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遗址名片
高庙遗址位于湖南怀化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处,经过多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可修复文物及规模宏大的祭祀遗迹,建立起沅水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框架。以该遗址命名的高庙文化,集中展现了距今7800年至6600年间中国史前文化的绚丽画卷。
9月28日,在金稻飘香的湖南省洪江市安江农校纪念园内,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湖南省文物局和怀化市政府联合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洪江市政府承办的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海内外60余位专家展开了一场关于高庙文化的热烈探讨。
高庙遗址自1985年被发现以来,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和深远的历史价值持续吸引着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去年9月,首届高庙遗址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长沙举办,形成了《高庙遗址保护与利用共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庙遗址延续近3000年的丰富文化堆积,建立起沅水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框架。以白陶为特征的文化因素从沅水山地起源,向外传播、扩散,影响到淮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对我国史前及后世精神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
本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采取深入遗址探寻的实地研讨方式,氛围设计新颖、调研内容丰富,在主旨演讲和研讨环节,21位与会专家学者不仅深化了对高庙文化的认识,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庙遗址下层出土的白陶罐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表示,高庙遗址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时间脉络和文化框架,反映出长江中游地区河谷盆地史前文化的延续性和持久性。高庙遗址出土的白陶制作精美,年代上限可达距今7600年左右,是全国范围内最早的白陶发现地,其通过沅水流域向外传播至洞庭湖区,再至长江下游及广西桂江流域等地区,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庙文化无器不獠牙,无器不神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看来,高庙文化白陶艺术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崇拜,日乌(阳鸟)、獠牙神面和太阳图形是其3个主要艺术要素。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贺刚提出,高庙文化陶器上装饰的前所未见的系列主题图像,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美术作品,更是反映出高庙文化先民对自然与社会认知的思想表达,是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鲜活物证,可从中窥见高庙文化先民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所作的伟大贡献。
高庙文化陶器图像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洪江高庙、桂阳千家坪、泸溪下湾3处典型遗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尹检顺将高庙文化的主要图像总结为太阳纹、兽面纹、獠牙兽面纹、鸟头及鸟翼鸟纹等十一类,通过梳理发现高庙文化陶器图像是以“日、鸟、兽”三类题材为主,太阳崇拜是高庙文化早期图像的最主要特征,晚期则逐步演变为以鸟纹和鸟兽复合纹为主,反映出高庙文化精神信仰可能存在由太阳崇拜向“鸟兽合崇”的转变过程。
湖南大学教授郭伟民提出了关于高庙遗址价值的四点认识。一是高庙遗址多个文化阶段遗存的连续堆积,揭示了近8000年人类活动的历史轨迹,印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二是白陶和图像纹饰是高庙遗址和高庙文化的独特发明创造,印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三是高庙遗址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留下的文化遗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例证,其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交流、传承与吸收印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四是高庙文化的信仰与观念通过不同的物质载体实现了跨时空传播,印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高庙遗址自1985年被发现后,分别于1991年、2004年、2005年进行了3次科学发掘,并于今年启动第4次考古发掘。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张寒冬介绍,高庙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首先是通过对高庙遗址的全面考古钻探工作,明确了高庙遗址核心区域的面积,在遗址核心区的北、东、南三侧均有螺壳层分布,另在遗址核心区中部新发现20余处螺壳坑,对研究高庙遗址祭祀遗存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还发现了一批高庙文化到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这批墓葬多数保留有人骨,这在华南地区的史前遗址中非常罕见。此外,在田野考古过程中发现了高庙文化到大溪文化时期的石器加工证据,证明了高庙遗址石器生产活动的连续性;新发现大量的高庙文化时期遗物,尤其是新的纹饰组合的出现,为考察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史前艺术的兴起提供了有力证据。
本次研讨会上,怀化市委副书记贺遵庆介绍,在高庙遗址的保护利用方面,怀化市坚持规划、监管和活化利用协同推进,于2023年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高庙遗址保护利用中心,打造了“沅水曙光”洪江高庙文化陈列馆,并编制完成《高庙遗址保护规划》。今年,高庙遗址博物馆建设完工,《高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也正在编制当中。(本报记者 张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