四个文化”和人文风采方面进行着不断探索,收获了观众口碑,展现出新的作为。《梦中的那片海》收视率1.461%,《心想事成》收视率1.578%,《情满九道弯》收视率1.600%,《我们的日子》收视率2.215%……围绕北京中心工作和发展成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动命题策划,组织头部制作机构投入创作。其中,电视剧《心想事成》《一路朝阳》讲述不同行业年轻人在新时代首都的火热奋斗故事;公安题材电视剧《南来北往》以两代铁路公安干警的工作生活书写了忠诚担当的职业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税务题材电视剧《大河之水》刻画了为国为民、砥砺奋进的中国税务人形象。
创新管理与服务,用温度筑精品创作高度
精品力作的持续产出,离不开政策、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的持续支持与保障,少不了提高制作质量、降本增效的创新管理方式。回望2023年电视剧市场可以发现,“北京大视听”工作方案的出台为好作品提供了方向指引、提供了市场保障,也激发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着北京乃至整个文艺创作领域的繁荣和发展。通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促进央地协同、市区联动,深化资金扶持、金融合作、评奖推优、人才激励等政策支持,“北京大视听”的品牌也正从高原迈向高峰。
一方面,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统筹使用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和其他扶持资金,对重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制作、播出加大扶持力度和资金倾斜,有序调控精品创作“供给侧”,丰富优秀作品“播出端”,让好作品的流动之初就顺畅起来。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发挥了扶持资金的综合效能。同时,利用好中央、市、区三级各类扶持资金,与朝阳区合作,支持其尽快出台《朝阳区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并设立朝阳区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央地协同为好作品加持的格局。2023年,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共扶持13类172部作品超1亿元,其中电视剧扶持金额单部超1000万元。
另一方面,通过近一年的发展,“北京大视听”已形成上下贯通、奖推结合的评优机制,通过以奖促创,发挥了优秀作品和人才的标杆示范作用,推动着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在梳理各类行业奖项基础上,瞄准“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把握时间节点,保障重点项目播出,做好宣传推介,为参评做好预热。同时,“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作为全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唯一政府奖,也已初步完成评奖方案和奖项设置,为2024年开展首届评选表彰奠定了基础。
除了政策支持,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还充分利用重点文化活动平台,统筹办好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中国纪录片大会、中国(北京)动画周、中国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等“北京大视听”系列品牌活动,以此打造经常性、深入性、专业性的沟通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和发布创作动态、重点项目,加强资源统筹和衔接,提供更加细致精准的服务,为文艺创作搭建了更好的服务平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条件。以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为例,其不仅助力提升整个行业的创作水平和质量,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也为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并由此形成长尾效应,持续为行业贡献着北京力量。
此外,“北京大视听”还积极拓展电视剧的传播渠道,借助属地优势,打通电视台、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扩大电视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从而有效提高了观众的覆盖率和满意度。
成绩正随着时间渐成历史,但属于京产剧的未来更具期待。2023年“北京大视听”小步快跑的多点开花,也为接下来的阔步前行夯实了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随着创新管理和优化服务的不断升级,更多有高度和深度的“北京出品”及“出品北京”的优质电视剧将盛开在视听文艺的百花园中。在强化行业主体服务意识,营造规范、健康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京产剧也将不仅是北京剧作的代名词,更会成为一种具有北京特色和风格的电视剧作品,使其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和形式,进而充分反映北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变迁,展现首善之区的引领价值。(李雪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