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丨被誉为“地下水长城”的坎儿井有何奥秘?
首页> 文化频道>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被誉为“地下水长城”的坎儿井有何奥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8-16 19:13

  提到吐鲁番,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千百年来,吐鲁番能够种植葡萄,能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坎儿井的功劳功不可没。作为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有“地下水长城”之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山水间的生态智慧》,让我们一起到骄阳似火的“火洲”吐鲁番,去感受坎儿井带来的清凉和生机。

  总台央视记者王晨:现在正值吐鲁番葡萄成熟的季节,行走在整齐的葡萄架下,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散发着阵阵“果香”。而走出葡萄架,迎接我们的是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酷暑。作为中国最炎热干旱的地方,吐鲁番的气候条件本不利于发展农业。但这里却 被誉为沙漠中的绿洲,中国的“瓜果之乡”,造就这一奇迹的是一种适应极度干旱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

  吐鲁番盆地夏季酷热难耐,年均降水量仅约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自古便被称为“火洲”。尽管这里河流匮乏,地下水却十分丰富。

  这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看上去毫无生机,但实际上它的地下就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来自天山的雪水,在山脚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路程,流到这里,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主要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这四部分组成。它虽然叫做井,实际上却是一条水渠。其中暗渠就是地下渠道,明渠是地面渠道,涝坝是蓄水池,而竖井就是修建坎儿井时的施工井和通风管道。从高空中看下来,这一串串竖井宛如洒在茫茫戈壁上的珍珠项链。而在井下,涓涓泉水流向村庄和农田。

  经过科学测定,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中,最古老的修建于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初年。而据部分专家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吐鲁番就已经有了坎儿井的身影。吐鲁番坎儿井在清代迎来了第一次修建的高潮,在林则徐、左宗棠等人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在吐鲁番开挖了大量坎儿井。至今,部分吐鲁番人还亲切地称呼坎儿井为“林公井”。

  目前吐鲁番地区有坎儿井1108条,暗渠总长3200多公里,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滋润了绿洲人的生活。

  吐鲁番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 工程师徐伟伟:坎儿井是巧妙利用地形地势开凿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对于绿洲的农业和生态灌溉非常重要。吐鲁番好多村名,后缀都有“坎儿孜”,就是坎儿井的意思。坎儿井修到哪里,哪儿就是绿洲,哪儿就是美好生态。

  坎儿井: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范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利用地面的坡度,无动力地引用地下水的一种水利工程。这一独特构造是当地劳动人民适应吐鲁番极端干旱炎热气候环境的创造,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也在当代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作为坎儿井的主体,地下暗渠是坎儿井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能够尽可能减少渠水在高温和日照下的蒸发和流失,而竖井口也做了特别的设计。

  吐鲁番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 工程师徐伟伟:这个环形土堆是把竖井里的土提取出来以后就近堆放,它可以省工。土堆有一定高度,可以防止风沙进入坎儿井,还可以防止周边的小洪水进入坎儿井,有效地保护坎儿井里的水源水质。

  总台央视记者王晨:在坎儿井的每一条地下暗渠中,清澈的渠水都是自动流淌的,堪称古代的自来水系统。这是因为吐鲁番盆地海拔较低,而盆地北部作为水源地的天山山脉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冰川融水进入地下之后顺着北高南低的地势形成自流井,体现出古人因势利导的聪明智慧。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坎儿井蕴含的生态智慧也被传承和发展。在高昌区恰特喀勒乡的吐鲁番克尔村,七千多亩葡萄地今年四月起用上了微喷灌技术。村民艾尼瓦尔向我们介绍,这种技术借鉴了坎儿井地下输水的理念,通过地下管道,将水精准输送和喷洒到每棵葡萄藤的根部,大大减少了传统漫灌方式造成的水资源蒸发。预计到明年年底前,吐鲁番的63万亩葡萄园都将实现节水措施全覆盖。

  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吐鲁番克尔村村民艾尼瓦尔·热西提:以前我们使用的是漫灌,一年的用水量是650立方一亩地。使用微喷灌了以后,一年的水量是一亩地450立方。

  总台央视记者王晨:行走在吐鲁番盆地的乡村中,你会发现,凡是有坎儿井的地方,必然是绿树成荫的地方,也肯定是孩子们集中玩耍的地方。水,给这些绿洲村落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给这里的万物生灵带来了和谐共生的宝贵空间。

  据统计,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红柳、梭梭、骆驼刺等绿洲植被获得水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井水流淌过的地方,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夏天井水周边一百米范围内形成了怡人的小气候,为居民提供了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吐鲁番市高昌区原种场三组村民巴力·买买提:我们小时候都在坎儿井的水里面游泳。现在,小孩子也来玩,坐在旁边就知道,凉凉的一种感觉。浇灌葡萄地或者林子都用这个水。祖祖辈辈留下来给我们的宝贝,就算是母亲河吧。

  在保护中传承 坎儿井焕发新活力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古老的坎儿井也迎来了新生。为传承这一优秀水利工程,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坎儿井的大规模保护和修复工作,让坎儿井发挥更大价值、惠及各族群众。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吐鲁番的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增大,造成部分坎儿井干涸断流。近年来,当地加强了对地下水超采的治理,规定坎儿井的竖井附近,一定距离内严禁新设机电井,已有的机电井也逐步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 地下水下降趋势逐渐减缓,坎儿井的出水量趋于稳定

  近年来,坎儿井的修缮也在不断加强。当地已累计投资近1亿元,加固维修坎儿井165条,还有45条坎儿井即将启动修缮。在克其克坎儿井的修复工地,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段已经损坏的暗渠进行修复。负责人史多奇告诉我们,现在坎儿井的施工技术和设施早已更新换代,比如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卵形涵管,大大增加了坚固程度。

  吐鲁番克其克坎儿井修复工程施工队负责人史多奇:过去,挖掘200米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现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虽然现在机电井已经普及,坎儿井在吐鲁番人的生活和耕作中仍然有重要地位。生活在火焰山脚下的葡萄沟达甫散盖社区的居民阿帕尔·阿不力米提,每天中午都会开启坎儿井涝坝的水闸,浇灌村中的120亩葡萄园。阿帕尔说,相比于机电井打出的水,坎儿井水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18到20摄氏度,这正是葡萄生长最适宜的水温,用这个水种出的葡萄长势更好。

  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勇: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坎儿井资源,开设了坎儿井游乐园、民俗园、传承区等特色旅游景区、景点,向国内外游客系统展示了坎儿井的原理结构、开挖技艺、文化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凝聚着各族群众智慧的坎儿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吐鲁番必去的热门“打卡”地。

  丝路千年,相交万里。古往今来,生活在吐鲁番的各族人民,共同修建和保护坎儿井,共同饮用坎儿井水,共同传承坎儿井文化。吐鲁番坎儿井已经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美丽新疆的历史见证。如今的坎儿井已经不仅仅是水利工程,也不仅仅是流动的文物,更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保护与利用中,坎儿井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 海报丨山河如愿,英雄回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