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农历乙巳蛇年将至。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从甲骨文、《山海经》的记录,到青铜器、画像石上的图像,蛇成了象征着智慧、顺利、长寿、祥瑞的文化符号。在《说文解字》中,将“它”当做“蛇”的专有称谓。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6件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带你了解“它”的故事。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由8条活灵活现的蛇相互盘绕而成,身上还装饰着非常漂亮的琉璃釉。我的主人属于古越族,而蛇是越人的图腾。和我类似的器物,既没有被书籍描述过,也没有在同时代的墓葬中发现,现在人们还没有搞清楚我的作用。有人说我是发冠,有人认为我是席镇,还有人提出我是支撑帐篷木杆的底座……你觉得我的功能是什么?”
——来自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的自述
文物简介: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出土于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遗址越国贵族墓,现藏于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材质为泥质灰白陶,球形,中空,下部为矮圈足,球身由八条蛇组成,一蛇的口衔另一蛇的尾、身,或头向上扬,圆目,口微张,蛇身盘成圆圈状,形成玲珑球状,蛇头和蛇身饰点状的蓝色琉璃釉,并以红彩相间。
盘蛇玲珑球未见于文献记载,在考古发掘中也为首次发现。其特有的造型、红白蓝三色的制陶工艺、点状琉璃的施釉技法,使其成为我国古代陶器的珍品,为研究釉陶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古代琉璃起源、越国贵族丧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学者根据玲珑球的器形、置放位置和出土墓葬的等级,推测其可能为王权或神权的象征。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孔繁鑫 制作:李飞 曾震宇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