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千问千寻大运河丨一幅古画,如何描绘邵伯古镇风情
首页> 文化频道> 要闻 > 正文

千问千寻大运河丨一幅古画,如何描绘邵伯古镇风情

来源:交汇点新闻2024-06-20 17:15

  今天的邵伯是大运河边一座安静的小镇,这里的龙虾在吃货圈很有名,邵伯船闸屡次创下全国内河船闸日船舶通过量的新纪录,除此之外这座古镇并不显山露水,让人很难想象古代这里有多繁华。

  收藏于扬州博物馆的《运河揽胜图》堪称邵伯版《清明上河图》,画家王素以近乎写实的画面,生动描绘了晚清时期运河中船只往来如梭、长桥横跨水面、长街店铺林立的场景,30多艘船、330多个人物定格了让人心往的运河生活印象。

千问千寻大运河丨一幅古画,如何描绘邵伯古镇风情

  运河水面占据了画面中心,水上行驶着各式船舶。其中最显眼的要数三艘三只桅杆的彩色大船,分别为黄首黑尾、红首白尾、青首黑尾,船头两侧均画着圆睁的眼睛,使整条船仿佛昂头翘尾的大鱼。这几艘船的桅杆上方飘着五彩的三角旗帜,其中黄首黑尾船尾楼后还插有四面锦旗和一顶华盖,显示出它的乘坐者并非平民,船上的水手或爬上桅杆或站在跳板上往岸上眺望。扬州博物馆原书记袁淮曾对画面进行过仔细解读,他认为这几艘大船应为货船,当地不少船家把船尾漆成黑色,即市井流传的“高邮黑屁股”。至于为什么漆成黑色,民间传说极多,有说为逃水关税收,有说皇帝下旨免检,清人韦柏森《秦邮竹枝词》咏道:

  旗丁漕运向清淮,顺带邻封宝应差。

  不是粮船黑屁股,那来几辈语诙谐。

  这就说明,当地向京师运送漕粮的漕船,就是“高邮黑屁股。”

  画面上,黄首黑尾、红首白尾两船都落了帆,似乎在随水飘荡,这很可能挡了后船的路,两船后面有一艘体型小了一半的彩船,船舱中坐着两个戴红顶官帽穿黄色长褂的官员,两人手指着前方的大船似乎在商量着什么,船尾两人合力摇橹,船头两人卖力划桨,另有一人一边“咣咣”地敲锣,一边回头对划桨的人说着什么,似乎一边提醒大船让路,一边让船夫加油划船。有一个细节让人忍俊不禁,桅杆顶的旗子向后飘,说明他们在逆风行船,然而船帆却高高挂起,增加了阻力,这种顶风扬帆的举动令人费解又好笑。

  再小一点的单桅船上,都有拱形或方形的棚屋,两侧开有窗户,乘客透过窗户向外观望。而不带桅杆的棚屋船多停泊在岸边,船娘站在船头,招手张口,似乎向岸上的乘客和运货者招徕生意。再小一点的船则不带棚屋,船夫站在船上用一只桨划船。最简陋的要数竹筏,竹筏边四只鱼鹰在捉鱼,渔夫伸出网兜准备接鱼,竹筏上竹篓倒扣,似乎在防止鱼鹰回到竹筏上偷吃。

  邵伯段是大运河上最古老的一段。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邗沟,连接起自然湖泊,其中武广湖就是邵伯湖的前身。邵伯真正成为集镇并为人所知要到东晋,谢安在此筑埭使当地旱涝保收,造福于民,人们把他比作辅佐西周王室的召公,将此地由甘棠改名为邵伯。邵伯一直是运河上的重要集镇,文天祥抗元路过邵伯写下“我有扬州鹤,谁存邵伯棠”的诗句,乾隆南巡路过邵伯时写下“太傅堤存绿水浔,惠方召伯颂棠阴”。袁淮介绍说:“邵伯位于扬州与高邮之间运河水湾处,离扬州约25公里,离高邮约30公里,是行船一日途中休息补充给养的最佳地点。”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的4处古码头中,有一处就有乾隆题写的“大马头”。

千问千寻大运河丨一幅古画,如何描绘邵伯古镇风情

  邵伯闸

  由是观之,邵伯虽然不是扬州、淮安那样的大型水陆都会,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运河集市,并因此而热闹非凡。《运河揽胜图》中,画家王素仔细地描绘了街肆的拥挤和货品的丰富。画面正上方有一座横跨运河的长桥,桥上左侧有个头戴官帽的人骑着高头大马,从左往右行,差人打着伞盖紧随其后。桥上右侧有个官员坐着轿子,轿前有两个差人开道,最前面还有个穿长袖的男子,身后也有仆人打着伞盖。然而两人相遇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桥上共搭了8个商贩棚架,商贩卖力地向路人叫卖着,不仅如此,棚架间有套圈地摊,两个孩童正在掷圈游戏,棚架间有修鞋匠,并腿坐着给皂色长靴上底拉线,此外还有挑担的、提包的,官员和平民们在熙熙攘攘的桥上挤挤挨挨,充满了生活气息。

  桥左侧除了挂着腿肉的店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官办驿站,围墙院内两杆长杆上飘扬着黄旗,屋内一人穿官服,两人着差服。岸边河里立着高脚屋型的店铺,一间里一位女子临窗而立,一间铺内两人对坐。

  桥右侧的长街上更是摩肩接踵,卖肉、卖水产、卖瓷器、卖包子面条的店铺鳞次栉比,男妇老幼穿行在街道上,食客坐在酒楼上伸臂划拳,令人目不暇接,光摊点和担贩就有挑木桶的、挑竹篓的、挑柳筐的、挑簸箕的。在一间理发店里,三个师傅正在为客人服务,一个剃头、一个捶背,还有一个掏耳朵。就在街道尽头靠近运河码头的地方,有一座戏台,戏台后方是打铙钹、拉二胡以及操持各种乐器的乐队,前台一位穿红衣戴长翅帽的演员似乎正在在扮演加官进爵的“跳天官”,他身后还有一位穿蓝绿长袍的演员正在候场。

千问千寻大运河丨一幅古画,如何描绘邵伯古镇风情

邵伯闸 郑翔 摄

  这幅画充满了市井生机的蓬勃活力,看着画面,仿佛就可以听到各种叫卖声、讲价声、扁担的嘎吱声、划拳的行令声、人们在街头相遇的招呼声、甚至还有怕撞上而打招呼的借过声,看似杂乱无章,却充盈着生活的韵律。

  有人把这幅画描绘的景象称为战乱年代的“桃花源”。袁淮告诉记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军队攻克扬州,画家王素迁居邵伯、郭村,逾年重返扬州。邵伯是水陆交通枢纽,但太平军因水军战力薄弱,并未攻打邵伯,使这座千年古镇免受战祸牵连,街市的太平繁华,也为王素的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留下了难得的扬州地区市井风情。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幅画,还要感谢另一个人。这幅作品于20世纪初流落日本,又从日本流至英国。2007年在英国苏富比拍卖行出现,旅英的扬州收藏家钱伟鹏购得后,两年后以原价转让给了扬州博物馆。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当年的运河已变成了现代化航道,跑起了2000吨的大船,运河两岸也不复画面中描绘的传统生活,然而那时的民俗风情,却化作人们梦中水乡的图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技术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堰商汇”数智亲商服务平台,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18:06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