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个“山花奖”获奖作品
20个创作背后的动人故事
中国艺术报记者 邓立峰
1月1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福建省文联、厦门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20个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荣获本届“山花奖”。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20个获奖作品的创作者,他们讲述了作品创作背后的动人故事。
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
民歌作品壮族欢哈《歌路长 情海深》
表演单位: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
表演者:罗凤梅、刘海嘉、潘婷、
姚启媛、韦新琳、农正甫、廖常年、蒋成
壮族欢哈《歌路长情海深》展示了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男女有情人寻情、探情、连情的恋爱场景,表现了恋人之间从初相见时的朦胧眷恋,到等待中度日如年的相思之情,以及追求幸福的美好憧憬。作品通过二声部、三声部演唱的起、承、转、合,呈现了主唱与伴唱之间丰富的情感表达;依靠收放自如的和声进入,衔接、交织、反复强调的张弛有度,彰显广西壮族欢哈演唱形式的艺术魅力。
【编导郑天雄谈创作】从2022年开始,我所任职的广西山歌学会和广西民协共同筹划,推出一部能彰显广西特色的民歌作品。我们选定非常具有“广西味”的歌唱形式——壮族欢哈,来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壮族欢哈是传统的多声部演唱形式,“欢”指唱山歌,“哈”指合唱、伴唱。在壮族“三月三歌圩”中,“以歌传情”“以歌择偶”是最基本的交流技能。在创作《歌路长情海深》的过程中,我选择以壮族“三月三歌圩”寻情、探情、连情、谈情、抒情的恋爱情景为表现对象,用欢哈来表达壮族“千年歌路长,相爱情海深”的主题。同时,我保留了欢哈经典的歌调,新创作了歌词,通过不同的歌调,让大家真切感受壮族“三月三歌圩”的面貌。歌曲演唱者来自广西龙圩、都安、龙州、田东、三江、柳江、马山等县区,其中既有自由职业者、教师、基层文艺工作者,又有农民,他们都是壮族欢哈演唱的名家和后起之秀。
民歌作品《阿依嫫嫫》
表演单位: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文化馆
表演者:王小全、杨俄祖、曲别布前、
乃保色布、冉拉师言、胡海涛
《阿依嫫嫫》根据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普米族婚俗歌谣改编而成。歌谣原始音乐素材分为“让色叶歪”“杠邛叶歪”“几都叶歪”“杠真叶歪”四段式,唱词涵盖了普米族人在生产生活、婚俗礼仪等方面的文化习俗,是一部普米族人的“活态百科全书”。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民族民间歌谣逐渐面临失传。2020年,九龙县文化馆经过三年的抢救性收集、整理和创新创作,将这首歌谣分为高声部、次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四个声部,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来进行演唱,民歌《阿依嫫嫫》也从田间走向了舞台。
【编导海日尔他谈创作】2012年夏天,九龙县文化馆歌舞数据库收录工作提上日程,田间地里开展摸底调查成为常态。民歌《阿依嫫嫫》的诞生正是来源于文化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创新创作。“尊敬的迎亲客啊,你从遥远的东方到来,你用马队驮来的黄金彩礼,堆满了我家整个礼堂……”《阿依嫫嫫》唱词抒意直白,热闹喜庆中将民族婚俗一一道明,充分展现了民族特色、风土人情和时代风貌。
民歌作品《擀毡调》
表演单位:陕西省吴起县民间文艺家协会
表演者:朱强、林醛、陈晓荣、
康旭东、杨浩峰、张明、刘延琛、
白立存、周艳芬、史静静
吴起擀毡技艺是陕西省非遗保护项目。由吴起县民协和延安市民协创作编排的原生态民歌《擀毡调》表现了擀毡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极具原生态表演风格和舞台感染力,节目中,十名演员分别展示了擀毡技艺中的弹毛、喷油、卷帘子、撒毛、洗毡、整形等环节,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擀毡技艺的流程。
【编导朱强谈创作】2008年,吴起擀毡技艺被纳入到陕西省非遗保护名录之中。为了向人们展示独具特色的擀毡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擀毡技艺的流程和文化内涵,在我担任吴起县文化馆馆长期间,我和我的创作团队根据擀毡艺人生产时随意哼唱的曲调、弹毛弓等擀毡器具在艺人劳作时生发的强烈的节奏感,编创出了极具原生态风格的《擀毡调》。我觉得,《擀毡调》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获得“山花奖”,主要得益于它完整地呈现了擀毡技艺的各个环节,并在其中融入陕北道情的风格、劳动号子的律动、陕北民歌的韵味,将擀毡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用情景再现式的表演展示出来,生动有趣。
广场歌舞作品《展宏魁》
表演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闽南跳鼓又叫跳花鼓,传说起源于元代,泉州民间称跳花鼓演绎的是梁山好汉扮演杂耍艺人劫法场救卢俊义的故事。该民间舞种曾流布于闽台之间,有普天乐、梁园跳月、展宏魁、玉楼伡鼓等舞曲名称。如今,原生态闽南跳鼓面临急需抢救保护的现状。此次创作的广场歌舞作品《展宏魁》基于多方文献资料分析与舞姿复现,并在原始鼓谱基础上,将原生态跳鼓舞中人物所持的道具与打击乐有机融合其中。作品为两段体,分别为跳鼓舞的传统复现和跳鼓舞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编导陈雯谈创作】广场歌舞作品《展宏魁》的创作缘起于2019年由我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我从拍胸舞艺人杨德意那里了解到,他的父亲、泉州跳鼓舞传承人杨清端的离世,让他突然意识到要继承父业,从事民俗表演,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跳鼓舞需要两人配合,一人旋鼓一人击鼓,和杨德意父亲一起跳民俗舞的人因失去舞伴不想再跳了。作为一名舞蹈创作者,我意识到有义务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从各方收集文献资料,向学者问询了解相关史实,创作了《展宏魁》。创作过程中,我发现闽南跳鼓虽有人物和舞蹈动作,却没有舞蹈场域图,而场域图在台湾地区仍有保存。幸运的是,来自台湾地区的舞蹈教师林元凯给我们带来了闽南跳鼓的舞蹈场域图,创作才得以推进,这也展现了民间舞蹈让两岸同胞共品人间情味的动人故事。李林老师传承和发展了跳鼓舞鼓谱。创作期间,节目得到了周琼琼、郭峰、杨德意、肖淑萍、周天福、吴润珠、许在生等民间文艺家以及福建省京剧院、泉州歌舞剧院的帮助。
广场歌舞作品《斯玛卓》
表演单位:西藏日喀则市
甲措雄乡斯玛占堆行政村
文艺演出队
斯玛卓是一种注重情绪表现的民间腰鼓舞,均由男性演绎。该腰鼓舞鼓点明快、节奏感强,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其中,所用的鼓是带长鼓把的圆鼓,舞时将长鼓把横插在身后的腰带内,使鼓竖立于左腰。舞蹈时,先由一名卓本(领舞)手里拿着一支捆着哈达的木棒,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热情而奔放。
【演员达瓦平措谈创作】我是来自雪域高原西藏的一名斯马卓舞者。斯马卓是由民间艺人表演的腰鼓舞,作为藏族传统舞蹈文化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斯马卓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2021年,斯马卓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新一代的斯马卓传承人,我们会倍加珍惜这份荣誉,继续用这种传统民间鼓舞传递美好,宣传我们美丽的家乡,祝福伟大的祖国。
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优秀民间文学作品
《陇南·老山歌》
(上下册)
作者:杨克栋
《陇南·老山歌》(上下册)采录内容为流行于甘肃陇南、天水和定西地区的传统二句式山歌,共计14000余首。书中所录作品语言质朴无华、流畅自然、充满乡土气息。作者采录时间跨度较大,所涉生活场景十分广泛,遵循了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规范,充分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观念、情感、风俗礼仪与历史记忆。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文学价值、学术研究及史料价值均较出众,是近年来抢救、保护甘肃原生态山歌的一项重要成果。
【作者杨克栋谈创作】从开始采集山歌,到《陇南老山歌》出版,经历了60多年的时间。1958年我从甘肃临洮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西和县一所国营林场工作。林场常年有数百名工人从事林业生产,其中不乏优秀的“山歌唱把手”。在劳动时,他们面对耸立的大山引亢高歌,渐渐地,我被山歌丰富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深深吸引。从那时起,我开始采集山歌,直到1979年我因工作调动离开林场,前后20余年的时间,我采集了山歌3300余首。改革开放后,我采集的山歌数量逐渐增加,利用下乡工作的机会,我走村串户、留心打听、登门拜访“山歌唱把手”,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加以收集。在我退休之后,从2004年起,我放下手头所有杂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山歌采集工作中。依靠众多“山歌唱把手”和各地文化学者的帮助,采录了大量的山歌原始资料,日以继夜地伏案整理。《陇南老山歌》一书也终于出版面世。这些老山歌都是当地人祖祖辈辈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整理山歌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做刻意的修改和遴选、删减,以保证其本真性和完整性。回顾这60多年采集山歌的漫长岁月,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但想到这些山歌能顺利流传下去,喜悦之情、成就之感难以言表。
《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
作者:杨荣国
《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是第一部全面系统汇总河北段大运河民间故事的作品。书中收入的140余篇作品,是在1000余篇有关大运河的河北民间故事中精挑细选而来的。该书着重突出运河特色和地方特色,充分吸收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编纂思想,吸收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按照科学性、广泛性、地城性、代表性原则,侧重用“方言型”语言忠实记录,尽可能保持民间故事的原汁原味,更好地反应故事的原貌和地方特色。
【作者杨荣国谈创作】2021年底,河北省民协启动《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一书的编纂工作,我们迅速行动,组织大运河沿线市县民协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深入挖掘、采集大运河民间故事。本书共计55万字,收录了140篇传说和故事及部分地域特色鲜明、较有代表性的运河号子。展现了运河两岸人民大众的生活故事、精神追求、情感需求,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对我个人而言,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已有40年,从当初20岁的黄毛丫头到现在两鬓斑白,我自己也从一个民间文艺爱好者成长为河北省民协的负责人。几十年来,我无数次地在大运河河北段沿线的县市考察调研、深入走访,关注大运河河北段沿线蕴含的丰富民间故事富矿。可以说,河北民间文艺事业就是我的根、我的魂、我的生命。
新故事《箭塔村故事集》
作者:卢树盈
坐落于四川省蒲江县甘溪镇的箭塔村因箭塔而得名,箭塔是一座佛塔,已有千年历史,底部被挖空,上大下小,历经两次大地震却屹立不倒,成为村中的“传奇”建筑。《箭塔村故事集》收录了箭塔村中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了箭塔村丰富的历史文化;书中同样收录了大量新故事,彰显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书中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体现了村民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所创造的幸福生活。
【作者卢树盈谈创作】我一直生活在农村,从小就喜欢听民间故事,看历史古迹。我14岁离开学校,1996年嫁到箭塔村。我发现箭塔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因此流传下来很多传说故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正在慢慢消逝。我想把箭塔村的故事传递下去,就开始走乡串户搜集素材,用村里的历史古迹写故事。但我初中都没读完,要写故事很不容易,在写了一百万字的废稿以后,才发表了第一篇故事。在写历史故事的同时,我也关注箭塔村的新故事,辛勤劳作的农民、起早贪黑的小贩、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奋发有为的基层干部……新农村中的各类人物和有趣的故事触动了我的心灵。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创作了以箭塔村历史古迹为表现对象的民间故事和新农村相关故事,出版了《箭塔村故事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助力。
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皮雕《留给春天的种子》
作者:武权
皮雕《留给春天的种子》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秋日里因果实饱满而垂首的向日葵,作品极富视觉震撼力,所要传达的既是一种薪火相传的希望,也是一种义无反顾的责任。《留给春天的种子》以皮革为载体,利用雕塑语言加以创作,同时也结合了多种皮革造型工艺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技艺,是一件用本土材料、本土工艺讲本土故事的作品。
【作者武权谈创作】2019年的一个秋日,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看到路边的向日葵在逆光下变成暗紫色,和橙黄色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那横、斜、竖直的枝干疏密有致地排列着,与向日葵的花盘组合在一起,非常震撼!它唤起了我对人生的思考,我当即拍了些照片。回到家后,我一直想以皮雕展现那震撼人心的场面。我先后绘制了大约十几张草图,反复尝试各种构图,最后终于找到了准确表现它的方式。2023年4月,《留给春天的种子》首次与观众见面,在展览期间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展览现场,我注意到,好多人走近看,离远看,不说话,仿佛是在思索什么,这也许应了那句话:“‘近距离’感受艺术的起点,‘远距离’感受艺术的终点”。对此,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剪纸《潮风百韵·一剪千华》
(一组 15 件)
作者:曾万春、陆汉荣、朱淑平
《潮风百韵·一剪千华》一组15件,以潮州特色建筑“门楼”正面墙体为承载,集潮州千年文脉所蕴含的崇文重教、仁义礼智信等社会伦理规范于一身,通过剪纸艺术讲述林大钦、翁万达、郭子仪、穆桂英等历史名人的经典故事。作品将潮州木雕、石雕、嵌瓷、潮剧、大吴泥塑等艺术元素巧妙融入剪纸创作之中,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潮州文化的底蕴。
【作者曾万春谈创作】潮州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潮州剪纸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将潮州剪纸融入教学体系,能够为学生拓展非遗学习与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为此,在韩山师范学院和广东省、潮州市文联、民协的支持下,我们组建了剪纸创作团队,带领学生走遍潮汕大地,深挖、整理潮州历史文化资源,并用剪纸的形式加以艺术表达。《潮风百韵·一剪千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该作品体量宏大、剪制精细,充分呈现了潮州剪纸的独特技艺和艺术效果。同时,我们攻克了一道道创作难关,对剪纸的技法、配色和展示方式加以大胆创新,创造了潮州剪纸的新风格。作为一名从事民间文艺教学的高校老师,我始终心怀对中国民间文艺的热忱和激情,牢记教育使命,不忘育人初心,我将继续用中国民间艺术这门语言讲好韩师故事、潮州故事、中国故事。
刺绣《法海寺造像系列》
(一组3件)
作者:王丽华
《法海寺造像系列》以真丝为底料,素材源自于北京法海寺宫廷壁画“三大士图”:水月观音、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画像。为了充分表现壁画的内容及特点,作者采用了自创针法“八工针法”,设色雅致、掺色轻柔、变化丰富、清新不俗,克服了丝线易反光的特点,更好地表现出壁画的质感,也表现出了壁画经日久侵蚀后的粗糙感和沧桑感。同时,作者灵活运用乱针、平针、滚针等针法刻画细节,虚实并举,层次分明,明暗对比强烈,空间感强;人物造型生动,轮廓结构得当,色彩饱满,仿佛能让观者感受到安逸、舒适的感觉。
【作者王丽华谈创作】法海寺是明代皇家寺院,寺内壁画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极具时代风格,享誉海内外。2012年秋,我慕名到法海寺参观,当看到壁画“三大士图”时,被其流畅的线条、细腻的画工以及“沥粉堆金”“叠晕烘染”等工艺深深地吸引了,从此在心中埋下了用苏绣来对其加以创作的种子。随着我自创的刺绣针法“八工针法”运用纯熟,我有底气以法海寺壁画进行创作了。2016年3月,我开始创作第一幅作品《水月观音造像》,作品历经15个月完成;这之后,我陆续创作了《普贤菩萨造像》《文殊菩萨造像》两幅作品,最终用苏绣还原了法海寺壁画“三大士图”。《法海寺造像系列》在传承了苏绣经典技法的基础上,拓宽了苏绣的表现题材,随着新技法“八工针法”的运用,也形成了独特的刺绣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核雕《那个年代》系列作品
(一组5件)
作者:田洪波
《那个年代》系列作品,以桃核为原料,利用桃核天然纹理结构构思雕刻,使用了圆雕、浮雕、镂空、镶嵌等雕刻手法。创作灵感来源于“那些年代”的生活场景,以木制小推车、马车、大丰收拖拉机、大拖拉机、“二八大杠”自行车为创作对象,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场景。作品趣味盎然,引人入胜。
【作者田洪波谈创作】《那个年代》系列作品可以算是“十年磨一剑”的创作——从2012年春节前夕下刀雕刻《满载而归》,到2022年创作完成《恋》,“那个年代”系列正好历时10年,完成了一组五件作品。在这组作品中,我雕刻了小推车上满载的年货、驾驶马车的老者和怀抱婴儿的妇人、拖拉机上丰收的粮食、“二八大杠”自行车等等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景观。我一直认为,一名优秀的核雕艺人,必须具备创意思维和足够的耐心。有了好的创意,核雕作品才会有特色,有自己的风格;有了足够的耐心,才能在桃核的方寸之间完美展现自己的创意。《那个年代》系列作品就体现了我对于核雕创作的态度。
竹雕《竹艺西游记》
(一组5件)
作者:周桂新、金英萍
竹雕作品《竹艺西游记》取材自《西游记》的代表性情节,设计了“定海神针”“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火焰山”“功德圆满”五件小作。作品采用一段竹子进行整体制作,不断弯折、移位,再使用圆雕、浮雕技艺进行镂刻,并结合热弯、修整等工艺,构成了丰富多变的内容和形式。作品中,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生动活泼,天兵天将活灵活现,就连细微处的花草树木也被精心雕刻出来,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技艺。
【作者周桂新谈创作】《竹艺西游记》是我与夫人金英萍共同创作的。俗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们都非常喜欢竹子所象征的高洁的精神,在竹雕作品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将自己对于竹子的思考融入其中。多年来,我们深入学习、钻研竹雕传统雕刻技艺,并探索、尝试新的雕刻技法,总是在后一件作品中打破前一件作品的设计理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运用移位的雕刻技法,在一段竹子上“以小变大”“无中生有”,形成了独特的雕刻技法。例如,在《竹艺西游记》中,我们让一段8毫米厚的竹子,在没有任何竹材料嫁接的情况下,变成了30厘米左右的厚度,而作品中细微的花草树木,就来自于一次次弯折、移位后的创作。我们研究新技法,探索新思维,希望以我们的努力传承优秀的民间工艺。坚持创新是我们永远的方向。
石雕《古厝新韵》
作者:杨明
《古厝新韵》利用寿山石雕的艺术形式,以春联、红灯笼等中国传统春节元素来定格时间,将福州古民居中的马鞍墙造型与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元素相结合,刻画稚童燃放爆竹过新年的场景,以表现市井坊巷热闹的过年气氛,由此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新春佳节的浓浓回忆。在工艺上,《古厝新韵》融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技法于一体,层次分明、动静相生,使观众似乎能在欣赏精美雕工的同时,听到天真浪漫的童音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作品绘声绘色,洋溢着新春的祥和气息。
【作者杨明谈创作】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福州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福州古厝正是其标志性的城市建筑,福州古厝具有晚唐风格,竭山顶、马鞍墙,不仅是建筑样式,更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福州人,我从小便在这个城市的各大古厝与小巷之中穿梭,因此,当我掌握寿山石雕刻技术后,我一直想用自己的工艺来表达我对故乡浓烈的情感。《古厝新韵》正是我的一个尝试,作品描绘的是春节时福州古厝张灯结彩、稚童迎春的场景。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石雕作品,让更多人领略福州的城市魅力。
贝雕《龙凤呈祥舟》
作者:金吉
《龙凤呈祥舟》以传统的大连贝雕技艺作为基础,由立体贝雕形式创作,作品长2.1米、宽0.4米、高1.4米,以木胎为里,双色鲍鱼贝为主要材料,镶嵌绿松石、孔雀石、青金石以及珍珠等宝石,气势恢宏、造型精巧。作品将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吸纳其中,袖珍版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等惟妙惟肖,硬山、悬山、攒山、歇山、庑殿等古建筑屋顶的样式也都有所体现。此外,作品中龙凤同体的新式船身也打破了传统船身只有龙的单调造型。《龙凤呈祥舟》是对大连贝雕技艺的创新运用,展现了精妙的构思和独特的创新意识。
【作者金吉谈创作】我的父母都是大连贝雕厂的员工,我的童年就是在贝雕厂度过的,那时厂里生产任务特别重,父母天天加班,放学后,我只能去工厂找他们,等着一起下班。在这一时期,我耳濡目染了解了贝雕制作的技艺和相关流程,为我后来从事贝雕创作打下了基础。后来,我专心跟随身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父亲学习贝雕技艺,每天挑选贝壳,切割、打磨,制作贝雕作品,渐渐地,我自己也有了对于贝雕艺术的独特理解。近些年来,大连贝雕研发出贝壳软化成型技艺,在技术上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具有创新意识的自主设计作品较少。《龙凤呈祥舟》算是我的一个创新尝试,现在看来,它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此次获得“山花奖”,将激励着我未来创作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
台绣《涌》
(一组3件)
作者:林霞
作品《涌》以富有原初性和生命热力的形态、线条无限延展,构筑出一片充满想象的、纯粹的生命世界。工艺上,《涌》实现了台绣艺术的又一次蜕变,以作者独创的“纤艺绣”和立体浮雕的手法,突破了台绣原本的半浮雕形态,以千姿百态的塑形工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作者林霞谈创作】新冠疫情引发了我对于生命和宇宙万物的思考。生命的逝去与萌发,在混沌的沉睡中,在恍惚的将醒未醒之间,悄然上演。朦胧中涌动的生机,交错繁乱中新生的秘密,内在细微的颤动和安宁,那么远,又那么近,那么平常,又那么陌生。我希望通过《涌》这个作品,以针线构造下的情绪、语言,传达这其中的体会与思考。
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
《家乡民俗学》
作者:安德明
《家乡民俗学》通过总结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家乡研究潮流,结合作者及相关同行的家乡田野研究经验,同时积极参考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并全面论证了作者首倡的“家乡民俗学”这一全新命题。作为研究视角,它内在地包含着“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同情理解,理性批判”和“朝向当下”三个方面的意义和规范;作为一种研究立场,它具有突出的比较视野和鲜明的“间性”特征,更有效地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和平发展。
【作者安德明谈创作】对“家乡民俗学”的思考,来自于20多年前我在书写钟敬文先生的传记及个人田野经验总结的两部专著时形成的一些认识,以及稍后完成的首篇相关论文。但追根溯源,我之所以能产生相关心得,又同自己从学士学位论文到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董晓萍、刘铁梁等老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钟敬文先生对我在家乡开展民俗调查研究始终给予的支持、鼓励和指导密不可分。“家乡民俗学”是综合中外民俗学发展史、个人实践经验和国内外相关领域前沿理论进行积极反思、归纳和总结的学术成果,《家乡民俗学》集中体现了我在这方面的思考。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也不时受到多位师友的鼓励和启发,我形成了有关“家乡民俗学”的新认识:它既是研究范畴,又具有视角和立场等方面的意义。这些提炼和总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推进各种通过把熟悉的生活文化事象对象化来展开探讨的研究范式,也能够从民俗学角度深化有关“主体间性”等人文社科领域普遍关注话题的讨论,并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贡献。
《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
(汉文版1-4)
作者:卓么措、李芳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世纪发祥于青海安多藏区,至今仍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热贡艺术包括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石刻、建筑、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态,其中,热贡唐卡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考察,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分别以热贡地区的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斗尕、西合道、更登达吉、娘本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并借助影像手段,梳理热贡艺术鲜活的发展历史,全方位呈现热贡艺术的原生态文化价值。
【作者卓么措谈创作】热贡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早在2008年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我选择的研究案例就是热贡唐卡,也因此与热贡这片土地、精美的热贡唐卡结下了美妙的缘分。从那时起到现在,我执着地以热贡为田野考察点已经16年有余,长期积累整理而成《热贡艺术及传承人唐卡》丛书。热贡艺术的传承载体是“活生生的人”,传承方式是师徒式的言传身教,是典型“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热贡艺术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是将口述史研究方法与非遗保护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强调文化的活态性与原真性,尊重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将“口头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以永久保存的文字形式,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实践。
《神话观的民俗实践
——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作者:张多
生活在云南哀牢山腹地的哈尼族人,在其围绕梯田稻作的文化实践中,有关宇宙、人神、生死、谱牒的根基性观念奠定了山地社会文化传承的基石。本书致力于探索当代中国西南稻作族群民俗实践中的神话世界。通过长期的田野作业,作者将民族志研究融汇于叙事阐释之中,以追索哈尼族人活态神话在当代文化实践中的复杂呈现,并将“母题”实践视为神话的典型存在方式,从而倡导“以观念实践为中心”的神话研究之理论主张。
【作者张多谈创作】我跟踪研究云南哀牢山地区哈尼族的活态神话及其梯田稻作文化已经有13年了。《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的基础是我的博士论文,后又经过近6年的回访调查、大幅修改,方于2022年付梓。我的田野调查地点是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地的核心区。哈尼族人的活态口传文化尤其是神话,既是维系庞大山地稻作体系的文化之根,也是这个边疆山区向“文农旅遗”统筹发展转型的重要资源。哈尼梯田申遗成功11年来,我见证了这片山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乡村振兴的不凡历程。长期以来,研究哈尼梯田的优秀成果很多,但关注民间文艺尤其是口头传统的却很少。我在众多哈尼族师友的接纳和帮助下,克服困难,步步深入哈尼族人的民间文艺世界。《神话观的民俗实践》在神话学前辈开拓的“活态神话”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神话民族志”研究,致力于解决民间文学研究“文学本体”“文化语境”“认知观念”三维融合的传统难题。
《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南通卷》
作者:吴元新
《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南通卷》是由吴元新主编,吴灵姝、倪沈键编著的民间文艺学术专著,是一部关于我国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系统性文化档案的样书卷。《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为民间传统工艺志书编写找寻到一种科学、严谨、规范的书写范式,它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吴元新谈创作】作为全国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唯一没有间断传承的城市,南通有着悠久的技艺流传历史与相关的社会文化积淀,其工艺传承有着代表性,因此我们将南通卷作为全档案书册的首卷。在编撰工作中,吴灵姝、倪沈键等文化档案“元新蓝”团队成员近十年来走遍了南通近千个乡村及农户聚集地,采访了数千位民间蓝印花布的相关人员,抢救保护了两万三千多件流失在民间、濒临消失的古旧蓝印花布实物遗存,详尽梳理了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印染工艺在南通的传承脉络。在书中,我们力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历史,为大家提供一份详实得当、严谨可靠的文化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