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1月4日,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告别了一位在科研与企业领域都留下深刻足迹的杰出女性——刘桂云。作为科研工作者,刘桂云一生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勤勉探索,不懈奋斗,走过了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传奇一生。
五十年代,年轻的刘桂云踏进了中科院的大门,师从罗士韦教授,开始了她的科研生涯。在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代,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努力,二十多岁就成为了先进模范和三八红旗手,有幸见到了朱德、周恩来、陈毅、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些经历,为她日后的奋斗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科院工作期间,刘桂云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她不仅完成了兰花、烟草的细胞组织培养,还在1980年攻克了全球性的难题——棉花细胞组织培养。这项突破性的成就,当时只在《上海食用菌通讯》上简短发了一条信息,刘桂云当年送去的论文直到1983年初才发出来。然而,当1982年10月美国人完成这项工作的论文发表后,立即轰动了科学界。著名生物化学家周光宇先生不无惋惜地感慨:这项我们中国人最先完成的实验,却被晚了两年多的美国人抢去了“第一”。尽管如此,刘桂云从未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她继续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成果。
八十年代初,刘桂云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践行者身份,勇敢地踏上了深圳这片热土,成为了深圳首批开荒牛。她不仅是中国首家中美合资生物科技公司的总工程师,还率先在全国成立了民营科技企业深圳文达发展有限公司。在科研方面,她研发了多项生物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委的表彰和奖励。在农产品加工出口领域,她打破了垄断,将花生、芝麻等粮油食品出口海外,使百万农户获益,被誉为“花生皇后”。
刘桂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她创造了多个中国民营企业的“首批”,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同时,她还热心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为发展老区的经济捐资出力。她的身影活跃在全国工商联、广东省工商联等多个组织中,成为了女性企业家的楷模。
刘桂云最让人敬佩的,还是她对科学的执着与热爱。即使到了六十多岁的年纪,她仍然长期通宵实验,为青年科研人员做出了榜样。她的实验室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她生活的全部。只要灵感来了,随时都可以动手做实验。
刘桂云的一生,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值得我们追思铭记。(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尚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