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刘醒龙:没有了文学的初心,创新的能力也会失去
首页> 中华读书报 > 正文

刘醒龙:没有了文学的初心,创新的能力也会失去

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2024-08-14 14:27

  刘醒龙,生于古城黄州,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作品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和华表奖等。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凤凰琴》《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天行者》《蟠虺》《听漏》、长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如果来日方长》、长诗《用胸膛行走的高原》等。多部作品译成英、法、韩、日、越南、印地、阿拉伯、波兰等语言。另有《刘醒龙研究》(共五卷)出版。

  这是只有刘醒龙才能完成的“青铜重器”。

  “在历史面前,最能体现王者之气的青铜重器非鼎簋莫属。在辉煌的朝代,青铜鼎簋会让这种辉煌更加灿烂。在衰竭的王朝,青铜鼎簋会将这种衰竭衬托得更加残败。”从《蟠虺》到《听漏》,关于青铜重器的长篇小说,刘醒龙已经写了两部,差不多70万字,直到写出上面这几句话,他才对青铜重器有了较深的体察。

  我们看到的青铜重器只是一个物,在考古人眼中却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蟠虺》出版后,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曾邀请刘醒龙到枣阳一处考古发掘现场,正赶上一只用于日常烹饪的青铜鼎出土。这是刘醒龙第一次亲眼看见残留在楚鼎上的三千年前的人间烟火,头一回感觉到威严的青铜重器也可以无比亲和。

  1

  中华读书报:青铜重器承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题材厚重神秘,但是您的写作并不沉重,相反,有很多知识性趣味性。《听漏》出版后您做过一场直播,读者发现您其实也是一个有趣的作家。

  刘醒龙:不但做过直播,也拍过几个短视频,都是头一回,觉得挺新鲜,也很有趣。说什么事只需直截了当,大白话来,大白话去,就像碰上一个谈得来的人,你来我往,不挑词,不用字眼,与居家过日子差不多。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轻松自然,容易让人接受。难处则是,万一碰上的一些看稀奇的,俗话说是打野的人,只是看看作家长什么样,说了也是白说,流量越大越像洪水过境,看上去有股子摧枯拉朽的潮流,落到实处的只是一种走马观花的风景。

  变着法去影响别人、吸引人来读书,动机是没有问题的,重点是效果。甚至不是让人来买书,而是书到手后的认真阅读。不是像那些“剁手党”,看着别人下单,自己也忍不住下单。东西收到后,却摆在那里连包装盒都懒得去拆。文学偶尔可以掀起某种潮头,更多时候还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润物无声。

  中华读书报:您如何看待这类新媒体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刘醒龙:在北京时,一位做短视频的朋友来拜访,说起当下这一行的市场规模在四五百亿,未来有可能达到五千亿。受影响最大的是影视界。去年底与将我的中篇小说《秋风醉了》改编成电影《背靠背 脸对脸》的黄建新导演对话时,他也曾提到这一点。至于文学,不会有根本性影响,无非有人也想弄点快钱,才会入行。

  一两分钟的短视频,宛如老一辈欣赏的茶余饭后的说唱艺术。茶余饭后总会有供人消遣的某种流行,文学是向人们提供精神生活的正餐。正餐就要有正餐的品相和质量,小吃点心的口味再好,也只能作为佐餐之用。

  2

  中华读书报:2014年,您以曾侯乙尊盘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蟠虺》出版。今年,作为青铜重器系列长篇第二部的《听漏》出版,相距正好十年。为什么对青铜重器下这么大功夫?

  刘醒龙:概括起来,一是小说人物有生长性;二是有兴趣、有储备;三是各方面的要求。写完《蟠虺》,我以为把自己的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还有很多可写。

  湖北省博物馆离我家只有一站路,我不知进去看过多少次,从没有被谁认出来,偏偏2004年那一次,一位与某作家同在某大学夜读班读书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认出来了我,自告奋勇地领我去看摆放在角落里的曾侯乙尊盘。第一眼就被迷住了,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个念头,觉得可以将它写成一部小说,从此开始全方位留意这件国宝中的国宝。而对青铜重器的关注,是在写作《蟠虺》之后。相比从殷商开始的青铜文明,两周时期的青铜重器所承载的东西更多、更重、更复杂、更有文学性。

  中华读书报:小说题为《听漏》,写听漏工曾听长,实际上也是听历史和考古之漏,甚至生活之漏。这个意味深长的题目是一开始就确定了吗?

  刘醒龙:用“听漏”二字作为书名,首先是其音韵的魅力,当然,还有它蕴涵的神秘与神奇。听漏之意,可以理解为我用感官发现了历史的破绽和现实生活的破绽。书中有一段话说,“漏水的地方总漏水,不漏水的地方总不漏水。就像贪官到哪里也要贪污,清官到哪里也是青天,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听漏的意义,也是要听人和听事。

  中华读书报:我知道您一般不列提纲,那么这样的长篇创作,是否也要事先大概考虑结构和故事走向?

  刘醒龙:以青铜重器为写作对象,是20年前起的念头,当年的考古和文物,几乎进不了社会上的话语体系。文学创作讲究的是沉淀积累。1862年雨果写成《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冉·阿让因为偷一块面包给小外甥,最后被判19年苦役的现实情形,在1846年就亲眼看见了。2004年,我关注到曾侯乙尊盘,2014年才写成《蟠虺》;2014年开始构思《听漏》,2024年才写成出版。在文学界,极少有将热度一点也不减的事物及时写成作品而成为经典的。即便有灵感,也需要像种子一样埋藏在沃土里,等待时机生根发芽,经过季节的考验,才能开花结果。很多时候需要将一颗冰冷的种子放在心里,一点点焐暖焐热,经过漫长的滋养,才能得到想要的收获。

  写作就是这样,种子一旦开始发芽,就会自己生长,除非斩草除根、斩尽杀绝,都会长成内心想要长成的模样。《听漏》的不少人物都超出原来的设计,硬是走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很惊讶,但我也明白,这说明《听漏》中铺垫了足够的沃土,供给他们独立自由地生长。

  中华读书报:小说融入了很多考古和文物知识,正契合当下的考古热。各类知识巧妙地嵌入小说,读来却不觉得是小说家在掉书袋,您是如何做到的?

  刘醒龙:知识不等于文学,文学必须有知识涵养。这个问题是一切文学作品必须面对的,写考古的小说,也属于文学范畴,那么也就无法例外。

  中华读书报:通过马跃之、曾听长、梅玉帛、陆少林等有故事的人物,小说把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物身上的谜团和历史联系起来,在破解悬念中层层递进,让人欲罢不能。您打通了历史和现实,在处理二者关系上也游刃有余,在整体创作中有没有让您觉得哪一部分是比较难把握的?

  刘醒龙:这是个好问题。今人与古人,现实生活的活色生香与青铜器物的无情无感,怎么看过去都是没办法凑到一块的,更别说将其组织到一部具有鲜活趣味的大作品中。如果说作家身上具备某种常人所没有的超能力,也就体现在将毫无关系的两种事物“打通”,再令人信服地黏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方便流传的文本,揭开不曾在社会生活中抛头露面的文化面纱后面的人性隐秘。

  在这个过程中,难点在于有没有看到考古专家没有看到的,特别是像曾侯乙尊盘、九鼎七簋等国宝级的青铜重器,经过多年研究,考古专家绝对不会留下非专业人员也能看出的破绽。无论如何,相对人类强大的想象能力,个人的才华都有局限性。在考古专家人员眼里,器物认定的最高标准是时间。在作家这里,认定的是器物存在的空间,是青铜器物所承载的王朝更迭,汗血长河。从这个意义上讲,从考古专业里分离出文学元素是最难的。

  3

  中华读书报:有人觉得获大奖对作家是个考验,确实也有些作家获奖后创作出现了停滞,但这个问题在您身上不存在。创作几十年,您的写作一直在不断自我突破,即便获了鲁奖、茅奖等各种大奖,近几年的《蟠虺》《黄冈秘卷》《听漏》,从题材、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乃至语言等各方面,您都有突破。怎样保持这种创新能力?

  刘醒龙:自我突破与创新能力是生命力的显著体现。见到有新闻说高考“钉子户”,十几年来年年参加高考,按说高中课程是有标准的,在不变的标准下,经过连年努力,成绩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小说写作差不多也是这样。好小说肯定有无形的标准,从现代小说出现以来,这个标准就一直存在于小说天地中。

  茅奖和鲁奖可以算作是一种标准。作家获奖后,创作出现停滞,不是获奖造成的,而是创作的总体能力有些问题。科举时代,那些寒窗苦读数十载,到老也考不上童生的人,不是用功不够,而是心力不达。在文学中,或许还有获奖后想得太多,不再全身心投入文学了。创新能力不是刻意保持就能做到,然而没有了文学的初心,创新能力肯定会丧失。

  中华读书报:您本人和您创作的小说,都让我觉得有一些神秘色彩,《听漏》更是如此,比如曾听长、马跃之、小玉老师等等都是很神秘的,神秘感让小说有了韵味和灵性。这种神秘的特点,是否和地域有关?

  刘醒龙:灵性包含的东西很多,有抒情浪漫,有灵动雅致,有新颖放浪,最少不了的是玄妙与神秘。说楚人好巫,一般人理解为是装神弄鬼的巫术。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巫是古人对世界最高水准的认知,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高科技。在青铜冶炼与制作上,好巫的楚人足以傲视群雄。楚人喜好的巫还包括最高水准的艺术,曾侯乙编钟是音乐史上的奇迹,曾侯乙尊盘也可以说是雕塑艺术的奇迹。楚人好细腰,春秋五霸中的另外四霸、战国七雄中的另外六雄都不理解,纤纤细腰有什么好处,耕种渔猎、沙场点兵,看上去就比膀大腰圆的人弱小许多。细腰的艺术之魅,却是千百年来最美的诗性。这也是屈原只能生长在楚野上的主要原因。

  考古工作和文学创作,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意味。文学创作也是这样。人生当中,那些人人心中都有、个个笔下全无的状态,在一般人眼里百无一用,却被作家写成令人刻骨铭心的经典。考古工作与文学创作的缘起,在“无中生有”这一点上,实在太像了。

  中华读书报:《听漏》里有一条血脉线索:曾听长、陆少林和梅玉帛的身世谜团最终揭开,都各自找到了父亲。小说这么处理有何用意吗?

  刘醒龙:两周时期最了不起的人文精神是春秋大义。后人说情义时,在背后支撑的文化伦理也是这些。《听漏》有一段闲笔,“武汉三镇的骗子都是文骗,不像其他地方的骗子,文的不行就来武的。武汉三镇的骗子还有点荣誉感,一旦被当众识破,就会觉得自己水平不够高明,发一声哄笑,赶紧走人”。情义之事不只是高山仰止的高大上,而是溶解在人间烟火中,哪怕是街头巷尾的小骗子,在行为举止上也有所表现。

  书中人物王庶说,“你们那一代人的爱情能扛起青铜重器,我们这代人的爱情只能背个爱马仕包”。对时尚的年轻女孩来说,这种理解也是在表达一种情义。在马跃之和曾本之那里,荣誉的天花板明明就在眼前,闭一闭眼睛,低一低头,就能触摸到,在关键时刻,毅然选择抬起头,睁大眼睛,告诫自己这些是不可以越雷池一步的红线。“世上最大的骗子是自己骗自己”,对自己而言,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情义。

  4

  中华读书报:小说中两个词频繁出现,一是僭越,二是嫡庶。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僭越的问题? 同时白露节气也反复出现,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刘醒龙:在二十四节气中,我特别喜欢白露,为此还写过一幅书法,“九九红叶秋事,清清白露文章”,挂在客厅里。在为《听漏》选一个时间节点时,我不由自主地选择了白露,其中还有间接地瞄着春秋的意思。

  2014年《蟠虺》出版后,在与何言宏的对话中,我曾经说:“在思想文化的激辩背后,还有最不能忽视的人格操守。很多时候,是需要说出诸如‘我错了’一类的话语,就像小说中的曾本之那样,一旦承认自己有错,便使自身升华起来。相反,因为说不出这话,或者不想说出这话,不得不借助思想文化之外的东西,这种人格的失败是很可怕的。”

  春秋战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用现在的话说,那个世界里简直是稀烂。正是在这种稀烂的世界里,知识分子的风骨与品格才显现出来。齐国重臣崔杼杀害齐庄公后,要求太史将庄公写为患疟疾而死。太史坚持记录了“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的真相,恼羞成怒的崔杼杀掉太史。太史死后,其弟继承职位,仍旧简书“崔杼弑其君光”,又被崔杼杀害。接下来,同为史官的小弟弟仍旧不肯篡改史册,崔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放过他。

  《蟠虺》全书完结处是我写的一首赋词,最后有几句话:“今世凝华,古典青铜。那朝秦暮楚之徒,不过是买椟还珠,纵然上下其手,难抵董狐一笔,终归画龙不成反变虫。为寒则凝冰裂地,为热当烂石焦沙。爽拔不阿者,最是奇葩龙种! 苍黄翻覆,霜天过耳,且与时光歃血会盟!”《听漏》也写了一道赋词,有说:“尘满面,霜满鬓。风又阵阵,雁又阵阵。一朝落尽江城雪,三镇全是负心人。两江尚可同帆去,四岸空对水流云。”这几句话是对时下的感叹,对比太史三兄弟和同为太史的董狐,今天的我们要更加努力才行。

  中华读书报:您如何看待细节之于小说的重要性?

  刘醒龙:前几年我去陕西看路遥生活过的地方,情不自禁地写了一篇《人生的细节在哪里》。路遥的《人生》问世时,我认识的年轻人全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后来却怎么也记不起到底是哪些文字令人如此悲怆。重新翻阅《人生》,这些感动又有浮现。在路遥生活过的那条山沟,我突然明白过来,《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细节,如同将一个人吃的热干面,做成让上千人同时开吃的热干面,味道还是热干面的味道,影响力和感染力却放大一千倍。或者相反,将一个普通乡下男人最珍贵的青春,一点一点地撕成碎片,用力抛向天空,再无声无息地飘落在深不见底的黄土之中。

  在小说界,将人生写成唯一细节的《人生》是一个巨大的例外。人们不可能再读到第二部这样的作品。这也极大地提醒写作者,小说艺术就是细节的艺术,没有细节如同人没有五官。好的小说,哪怕将其撕成碎片,只要细节在,作品就会长久地活下去。

  中华读书报:接下来有什么写作与生活计划?

  刘醒龙:2023年年初,我感染新冠比较重,在医院住了20多天,体重掉了九公斤。从医院回来,首先调整日常秩序,将增强体质摆在第一位。第二位是尽可能多地与家人相处,只要她们开心,我愿意陪着追“玫瑰”剧。写作自然还是重中之重,因为是重中之重,再动笔时就更加谨慎。

  接下来肯定是写一部算一部,努力写出对得起孙辈的文字。在写出新文字之前,我会再到一些考古遗址现场看看,希望尽早写出大家开始念叨的青铜重器系列之三。

  栏目主持/采写:舒晋瑜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女队首夺“消防奥运会”冠军

  • 江苏无锡:大运河畔非遗续传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2024-08-27 10:35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