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端午节
粽子又双叒叕迎来了每年的高光时刻!
爸妈亲自包的手工粽子
同事“种草”的网红粽子
你最“粽”意哪一款?
01万物皆可“粽”
只要包进去,世界就是你的
端午节的满满“仪式感”中
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粽子口味不断创新
如今“甜咸之争”早已升级
加入老陈皮、鸡内金、桑叶、淡竹叶等
血脉觉醒后的“养生粽”你爱了吗?
靠“吨位”出圈的“七星连珠”大肉粽
单个粽子就有2斤多重
浙江嗜辣“天花板”衢州辣粽
连四川人听了都摇头
潮汕鸳鸯粽
一个让咸甜口味都能心满意足的优秀选手
国家级非遗草编技艺编成的螃蟹粽
号称“包粽子难度天花板”
用野生植物给糯米染色的彩虹粽
堪称粽子界的“颜值担当”
云南小粒咖啡+糯米“组CP”的“咖啡粽”
吃一口就能让早八人“强制开机”
不得不感叹
一个粽子仿佛能包下整个世界
02揭秘粽子的“前世今生”
吃粽子这件事儿
古人早就玩出了花
粽子是怎样诞生的?
“角黍”是粽子的雏形
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的雏形“角黍”。最初,人们根据牛角的形状制成“角黍”,作为耕牛牛角的替代品,用于祭祀。
《说文解字》是最早记录“粽子”的古籍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是最早记录“粽子”的古籍,里面将“糉”(zòng)解释为“芦叶裹米”。
古人夏至吃粽子
先秦时期,粽子大多用来祭祀。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日食粽。”粽子成为夏至节令食物。唐宋之间,端午节日被官方确立,夏至、端午时间临近,夏至吃粽子的习俗纳入端午。
用粽子纪念屈原
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这是端午食粽祭屈原之说的最早记载。
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粽子
江西九江德安县出土过一对南宋的粽子,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粽子实物。
古人吃粽子,都爱吃啥馅儿?
唐代“甜粽”在长安盛行
如今西安的“蜂蜜凉粽”
就是由唐代官府宴会上的
“赐绯含香粽”演变而来
宋代典籍记载
除常见的枣、糖
粽子还可加入松栗、姜桂、胡桃等材料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蜜饯粽”
即各色果品入粽
苏东坡就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作为“北宋第一美食博主”
苏东坡还发明了“东坡粽”
被流放至海南儋州时
苏东坡把白糯米、柊叶、跑海鸭蛋
海盐等结合起来包粽子
↓一起还原东坡粽↓
清代不仅出现了火腿粽子
这时粽子更被赋予了吉祥含义
相传,那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
赴考场前要吃“笔粽”
粽子形状细长像毛笔,谐音“必中”
祈愿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粽子从古至今都是端午美食“C位”
从古至今
各地端午都有许多节令美食
如甘肃的“蒸面扇”、福建的“煎堆”
广西的“叶子饽”等
江浙地区更有“五黄”“五白”“十二红”等讲究
(“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雄黄酒)
但从来没有一种美食
能赢得过粽子的“C位”
你敢信吗?
乾隆的粽子宴上曾经有1276个粽子!
乾隆十八年膳单记载
端午节,乾隆在皇宫
摆粽子供,设“粽席”
皇帝膳桌上摆了1276个粽子
当天几乎不吃其他东西
宫人们用小角弓向粽子盘射箭
射中哪只吃哪只
03粽子美味,也不要“炫”太多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重要的仪式
那你知道1天吃几个粽子合适么?
吃粽子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李青芸表示:
从营养角度来说,粽子具有补中益气、暖胃、去脂降血压、健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但粽子热量高、不易消化,诱发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另外粽子含有不少糖和脂肪,吃太多会导致身体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几率。
老人和小孩、胃肠道及胆囊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些人群要慎吃粽子。
01吃粽子要选对口味
尽量选择少油、低热量的小粽子,降低给身体带来的负担。
甜粽:可以吃,但建议选“能量低且无添加的小粽”。
咸粽:建议偏向鱼虾肉、禽瘦肉等制作而成的粽子,不建议食用香肠粽、腊肉粽等加工肉制品粽子。
02吃粽子要选对时间
建议食用小粽(50克左右),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特殊人群更要减量。
最好在午餐食用粽子,减少同餐主食的摄入量。空腹和睡觉之前(3小时内)不建议吃粽子,会给胃肠增加负担,夜晚食用会影响睡眠。
03
吃粽子要注意这3点
中老年人不宜多吃,不要大口吃,避免误吞或卡在咽喉部。
粽子不宜放得过久,尽量做到即包即吃,加热后再吃。
吃粽子时搭配蔬菜,避免不好消化。
除此之外,其实端午节还有很多
你不知道的秘密!
端午知识小竞赛来啦!
来看看你能答对多少
(温馨提示:用力猛戳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答题开始
全国卷 2024/6/10
2024端午知识等级考试
端午冷知识(全国卷)
考试规则: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端午节的别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下列哪个名称不是端午节的“马甲”?
A. 菖蒲节
B. 女儿节
C. 解粽节
D. 重九节
2.“端午三友”指的是?
A. 艾草、菖蒲和蒜
B. 艾草、菖蒲和雄黄酒
C. 粽子、咸鸭蛋、雄黄酒
D. 赛龙舟、抢鸭子、粽子
3.下列不属于端午习俗的是?
A. 沐兰汤
B. 舞龙灯
C. 避五毒
D. 吃粽子
4.说到端午节,大家自然会想起屈原。那么问题来了,屈原姓什么呢?
A. 姓屈
回答错误
解析:你以为是百家姓呢?
B. 姓原
回答错误
解析:这个应该不用解释吧
C. 姓芈
回答正确√
解析:
其实呀,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是分开的。屈呢只能算屈原的氏,他真正的姓其实是芈,就是芈月传的那个芈。
当然,这可不是我们胡说的哦~根据司马迁老爷子呕心沥血写出的《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屈原是姓楚国的国姓,而当时楚国的国姓就是芈。所以屈原当然不姓屈啦~
D. 姓楚
回答错误
解析:
哈哈,你脑洞可真大!
5.下列哪项不是典型的北方粽子?
A. 红枣粽
回答错误
解析:
这还用解析,一看就选B(北方的红枣粽YYDS!!)
B. 猪肉粽
回答正确√
解析:
北方粽子以甜味为主,有红枣粽、赤豆粽、蜜饯粽等。形状多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口感黏韧,味道清香。南方粽子以咸味为主,有猪肉粽、火腿粽、蛋黄粽等,馅料丰富。
C. 赤豆粽
回答错误
解析:
这还用解析,一看就选B
D. 蜜饯粽
回答错误
解析:
这还用解析,一看就选B
6.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端午节要吃“五黄”。不管你听没听过吧,先答题!我们要吃咸鸭蛋、黄酒、黄鱼、黄鳝以及___?
A. 黄瓜
回答正确√
解析:
别以为黄瓜只有我们现代才吃哦!很久以前的端午节,大家就开始啃黄瓜了!希望借着端午节压压自己的霉运,就像你诸事不顺后转发锦鲤是一个道理。而且最关键的是,农历五月初五正好是黄瓜上市的季节~
B. 黄花
回答错误
C. 黄油
回答错误
D. 随便吃一种黄色食物
回答错误
7.端午时,人们用雄黄、艾草、菖蒲等草药,加上香料缝制成香囊,佩戴在胸前或腰间,主要目的是?
A. 草药与瘟疫毒虫相克,能保佑健康。
回答正确 √
解析:
中药香囊一般采用芳香中药材作为配料,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B. 可以充当钱包,有时也可以放放公交卡~
回答错误
解析:
香囊放不下零钱和公交卡,除非你自己做大一点!
C. 天气热了可以掩盖尴尬的汗味
回答错误
解析:
香囊香味很淡的,没法掩盖
D. 很潮,可以化身这条gai上最靓的仔
回答错误
解析:
现代潮不潮不知道,古代应该是蛮潮的!
8.端午节是从什么时候被定为法定节假日的?
A. 2005
回答错误
解析:
emm,再想想…
B. 2006
回答错误
解析:
很接近啦
C. 2007
回答正确 √
解析: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所制定的。
D. 2008
回答错误
解析:
2008年是第一个拥有假期的端午节。
9.端午点雄黄酒是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请问以下哪些是雄黄酒的功效?(多选)
A. 辟百邪
回答正确√
解析:
古人常将雄黄酒涂抹在小孩的身体上,称为“点雄黄”,雄黄酒点在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但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B. 截疟
回答正确√
解析:
古人常将雄黄酒涂抹在小孩的身体上,称为“点雄黄”,雄黄酒点在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但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C. 燥湿祛痰
回答正确√
解析:
古人常将雄黄酒涂抹在小孩的身体上,称为“点雄黄”,雄黄酒点在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但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D. 解毒杀虫
回答正确√
解析:
古人常将雄黄酒涂抹在小孩的身体上,称为“点雄黄”,雄黄酒点在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但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10.端午节也不会忘记给团团的一键三连,是哪三连呢?(多选)
A. 在看
回答正确 √
解析:
这不是送分题嘛
B. 点赞
回答正确 √
解析:
每篇必点
C. 一键多连
回答正确√
解析:
如此普及知识的文章,一定要一键多连支持!
D. 星标
回答正确 √
解析:
对团团爱了爱了,必须设为星标
怎么样?
一共答对了几道题?
关于端午节,
你还知道哪些冷知识,
小青在评论区等你“炫技”哦。
端午佳节至,粽子飘香时。
愿你生活幸福,
如粽子般甜蜜美满,
愿你诸事皆顺,
如艾叶般好运安康!
◆来源 | 微信公众号“三秦青年”综合整理自央视一套、中国青年报、江苏共青团、河南共青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